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德魯克的介紹,我更加清楚地了解了管理學發展的進程,也更加了解企業管理是一門與時俱進的科學。德魯克承載了管理學太多的曆程,他填補了管理學這個空缺,因為他提供了向管理者解釋管理的書。

德魯克被懷疑是否發明了管理

關於德魯克與管理學,存在著一些爭議,讓我心中有不少的疑惑,我想借這個機會,弄清楚我心中的疑惑,至少應該知道德魯克對這些爭議的態度。

我說:“德魯克先生,曾經有記者當麵質疑您不是管理的發明者,您如何看待這件事?”

德魯克此時的麵色有些凝重,我有點後悔問這個問題了。不過,他依舊認真地回答了我這個問題。

“當時,在The-Practice-of-Management(《管理的實踐》)上市後,很多管理者可能從這本書中學習到如何進行有效的管理。在這之前,似乎隻有極少數天才懂得管理,其他人卻複製不來。可以說,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填補了這個空白,讓管理者能夠從這本書上學習到管理的知識。這本管理領域的書,讓管理成為一門學問。當然,不可否認,這本書的內容大部分是我發明的,但並不全是。我認為,如果你不了解管理這件事,就不可能複製它。我們就不能說某件事已被發明了,而隻能說大家一直在做這件事。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是發明管理的人,而且是第一人。”

德魯克的說法我是認可的,至少從這個角度來看,德魯克確實發明了管理。

打一個比方,大自然中原本就存在樹木,卻不存在使用樹木做成的桌椅板凳,盡管偶爾樹木也會被人用做桌椅。直到某一天,有位工匠用木材做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桌椅板凳,人們紛紛效仿,可以說,這個木匠就是桌椅板凳的發明者,這無可爭議。

德魯克與管理就是如此,如果說管理就是那些桌椅板凳,那德魯克就是發明桌椅板凳的木匠。

德魯克的上司與績效考核

德魯克的上司是個虔誠的基督教徒,每年基督教徒紀念聖子耶穌誕生的日子,他都會親自前去參加。每當這個時候,也是德魯克所在的這個小型團隊最痛苦的時候,因為德魯克的上司會要求他的團隊成員利用這個機會檢討過去一年的工作績效,比如取得了哪些成績,有哪些方麵的不足,哪些方麵曾投入人力物力去嚐試改進卻最終失敗,哪些方麵未能涉足等。

後來,更為苛刻的是,他要求團隊的成員每3個月都要總結一次,並且在總結之後,還會進行總結過程的回顧,這個回顧總是充滿著批評,表揚的聲音很少,甚至從來沒有。

不僅如此,回顧了總結過程之後,他還會一一點名,要求每一個人明確說出未來3個月內的工作重點,準備向哪些方向改進,以及準備學會哪些新事物,還要說出準備做出多少成績。

德魯克根據切身體會,總結出幾乎沒有員工喜歡每年的績效考核。事實上,大多數人懼怕此時,不僅是員工,管理者也會討厭這個流程,因為它意味著連篇累牘的文書工作。

沒有員工喜歡績效考核,因為沒有人喜歡被批評,也沒有人喜歡批評別人,可大多數的企業裏,績效考核都實實在在地存在著。

這些問題加在一起,讓年度考核成了一項讓人厭惡的儀式,更甚者,很多企業,每年會有兩次甚至更多的考核。

德魯克與組織

回憶過往的事情,德魯克說了一件在7歲時發生的事情。

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激戰正酣,德魯克成了戰爭的受害者。

“當時,我隻有7歲,和其他維也納的小孩一樣,過著食不果腹的生活。多虧了胡佛總統,在他的號召下,成立了一個救濟組織,為當地所有的兒童每天提供一頓午餐。這頓午餐的內容,清一色是麥片粥與可可粉衝泡的飲料,但這些飲料卻救了很多兒童的生命,其中包括我。直到今天我仍然對這兩樣食品念念不忘。整個歐洲大陸,當然也包括我在內的數百萬饑餓孩童的性命,都是這個組織救活的。”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德魯克是個樂觀的人,但談到這裏,他的言語中充滿了感慨。

當時的救濟組織給德魯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沒有預料到一個“組織”居然能發揮這麼大的功用。從德魯克活生生的童年經曆,我們不難發現,德魯克強調“透過組織這種工具,盡量發揮人類創造力”的思想,有著深深的曆史根源。

德魯克最滿意自己的哪一本書?

插入一點題外話。有人問世界球王貝利:“你最滿意的進球是哪一個?”貝利毫不猶豫地回答:“下一個!”

我問他:“您到目前為止,已經發表了30餘部著作,您最滿意自己哪一本書?”

“這個問題曾經也有人問過我,他們問我最滿意自己寫的哪一本書時,我都會笑著回答:‘我的下一部書。’”

這就是德魯克給我的答案。

他接著說:“其實,在30多年前,我的答案並不是這個,我會很自豪地說出我最滿意的著作。但是有一件事改變了我的這種觀念。有一次,我觀賞了威爾第的最後一出歌劇《福斯塔夫》,當我得知這出歌劇是威爾第80歲時所作的,我既震驚又感動。當威爾第被問到為何到了80高齡,還要接受這麼艱難的挑戰時,他答道:‘身為音樂家,一生都在追求完美。我一直無法逃避這個使命。內心深處有一個聲音催促我還要再作一出歌劇。’這些話帶給我‘深深的烙盈。當時我就暗暗立下誓言,今後一定要以威爾第的精神全力以赴。”

聽到這裏的時候,我已經有一種想鼓掌的衝動,不僅為德魯克,更為那位歌劇家威爾第。

接著他堅定地說:“如果能活到高齡,我一定不會放棄,一定會努力不懈。”

德魯克過了80歲後,又出版了多部著作,證明他確實實現了當初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