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多數成大事者的人生格言是:“創新是成功的捷徑”。這句話是成功的精髓所在,換句話說就是標新立異才可以出奇製,隻有那些能不斷創新的人才可以不斷獲得成功。

創新才能有出路

俗話說: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做出一番大事業並不容易,但卻不是不可能的,隻要我們用心思考,我們每一個人都具有成就大事的能力,其關鍵就在於你是否敢去創新,你是否具有一種創新精神。

現實社會中,因創新而做出一番大事業的人簡直不勝枚舉。

法國美容品製造師伊夫。洛列是靠經營花卉發家的。

伊夫。洛列從1960年開始生產美容品,到1985年,他已擁有960家分號,他的企業在全世界星羅棋布。

伊夫。洛列生意興旺,財源茂盛,摘取了美容品和護膚品的桂冠。他的企業是唯一使法國最大的化妝品公司“勞雷阿爾”惶惶不可終日的競爭對手。

這一切成就,伊夫。洛列是悄無聲息地取得的,在發展階段幾乎未曾引起競爭者的警覺。

這有賴於他的創新精神。

1958年,伊夫。洛列從一位年邁女醫師那裏得到了一種專治痔瘡的特效藥膏秘方。這個秘方令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他根據這個藥方,研製出一種植物香脂,並開始挨門挨戶地去推銷這種產品。

有一天,洛列靈機一動,何不在《這兒是巴黎》雜誌上刊登一則商品廣告呢。如果在廣告上附上郵購優惠單,說不定會有效地促銷產品。

這一大膽嚐試讓洛列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當他的朋友還在為巨額廣告投資惴惴不安時,他的產品卻開始在巴黎暢銷起來,原以為會泥牛入海的廣告費用與其獲得利潤相比,顯得輕如鴻毛。

當時,人們認為用植物和花卉製造的美容品毫無前途,幾乎沒有人願意在這方麵投入資金,而洛列卻反其道而行之,對此產生了一種奇特的迷戀之情。

1960年,洛列開始小批量地生產美容霜,他獨創的郵購銷售方式又讓他獲得巨大成功。在極短的時間內,洛列通過這種銷售方式,順利地推銷了70多萬瓶美容品。

如果說用植物製造美容品是洛列的一種嚐試,那麼,采用郵購的銷售方式,則是他的一個創舉。

時至今日,郵購商品已不足為奇了,但在當時,這卻是行之所未行的。

1969年,洛列創辦了他的第一家工廠,並在巴黎的奧斯曼大街開設了他的第一家商店,開始大量生產和銷售美容品。

伊夫。洛列對他的職員說:“我們的每一位女顧客都是王後,她們應該獲得像王後那樣的服務。”

為了達到這個宗旨,他打破銷售學的一切常規,采用了郵售化妝品的方式。

公司收到郵購單後,幾天之內即把商品郵給買主,同時贈送一件禮品和一封建議信,並附帶製造商和藹可親的笑容。

郵購幾乎占了洛列全部營業額的50%。

洛列郵購手續簡單,顧客隻需寄上地址便可加入“洛列美容俱樂部”,並很快收到樣品、價格表和使用說明書。

這種經營方式對那些工作繁忙或離商業區較遠的婦女來說無疑是非常理想的。如今,通過郵購方式從洛列俱樂部獲取口紅、描眉膏、唇膏、洗澡香波和美容護膚霜的婦女已達6億人次。

這種優質服務給公司帶來了豐碩成果。公司每年寄出郵包達99萬件,相當於每天3000~5000件。1985年,公司的銷售額和利潤增長了30%,營業額超過了25億元,國外的銷售額超過了法國境內的銷售額。

如今,伊夫。洛列已經擁有400餘種美容係列產品和800萬名忠實的女顧客。

洛列的經曆正好證實了金克拉的話:“如果你想迅速致富,那麼你最好去找一條捷徑,不要在摩肩接踵的人流中去擁擠。”

創新就是走走一條尚沒有人走過的路,迅速崛起。這便是能做事和不能做事的人的最大區別!

不要以為創新是一件多麼了不起的事情,從日常生活中就可以產生創新的靈感;也不要以為現在有那麼多的創造發明,自己已經“無新可創”了。隻要是“有心人”,不斷地豐富自己的知識,不斷更新自己的思想,就會找到新出路。

從別人忽略處謀劃

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誰能別出心裁、變化得宜、屢出奇招,誰就能取得勝利。高明的謀劃、精妙的手筆,往往能在別人不經意之中做出文章。在別人忽略之處,采擷到成功的碩果,能從別人最絕望的地方起航,駛向別人忽略的地方。

華爾道夫旅館的那些優雅的大房間裏曾經住過許多皇族,當別人打電話過來找“國王”,華爾道夫的電話接線生一定要問“請問找哪一位國王”。但是這家旅館卻破產了,1942年,華爾道夫的股票暴跌,希爾頓決定要買下華爾道夫。當他把這個決定向希爾頓董事會宣布的時候,有人驚叫起來:“你是不是病了!花錢去買這個賠大錢的累贅。”

然而希爾頓向來相信自己的商業直覺和眼光,他說:“如果你僅僅隻看到它現在的艱難處境而不能看得更遠一點就去拒絕它,那隻能說明你是一個商業上的短視者。”但是無論他怎樣反複闡述自己的意見,希爾頓理事會的理事們都不能分享他的狂熱,他們不相信華爾道夫這個落魄到如此境地的旅館還會東山再起。身為希爾頓旅館公司的董事長,沒有理事們的同意,他也不能以公司的名義買下華爾道夫。

希爾頓並沒有因此而退卻,因為他相信,擁有這樣一家旅館將會給他帶來巨大的價值。他想:“我可以像20世紀30年代得克薩斯州西斯柯那樣自己買下來,然後把我的看法再推銷給那些能夠接受我的意見的人。”

於是,他開始行動了。他首先打電話給華爾街上擁有華爾道夫股票的老大。

當天下午,他走進那位老大的辦公室,要買下249042股——這是控製股的數目,並給了一張10萬美元的支票當押金。

華爾道夫的股東們正為拿著一大把廉價的股票拋不出去而大傷腦筋,如今聽說希爾頓要以12元一股的高價收購,他們欣喜若狂——終於可以甩掉這個“爛包袱”了……

幾天後,華爾道夫旅館便改名為“希爾頓”。以後的日子華爾道夫究竟給希爾頓帶來了多少榮譽和財富,不用去揣測,看看希爾頓頭上那頂“世界旅店大王”的桂冠便再清楚不過了。

希爾頓一生中最重要的成就——在旅館業方麵,買到了華爾道夫旅館。如果沒有希爾頓高瞻遠矚的眼光和正確的決策,華爾道夫的輝煌也許便隻是一小段鮮為人知的曆史。

如果一個人想象缺乏奇特性,辦事沒有策略,就容易流於重複和尋常;如果不會打破常規,發散思維,辦事就容易顯得笨拙和呆板。假如在遇到困難時,如果懂得轉換思維方式,別出心裁,以奇應對,從別人忽略處入手,那你就能把難以辦成的事辦好。

有一家大公司,為擴大經營規模,決定高薪招聘營銷人才。廣告一打出來,報名者雲集。

但有一道實踐性的試題要做,就是想辦法把木梳盡量多地賣給和尚。絕大多數應聘者感到困惑不解,出家人要木梳何用?這不明擺著拿人開涮嗎?於是紛紛拂袖而去。最後隻剩下甲、乙、丙三人。

負責人說:“以10日為限,屆時向我彙報銷售成果。”

10天後負責人問甲:“賣出多少把。”答:“1把。”並講述了曆盡的辛苦:遊說和尚應當買把梳子,無甚效果,還慘遭和尚的責罵,好在下山途中遇到一個小和尚一邊曬太陽,一邊使勁撓著頭皮。甲靈機一動,遞上木梳,小和尚用後滿心歡喜,於是買下一把。

負責人問乙:“賣出多少把。”答:“10把。”乙說他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於山高風大,進香者的頭發都被吹亂了,他找到寺院的住持說:“蓬頭垢麵是對佛的不敬。應在每座廟的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理鬢發。”住持采納了他的建議。那山有10座廟,幹是買下了10把木梳。

負責人問丙:“賣出多少把。”答:“1000把。”負責人驚問:“怎麼賣的。”丙說他到一個頗具盛名、香火極旺的深山寶刹,朝聖者、施主絡繹不絕。丙對住持說:“凡來進香參觀者,多有一顆虔誠之心,寶刹應有所回贈,以做紀念,保佑其平安吉祥,鼓勵其多做善事。我有一批木梳,您的書法超群,可刻上‘積善梳’三個字,便可做贈品。”住持大喜,立即買下1000把木梳。得到“積善梳”的施主與香客也很是高興,一傳十、十傳百,朝聖者更多,香火更旺。

把木梳賣給和尚,聽起來真有些匪夷所思,但不同的謀劃思路,不同的推銷術,卻有不同的結果。在別人認為不可能的地方開發出新的市場來,那才是真正的營銷高手。

人活一世,生存環境會不斷變遷,各種事情會接踵而來。麵對各種變化,因循守舊、不知變通是無論如何都行不通的。隻有隨機應變、機動靈活、別出心裁、出奇製勝,才能讓我們立足於世,並且生活得越來越好。會辦事的人常常能突破人們的思維常規,反常用計,別出心裁,從別人忽略處去謀劃,在“奇”字上下工夫,拿出奇妙的經營招數,取得出奇的效果。

用思考創造機會

紛擾繁複的現實生活中,處處存在著機會。而要覓得機會,把握機會,就必須勤於思考,把所聞所見不斷地與自身實際結合起來,進行分析、判斷,得出結論,隻有這樣才能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

一天夜裏,一場雷電引發的火災燒毀了美麗的“萬木莊園”,這座莊園的主人威廉。維爾陷入了一籌莫展的境地。麵對如此大的打擊,他痛苦萬分,閉門不出,茶飯不思。

一個多月過去了,年已古稀的外祖母見他還深陷在悲痛之中無法自拔,就意味深長地對他說:“孩子,莊園成了廢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動動腦筋去思考怎樣改變這種狀況。”

威廉。維爾在外祖母的勸說下,決定出去轉轉。他一個人走出家門,漫無目的地閑逛。在一條街道的拐彎處,他看到一家店鋪門前人頭攢動。原來是一些家庭主婦正在排隊購買木炭。那一塊塊躺在紙箱裏的木炭讓威廉。維爾眼睛一亮,他看到了希望,急忙興衝衝地向家中走去。

在接下來的兩個星期裏,威廉。維爾雇了幾名燒炭工,將莊園裏燒焦的樹木加工成優質的木炭,然後送到集市上的木炭經銷店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