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節 午睡有助於延年益壽(1 / 1)

生命在於運動,長壽在於安寧。睡眠是生命活動中寧靜的典型表現。中國古代養生之道的核心理念是“靜則藏神,靜中求壽”。

中醫養生,主要在於維持人體的陰陽平衡,而睡眠則是平衡人體陰陽的重要手段。清代名中醫李漁認為,睡能還精,睡能養氣,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強筋健骨。養生之訣,當以睡眠居先。

睡眠好,疾病少。夜睡不好,午睡不能少。預防疾病要趕早,延年益壽沒煩惱。

人群的睡眠調查研究發現,睡眠與健康狀況及壽命長短密切相關,平均每天睡眠6~8小時的人群最健康,疾病最少,壽命最長。每天少睡1小時,死亡率增加9%;每天睡眠不足4小時的人容易得病,死亡率比前者高180%;如果連續72小時沒睡眠,很可能會導致精神失常。習慣午睡者冠心病的死亡率減少37%,偶爾午睡的人死亡率減少12%。

午睡可以減少許多疾病的發生。堅持午睡既能使人疲憊的冠狀動脈有片刻的小憩的機會,又不會因為時間太長而影響夜間正常睡眠。午睡能使心血管係統舒緩,使人體緊張度減低,從而避免心髒病的發作,其中冠心病的發作明顯降低。

根據美國科學家對近百名心髒病患者,以及相應數量的對照組午睡長遠效果觀察發現,保持每天午睡30分鍾,可使冠心病發生率減少30%,使腦卒中的發生率減少。

中風是腦卒中的俗稱。研究發現,每天18~20時中風發生率增加,午睡時中風的發生率較其他時間段明顯降低。因此,午睡是人體生物鍾科學規律的表現,也是預防中風發生的良藥。

“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睡補”。養生強調“三分調,七分養”。我們日常的飲食、運動、睡眠、情誌等諸多方麵,都要順應天地自然的規律,“和於陰陽,調於四時”;養成“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忘勞作”的良好習慣,使人體健康能很快地恢複並保持平衡。

美國知名大師都很長壽。例如,最早發現快速眼動睡眠期的睡眠醫學之父克萊特曼,100歲時還出席國際睡眠醫學年會並發表演說,晚年十分健康,直到104歲才謝世。榮獲哈佛大學終生學術成就獎的睡眠醫學界先驅狄曼特教授是克萊特曼的學生,也是長壽的典範,可能與他們非常尊重和忠於自己的睡眠需求有很大的關係。

睡眠寶典

按摩太陽、湧泉、足三裏三穴,激發經氣、健腦安神,有助於強身健體、養生祛病,延年益壽。

◇按揉太陽穴 太陽穴位於耳廓前,前額兩側,外眼角延長線的上方約1寸的凹陷處。用雙手食指側腹,反複從兩眉內側推向外側眉梢約30秒鍾;或雙手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分別沿兩側耳朵上方向後輕揉約30秒鍾,有鎮靜安神作用。

◇按摩湧泉穴 湧泉穴位於足底前1/3凹陷處,按摩湧泉穴,可消除疲勞和增精益髓、補腎壯陽、強筋壯骨。(老年人可求助他人幫忙按摩該穴位)。

◇按摩足三裏 足三裏穴位於小腿前位於外膝眼下四橫指及脛骨邊緣處,是強壯身心的大穴。可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有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的作用。

(曹嘉添 張秀華)

§§第二章 怎樣科學午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