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聖西爾軍校,年輕的戴高樂還時常向同學們發表一些關於法蘭西命運的講演。
在這些講演中,他追溯了大量的曆史事實和年代日期,記憶力令人驚異。他在練習本上摘錄了維克托·雨果的一段話:“風格簡潔,思想精確,遇事果斷。”顯然,年輕的戴高樂是嚴格地以此為座右銘的。
戴高樂進入聖西爾軍校不到一年時,又發生了第二次摩洛哥危機。
1911年4月,摩洛哥爆發了反對國王和法國殖民統治的人民起義。法國借口維持“秩序”和保護僑民,派遣軍隊占領摩洛哥首都非斯。德國決不容忍法國獨吞摩洛哥,7月派炮艦“豹號”駛進摩洛哥的阿加迪爾港。“豹的跳躍”使德法戰爭有一觸即發之勢。英國不願德國在大西洋得到海軍基地,決定支持法國。英國宣稱,一旦法國受到攻擊,英國將站在法國方麵作戰。德國也沒有做好戰爭準備,暫時讓步。9月,法德協定締結,德國承認摩洛哥為法國的保護國,法國將法屬剛果的一部分割讓給德國。德國認為這一協定對它極為不利,因此第2次摩洛哥危機後,德國與英、法之間的矛盾更加尖銳。
在這樣的一個曆史時刻,1912年10月1日,僅僅22歲的戴高樂終於結束了在聖西爾的軍事學業,軍銜是少尉。他在畢業考試中名列第13名。
畢業後,戴高樂按照學校的規定,可以任選一個團供職。他選中了當年熬過一年見習生活的第33步兵團。於是,他回到了阿臘斯。那時,團長已經換人,新任團長為菲利普·貝當上校。
一天,團長貝當在斯卡貝河岸上給他手下的軍官們講解火力的重要性。他的觀點在當時的總參謀部裏算是“先進的”,因為大部分人仍然認為刺刀比槍炮優越。
貝當在講到孔代王子的一次演習時,年輕的戴高樂立即打斷了他的話頭,指出蒂雷納元帥是用炮火壓倒孔代而拯救了阿臘斯的。戴高樂的插話立即引起了團長貝當的好感。貝當挽起了戴高樂的胳膊,離開了其他軍官,一個勁地和他討論起孔代和蒂雷納兩人各自的長處。
這是戴高樂首次受到貝當的青睞,也是他們之間最初的交往。這種交往後來發展成為一個高級軍官和一位有才華的年輕門徒之間的友誼。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最終分道揚鑣了。
這裏不妨讓我們看看戴高樂與貝當關係的演變,從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戴高樂在涉及法蘭西尊嚴的問題上,不僅在青少年時就毫不含糊,而且日益增強。
戴高樂早年曾多次受到貝當的賞識和庇護。在聖西爾軍校畢業10年後,戴高樂曾考入法國最高軍事學院。一進入這所軍事學府,他就與當時的院長穆瓦朗上校在軍事理論上有重大的分歧。
穆瓦朗認為炮火最利於防禦;而戴高樂則主張軍事行動在於進攻,機械化程度的提高將改變戰爭的靜止形態,戰爭的主要形態將是運動戰。1924年6月,戴高樂接受結業考核,他在戰術演習中為了證實自己的戰術思想,指揮“藍軍”高速機動部隊發動閃電進攻,把“紅軍”打得一敗塗地。實際上等於打垮了穆瓦朗的消極防禦理論。
穆瓦朗對於鋒芒畢露的戴高樂深為不滿,由他簽署的對戴高樂的評語結尾部分是:“過分自信,好對上級的意見吹毛求疵,而且舉止儼然像個流亡的國王……”結業後,戴高樂沒有當上作戰參謀,而是被分到萊茵區掌管駐軍的冷藏庫。這對於自命不凡的戴高樂不能不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對此,戴高樂隻能忍氣吞聲。到職之前,他前往總司令部拜謁貝當。見麵之後,貝當向他允諾兩件事:要在總部為他安排合意的職位,並且總有一天要同軍事學院那些人算賬。
1925年10月,掌管冷藏庫將近一年的戴高樂已經心灰意冷,正打算離開軍職。突然貝當下令委派他到總部擔任參謀,從而兌現了第一個允諾。
再過一年多,貝當決定幫助戴高樂公開羞辱軍事學院的保守教授,他是絕不允許他的得意部下受到他人羞辱的。貝當命令新上任的軍事學院院長埃蘭布置了由他親自主持的學院軍事理論講座。戴高樂運用他的伶俐口才,滔滔不絕地連續講了3次。
由於講座帶有法國三軍首腦貝當的權威印記,使那些受辱的教授更加難堪,戴高樂就顯得格外出人頭地了。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貝當對戴高樂的栽培是何等用心。
貝當十分欣賞戴高樂,這在當時軍界是有目共睹的。那麼,戴高樂對貝當又是如何看的呢?
貝當這位“凡爾登英雄”也的的確確曾使戴高樂衷心崇拜過。
戴高樂與人談到貝當,總是用膜拜的口吻說:“他可是個偉人哪!”這種看法一直延續到30年代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