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事實證明,凡成就大事者,都會用心對待每一件事,他們有著嚴於律己、精益求精、刻苦隱忍的做事精神,從不因為暫時的成功而停下前進的腳步,也不因一時的失利而心灰意冷。因此,他們成就了普通人難以企及之偉業。
用心去做每件事
用心做好每件事,做每件事情都要用心,這是一個嚴謹的工作態度,也是一個最起碼的職業道德。你可以能力低於別人,但如果你連用心工作都做不到,那你真的就已經麵臨很大的危險了。企業選擇人才時的最基本條件不是一個人的能力,而是他的工作態度是否端正。
其實,這個所謂的端正態度很簡單,就是最基本的你要“用心”工作,而不是“用手”工作。所謂“用心”工作,就是凡事要認真。認真工作的態度,會為一個人既定的事業目標積累雄厚的實力,同時,還會給公司、老板帶來最大化的實際利益。因此,在每一個公司裏,認真“用心”做事的員工都是老板比較青睞的。
所以,從一開始工作,就要謹記“每件事情都用心做”這個職場原則,才能為你的事業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
但是,並不是誰都是一開始就明白這個道理的,很多人是在得到一次教訓後,才會改變自己以前在工作上散漫、敷衍的態度的。然而,有時候人們為此付出的代價卻是十分高昂的。在美國賓夕法尼亞的奧斯汀鎮,就是因為負責築堤工程的承建者沒有按照事先的設計去築石基,結果導致堤岸崩潰,全鎮都被淹沒了,無數人死於非命。諸如此類的悲劇事件,總會不時地在我們的身邊發生。而導致這一切的原因,並不是工程的難度,或者其他技術方麵的原因,而僅僅隻是一時的疏忽、敷衍,這其實從根本上體現了人們“認真”精神的缺乏,是在“用手”做事,而不是“用心”做事。
一旦養成了不“用心”做事的惡習,做起事來往往就會不誠實。這樣,人們最終必定會輕視他的工作,從而輕視他的人品。敷衍的工作,不但降低了工作的效能,而且還會使人喪失做事的才能。所以,不“用心”做事的態度,實在是摧毀理想、墮落生活、阻礙前進的最大的攔路石。
要實現成功目標的唯一方法,就是在工作時,抱著非做不可的決心,要抱著追求盡善盡美的態度。而所有為人類創立新理想、新標準,有重大發明創造、為人類創造幸福的人,都是具有這樣素質的人。而那些無論做什麼事,都隻是做到“差不多”就止步,或者甚至就半途而廢的人,首先表明他根本就沒有“用心”做事,更重要的是表明他是一個不負責任的人,他也必將為自己的這樣敷衍的行為而付出代價。
大部分人總是在渴望自己得到提升,得到加薪,但卻在工作中依舊抱著為老板打工,隻是完成任務,甚至敷衍、馬馬虎虎的工作態度,似乎他們並不知道職位的晉升是建立在忠實履行日常工作,用心做好每一件事的基礎上的。隻有盡職盡責、用心做好目前的工作,才能使你獲得價值的提升。
許多人煩惱於工作的平凡、枯燥,但你要知道沒有什麼工作是永遠充滿刺激和樂趣的,關鍵在於你對待工作的態度,一樣平凡、枯燥的工作,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態度,享受工作的過程是有著很大的區別的。
有人問三個砌磚的工人:“你們在做什麼呢?”
第一個工人沒好氣地嘀咕:“你沒看見嗎,我正在砌牆啊。”
第二個工人有氣無力地說:“嗨,我正在做一項每小時9美元的工作呢。”
第三個工人哼著小調,歡快地說:“你問我啊朋友,我不妨坦白告訴你,我正在建造這世界上最偉大的教堂!”
你覺得工作瑣碎、簡單,提不起興趣,也毫無創造性可言。可是,就是在這極其平凡的職業中、極其低微的為之上,往往蘊藏這巨大的機會。隻要把工作做得比別人更完美、更迅速、更正確、更專注,調動自己全部的智力,從舊事中找出新方法來,才能引起別人的注意,使自己有發揮本領的機會,滿足心中的願望。這一切,都需要你用心去做,才能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任何的敷衍可能一時欺騙得了別人,但永遠也無法欺騙自己的良知和前途。
成功者和失敗者的區別就在於:成功者無論做什麼工作,都會用心去做,並力求達到最佳的效果,不會有絲毫的放鬆;成功者無論做什麼職業,都不會輕率敷衍。
世界上沒有卑微的工作,隻有卑微的工作態度,隻要全力以赴地去做,再平凡的工作也會變成最出色的工作。每個人都應當把自己看成是一個藝術家,而不是一個工匠,應該用心、用創作的態度去對待每一件事。
主動找事做而非等事做
成功的人很早就明白,什麼事情都要自己主動爭取,而不是被動地等待。沒有人能保證你的成功,隻有你自己;也沒有人能阻撓你的成功,隻有你自己。
許多人每天忙碌地奔波,為工作,為生活,但他們大多會很茫然。每天重複著上班、下班,到時領取屬於自己的那份薪水,在那一刻高興或者抱怨,然後,明天依舊上班、下班,重複地過著每一天。他們很少,或者從不去思索關於工作的問題,可以想象他們都隻是在被動地應付工作,為了工作而工作。而事實恰恰證明,這樣的人雖然目前看起來似乎衣食無憂,但缺少對未來的規劃和積極主動、進取的精神,他們的生活平靜隻會是暫時的。
一個人最可怕的不是缺少知識、沒有優點,而是缺乏積極主動的心態。一個缺乏積極主動心態的人,工作對他們來說隻是一個可以養家糊口的工具,甚至成了一種負擔、一種逃避,他們也根本沒有做到工作要求的那麼多、那麼好,他們沒有在工作中投入自己全部的熱情和智能。他們隻是在機械地完成任務,而不是在主動地、創造性地工作。
那些成功者告訴我們,無論事情多簡單,還是多複雜;是自己感興趣的,還是不感興趣,甚至厭惡的,他們都會主動去尋求解決的辦法,從來不會逃避。這也是他們能夠成功的原因之一。一個人隻有對自己的工作盡心盡責,並主動完成任務,才能在事業上取得成就。主動,就是不用別人告訴你,你就能自覺出色地完成任務。主動要求承擔更多的工作惑自動承擔更多的工作是一個優秀員工必備的素質。你的主動也會給自己贏得更多的機會。
皮特和馬克在同一家公司任職,皮特在一年的時間裏得到了兩次升職的機會,而馬克卻還停留在原來的職位上。馬克覺得很不服氣,就去找老板問理由。老板吩咐他說:“馬克,你現在就到市場去一趟,調查一下今天早上有什麼賣的東西。”馬克欣然答應,沒多一會兒就回來了,他向老板報告說:“今天市場隻有一個農民拉了一車土豆在賣。”“一共有多少?”老板問。馬克聞言又往市場跑,汗流浹背地回來報告說:“共有50袋土豆。”“那價格又是多少?”老板又問。馬克隻好又跑向了市場詢問價格,並且還埋怨老板為什麼不一次都問完。老板微微一笑說:“好了,現在你坐在椅子上休息一下,看看別人是怎麼做的。”老板把皮特找來做同樣的工作,皮特很快從市場回來,向老板報告說:現在隻有一個農民在賣土豆,一共50袋,價格是每公斤1元錢,土豆的質量很好,他還帶回一個樣品讓老板看。並且這個農民一小時後還要運來幾箱番茄,價格也很公道。他知道昨天店裏的番茄賣得很不錯,供不應求,而這樣便宜的番茄老板肯定會進貨,所以就把那個農民帶來了,他現在正等在外麵呢。
這時老板對著坐在椅子上得馬克說:“現在你知道皮特職位比你高得原因了吧?”
職場中,隻知機械完成工作的“應聲蟲”,老板會毫不猶豫地將他置於晉升考慮的範圍之外。對於老板來說,隻有那些能夠準確掌握自己的指令,並主動加上本身的智能和才幹,把指令內容做得比預期還要好的人,才是他們真正要找的人。
當然,這種人的主動隻是體現在老板指令的基礎之上的,還多少帶有被動的痕跡。在競爭激烈的現代職場,這樣做已經顯得不夠了,更進一步的要求是,不等老板的交代,便主動去做自己的事情,並且還能出色地完成。這也是保住和鞏固自己位置的好辦法——永遠保持主動率先的精神。
一家機械公司的老板的體會是這樣的,他說:“我們這一行最迫切需要的,就是想辦法增加‘能想又能做的人’。我們的生產與行銷體係中,沒有一件事是不能改進的,也就是說都可以做得更好。我可沒有說目前大家做得不好,大家確實很努力。然而像所有發展的大公司一樣,我們也很需要新產品、新市場以及新的辦事程序,這就要靠積極主動又能幹的人來推進。”
主動本身就是一種特殊的行動,一種美德。那些積極主動去做好本職工作的人,不管在哪一行都很吃香,他們的位置自然得到了鞏固。
不要局限於做分內的事
工作有分內分外之分。有些人也許分內的工作做得還比較紮實,分外的工作就淡然處之,甚至事不關己,這樣的工作態度肯定得不到上司的賞識。而那些對分內工作盡職盡責,分外的工作隻要有益於人、有益於單位、有益於社會的事情也會熱心去做,且盡力而為的人,一定會得到大家的尊重和敬仰,也經常會受到領導的器重和組織的重用。
每一個成功者都不隻是局限於做了自己分內的事就走向成功的,還應該比自己分內的工作多做一點,比別人期待的更多一點,如此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每一個人要獲得成功,也不隻能做自己分內的事就可以,還應該多留意身邊的人或事,舉手之勞幫人所需。
小劉去人才交流中心應聘工作時,隨手將走廊上的紙屑撿起來,放到垃圾桶裏。他這一舉動恰好被路過的麵試官看到了,因此他在眾多的求職者中脫穎而出,得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原來獲得成功也很簡單,養成一個好的習慣,隻要是有益的事,不分分內分外都積極去做就可以了。
有些人隻求分內的工作盡職盡責,老板、領導沒有安排的工作或者是自己職責範圍以外的工作就不會主動地去做了,更不會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去開創工作。那麼,這些人的工作往往也隻是平淡、平庸,不會有突破,更不會有建樹。
別局限於做自己分內的工作,而應該堅持每天都為單位、為企業或者為別人做了一些有益的分外的事。這種率先主動是一種極珍貴、備受看重的素養,這種素養能影響你身邊的人,也能使自己變得更加敏捷、更加富有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