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名勝之地,勿輕題詠,一有不當,遠近為笑端,如昔人所記“飛閣流丹”之類,可鑒也。
——申涵光《荊園小語》
白話
在名勝之地,不要隨便題寫詠調,一旦有不當的地方就會成為大家的笑柄,比如前人所記載的“飛閣流丹”之類,一定要借鑒啊。
家訓史話
清代的《笑林廣記》中記載了這樣一則笑話:有個文人愛好作歪詩,有次偶然來到一座寺院,見山門上塑著一尊趙玄壇喝虎像,便詩興大發,隨即吟道:“玄壇菩薩怒,腳下踏個虎。傍立一判官,嘴上一臉惡。”等走到寺裏麵後,又看到殿宇十分巍峨,接著又續題了一首:“寶殿雄哉大(音度),大佛歸中坐。文殊騎獅子,普賢騎白兔。”一個和尚出來見到後說:“相公詩才敏捷高妙,隻是韻腳有些不妥。小僧回奉一首如何?”士人說:“很好。”和尚念道:“出在山門路,撞著一瓶醋。詩又不成詩,隻當放個破(讀屁音)。”
古訓今鑒
半杯水晃蕩,歪詩劣詞詠歎名勝古跡必是貽笑大方。現在名勝古跡前經常可以看到“張三到此一遊”、“李四某某日來過”之類的歪歪扭扭的留言,不僅是顯示自己的淺薄更是一種不文明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