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聯姻
蒙古可以說是個剽悍善戰的遊牧民族。明朝興起後,元主退回漠北地區,這時人們習慣稱為北元。明朝為了解除北方蒙古的威脅,多次出兵攻打蒙古,最後終於擊敗北元,於是北元開始向明朝稱臣。
至嘉、隆以後,即努爾哈赤青少年時期;遼東蒙古勢力枝蘖紛繁,先後淩替,相互交錯,舉其大者,主要有土蠻部,土蠻為打來孫長子,其弟為委正,其長子為卜言台周,次子為介賽,侄為黃台吉,族弟為主墨台豬等,時上蠻(稱小王子)最強,“控弦十餘萬”,屢躪遼東,“大入小入,歲為邊患”。速把亥部,速把亥為虎喇哈赤次子,其季弟為炒花,其妹夫為花大。速把亥在嘉靖時徒至遼陽北,連結土蠻等,累略遼塞:“嘉、隆以來,虜患何歲亡之?甚至殺大將軍如艾草管。甚哉!速把亥之為禍首也”。黑石炭部,黑石炭為孛隻第五子,與速把亥等聯騎,剽掠遼左。
在遼東地區,當時同明朝相對抗的政治勢力,主要有蒙古和女真。而對遼東擄掠最甚者,則為蒙古諸部貴族的鐵騎。在努爾哈赤起兵前十年,即從萬曆元年至十年,蒙古土蠻、速把亥等部貴族對遼東地區的擾犯。遼東地區蒙古貴族勢力連年攻掠,形勢嚴重。但是,萬曆初年,張居正為相,“居正用李成梁鎮江,戚繼光鎮薊門”。
李成梁在任遼事二十二年間,率騎迎擊蒙古兵,力戰卻敵,斬殺蒙古兵首五千一百八十八級。蒙古騎兵屢受重創,土蠻、速把亥等又相繼死去,由於其餘部分枝眾多,各相雄長。明廷采取分其技,納其款,順者市賞,犯邊政剿的策略,遼東蒙古勢力或受挫,或分化,逐漸地走向衰落,這個曆史的趨勢一直持續下來。
到十六世紀末,遼東地區明朝軍隊同蒙古騎兵鬥爭的結果,曆史在朝著他們各自願望相反的方向發展。雖然,蒙古貴族興兵屢犯,嚴重地削弱明朝遼軍的力量;但與此同時,李成梁“前後大捷共計十次,斬首五六千級”,又沉重地打擊了蒙古諸部等。但是,他們相互爭鬥的結果,尤其是李成梁的戰功,恰為努爾哈赤做了“嫁衣裳”。因為土蠻等和李成梁廝殺的結局,不僅雙方都退出了角鬥場,而且為努爾哈赤登上曆史舞台鋪平了前進的道路。
萬曆年間,漠南蒙古大約分為二十幾個較大部,把漠南蒙古分為二十五部四十九旗。努爾哈赤興起以後,在漠南蒙古的各部之中,需要著重聯係或認真對會的是科爾沁部、內喀爾喀王部和察哈爾部。後金興起,努爾哈赤決意征撫漠南蒙古。
這是因為,首先,漠南蒙古同海西關係密切,如葉赫貝勒“金台什孫女為虎墩兔婦”,征撫漠市蒙古有助於女真內部的統一。其次,漠南蒙古位置於後金的右翼,隻有征撫漠南蒙古,才能解除進入遼沈地區的後顧之憂。再次,漠南蒙古的林丹汗和炒花等,與明締結了共同抵禦後金的盟約,隻有拆散這個聯盟,才能內犯明朝。複次,征服漠南蒙古,可以打通進入長城的走廊。最後的一個原因是,後金為奪取明統,深感兵力不足,需征撫蒙古,擴充八旗兵源。漠南蒙古自明初以來,已經蒙受二百餘年兵之難。
因此,努爾哈赤征撫蒙古,既利用了蒙古人民渴求統一的願望,又利用了蒙古封建王公分裂割據的條件。時蒙古封建王公在進行分裂爭鬥,從一己利益出發,忽而聯合一些封建主去反對另外一些封建主;忽而覆雨翻雲,昨天的敵人變成了今天的盟友,昨天的盟友又變成了今天的敵人。努爾哈赤利用漠南蒙古各部的分裂和內江,對於各部蒙古封建王公,有的分化瓦解,有的武力征討,或者征撫並用,先後逐一征撫漠南蒙古。這場鬥爭,先從漠南蒙古的科爾沁部開始。
科爾沁部,在喜峰口外,至北京一千二百八十裏,其部東西八百七十裏,南北二千一百裏,東紮賚特,西紮魯特,南盛京邊疆,北黑龍江,一五九三年(萬曆二十一年),科爾沁部明安貝勒率蒙古兵萬騎,參加以葉赫為首的九部聯軍,兵敗後尷尬地逃回。
翌年,“北科爾沁部蒙古貝勒明安、喀爾喀五部貝勒老薩,始遣使通好”。科爾沁部初次遣使建州。此後,‘蒙古各部長遣使往來不絕”。科爾沁部雖然在古勒山之役遭到失敗後,遣使建州和好,但實際上並不認輸。一六○八年(萬曆三十六年)三月,建州兵往攻烏拉部的宜罕阿麟城,“科爾沁蒙古翁阿岱貝勒與烏拉布占泰合兵”,科爾沁軍遙望建州兵強馬壯,自知力不能敵,便撤兵請盟,聯姻結好。
努爾哈赤從總的鬥爭利益出發,不念科爾沁兩次動兵的舊惡。他說:“俗言:‘一朝為惡而有餘,終身為善而不足’”。建州同意與科爾沁棄舊怨,結姻盟。一六一二年(萬曆四十年),努爾哈赤聞科爾沁貝勒的女兒博爾濟錦氏“頗有豐姿,遣使欲娶之。明安貝勒遂絕允許之婿,送其女來”。努爾哈赤以禮親迎,大宴成婚。明安貝勒是蒙古封建王公中第一個與建州聯姻者,對後世影響深遠。其後,一六一五年(萬曆四十三年)正月,努爾哈赤又娶科爾沁孔果爾貝勒女博爾濟錦氏為妻。
建州女真貴族同科爾沁蒙古王公聯姻,便是一種政治的行為,是一種借新的聯姻來擴大自己勢力的機會;起決定作用的是家世的利益,而決不是個人的意願努爾哈赤不僅娶科爾沁兩貝勒的女兒為妻,他的兒子也相繼納蒙古王公的女兒做妻子。僅一六一四年(萬曆四十二年),努爾哈赤的四個兒子,即次子代善娶紮魯特部鍾嫩貝勒女為妻,第五子莽古爾泰娶紮魯特部納齊貝勒妹為妻,第八子皇太極娶科爾沁部莽古思貝勒女為妻,第十子德格類娶紮魯特部額爾濟格貝勒女為妻。爾後,第十二子阿濟格娶科爾沁部孔果爾女為妻,第十四子多爾袞娶桑阿爾賽台吉女為妻。蒙古科爾沁部等與後金政權,通過聯姻,鞏固同盟,以便加強自己的勢力,用來對抗察哈爾部。
察哈爾部林丹汗先後討伐與後金結盟的科爾沁等部。為統一漠南蒙古,防止後金擴張,這種為淵驅魚的作法,更加促使科爾沁投附後金。科爾沁部粵巴台吉遣使送信至建州,報告察哈爾部在結冰、草枯以前,將夾擊科爾沁,請求努爾哈赤出兵援助。後察哈爾部林丹汗圍攻粵巴台吉的駐地格勒珠爾根城。
粵巴向後金告急,努爾哈赤派其子莽古爾泰和皇太極率精騎五千前往援救,林丹汗解圍西走。粵巴親自跪見努爾哈赤,努爾哈赤把舒爾哈齊第四子圖倫的女兒嫁給粵巴做妻子。隨後,努爾哈赤與粵巴刑白馬黑牛,祭告天地,盟誓結好。從粵巴的誓言中,可以看出蒙古貴族內部的紛爭及粵巴投附後金的原因。其誓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