正文 淺析傳統繪畫之線與裝飾設計藝術的關係(1 / 2)

藝術經緯

作者:樊 莉

傳統的中國繪畫藝術發展史,線的運用始終貫穿於其中。從古老的岩畫、象形文字到敦煌壁畫中的飛天,從華美的“唐草”至陳老蓮的《水滸葉子》,這些作品極具民族藝術的獨特性,又有明顯的裝飾性,且都將線的藝術一步步托上登峰造極的雲天。古人有“曹衣出水”、“吳帶當風”的美談,這些美談都令人領悟到線藝術所具有的或規整、或飄逸、或剛勁、或柔美的充滿古拙之風的裝飾情趣,足以展露其璀璨奪目的輝煌,由此可見線與裝飾設計性繪畫之間的不解淵源。

樸素的陶罐,古老的岩畫,極具裝飾特性的象形文字,至今仍能給人一種強烈的衝擊力,倍受人們的珍愛。它們以線為主的造型,具有很強的表現力,從中不難看出“線”所具有的說服力。線是繪畫的主體,麵對一個形體,在擯棄了對象的色彩、塊麵、明暗關係之後,剩下來的便是無可擯棄的形的本質,無線到無形。線具有無窮的表現力,同時線也是無情的,它會暴露出你對造型的粗疏和理解觀察的膚淺,好的線條是有生命、有知覺的,就看你如何去理解與把握它了。

裝飾線描是學習裝飾設計性繪畫的重要手段之一,裝飾設計性繪畫是一個相當複雜的課題,它不同於一般的繪畫,在構圖上追求豐富、多變,把立體的東西平麵化,刻意創造出的平麵能給人一種安全舒適豐滿充盈的感覺,體現並傳達美的信息。它不以寫實為目的,其藝術創作的重心也就被轉移到表現人對造物的理想化空間的層次上,這就要求我們須以更主動的意識去理解、分析和表現它。裝飾設計性繪畫也具有線條、色彩、比例、空間等等構成繪畫的基本元素,隻要將寫實性繪畫和裝飾性繪畫比較一下,便不難看出它們之間的區別,由此可總結出裝飾設計性繪畫的幾個基本特征,即:時空關係、比例關係、色彩關係和線條關係。

時空關係:在製作裝飾設計性繪畫作品的過程中,我們經常刻意地創造出某種平麵的、二維的感覺,突破單一時空單元的限製,以多單元時空組合成四維空間,並有意識地縮短或整體地取消三度空間,將透視空間變成平麵空間。

比例關係:打破常規的比例關係,以畫麵視覺審美的需要為原則,對局部或整體的比例關係加以有意味的,有說服力的調整和改變。

色彩關係:在自然色彩的基礎上,強調色彩屬性的獨立性,或極盡單純、強烈,或極盡調合、統一,給視覺造成一種衝擊力。

線條關係:通過線條的排列組合及線條的形式變化,刻意製造出有秩序的、規整的節奏感,是體現造型能力的最直接的方式,也是裝飾設計性繪畫中最為基本、最有表現力的手段。

這四個特征都大大超越了寫實繪畫中視覺經驗的種種禁忌,從而創造出特殊的視覺效果。當然,裝飾設計的手法遠不止上述幾點,一般說來,在遠離繪畫的寫實表現手法上,嚐試著做有意味的變革,都能接近裝飾設計的意義。

裝飾設計體現著人類文明的一種願望和基本方式,裝飾的意識被運用在繪畫及其他造型藝術,似乎也是順理成章的現象,不管裝飾設計作為一種明確而又獨立的概念何時才從理論上得以確立,至少在人類大量的史前文化中有著毋庸質疑的明證,從我國的古代文化中也不難看出裝飾設計繪畫與線藝術之間的不解之緣,線具有很強的裝飾意識,在藝術造型中頗具獨立的審美意義,中國的古文字源於“指事”“象形”“會意”,將複雜的事物簡約至數根線條的組合,充滿線藝術的裝飾美感,且仍能準確表達其內容,其中的“會意”之說與畫論中的“神似”有著不謀而合的成分。在表達造型的過程中,我們往往會發現那些易於直接從視覺觀察中獲得的線條,並不是塑造對象的最重要的線條,而當某些線的確定性在畫麵中模糊起來後,必將有一番很大的收獲,因為線的內在精神將被領悟出來,有如我們麵對華麗的牆麵裝飾設計,在這種裝飾設計之下我們卻仍能清楚地覺查出建築構架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