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堯陪同雍正皇帝在京城郊外閱兵,雍正對士兵們說:“大家辛苦了,可以席地而坐。”連下了三道聖諭都沒有一個人動,直到年羹堯說:“皇上讓大家席地休息。”這時全體士兵才整齊的坐下,盔甲著地聲震動山野。

年羹堯的所作所為引起了雍正的警覺和極度不滿。最後被雍正帝削官奪爵,列大罪92條,賜自盡。一個曾經叱吒風雲的大將軍最終命赴黃泉,家破人亡,如此下場實在是令人歎惋。

“福兮禍之所伏”,世間萬事萬物都處在一個矛盾的統一體中,榮耀或許就是禍害的開始。無論何時都應該保持謙虛謹慎、低調行事的作風,不飛揚跋扈,不居功自傲,以一顆平常心態看待人生榮譽,才能以不變之心應萬變。

人生處在順境和得意時,最容易張揚。張揚是許多沒有遠見的人的共性,他們本來就沒有大誌向也沒有大目標,隻是在一種虛榮心的驅使下向前奔跑,目的隻是想博得眾人的喝彩。所以眾人的掌聲一響便認為達到了人生目標,便想躺在掌聲中生活,他們認為自己可以不必再奔跑,可以昂頭挺胸地在人群中炫耀了。可以說這是一種誤解,一種把暫時的得意看成永久得意的誤解,一種把暫時的失意當成永久失意的誤解。低調的人明白,這個世上永遠沒有永恒的事物,一切都是暫時的相對的,所以也就沒有什麼值得張揚的事情。

滿足一下別人的虛榮心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現這樣的人,他雖然思路敏捷,口若懸河,但一說話就讓人感到狂妄,讓人感到不舒服,因此別人很難接受他的任何觀點或建議。這種人喜歡表現自己,總想讓別人知道自己很有能力,處處顯示自己的優越感。還以為這樣能獲得他人的敬佩和認可,但結果卻往往適得其反。而從不自己誇耀自己,去適當地滿足他人虛榮心的人,卻能贏得更多的朋友和更多的尊重。

有一位女士,她的女兒從牛津大學畢業回國之後,在德國一家金融機構任職,每月數萬歐元薪水。這位女士非常自豪。麵對親朋好友時,她言必稱女兒的風光,語必道女兒的薪水。慢慢地,她親朋好友都不願和她交往、聊天了。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完全不談得意之事是不現實的,但我們可以少談,或者先讓別人說,你再穿插自己的得意之事,這樣雙方心理才不會失去平衡,友誼也會更加深厚。一句話,讓別人有驕傲的機會,不要把風光占盡。這樣的話,在交際中才能左右逢源,得心應手。

某公司承包了一件建築工程,在紐約建立一幢辦公大廈。一切都照原定計劃進行得很順利。大廈接近完成階段,突然,負責供應大廈內部裝飾用銅器的承包商宣稱,他無法如期交貨。這樣的話,整幢大廈都不能如期交工,公司將承受巨額罰金。

電話、爭執、會談,全都無效後。公司便派麥克先生前往紐約,當麵說服銅器承包商。他沒有直奔主題,而是先做了一番準備工作。

“你知道嗎。在布魯克林區,有你這個姓名的,隻有你一個人。”麥克先生走進那家公司董事長的辦公室之後,立刻就這麼說。

董事長很吃驚:“不,我並不知道。”

“哦,”麥克先生說,“今天早上,我下了火車之後,就查閱電話簿找你的地址,在布魯克林的電話簿上,有你這個姓的,隻有你一人。”

“我一直不知道,”董事長說。他很有興趣地查閱電話簿。“嗯,這是一個很不平常的姓,”他驕傲地說。“我這個家族從荷蘭移居紐約,幾乎有二百年了。”一連好幾分鍾,他繼續說到他的家族及祖先。當他說完之後,麥克先生就恭維他擁有一家很大的工廠,麥克先生說他以前也拜訪過許多同一性質的工廠,但跟他這家工廠比起來就差得太多了。

“我花了一生的心血建立這個事業,”董事長說,“我對它感到十分驕傲。你願不願意到工廠各處去參觀一下。”

在這段參觀活動中,麥克先生恭維他的組織製度健全,並告訴他為什麼他的工廠看起來比其他的競爭者高級,以及好處在什麼地方。麥克先生還對一些不尋常的機器表示讚賞。這位董事長花了不少時間向麥克先生說明那些機器如何操作,以及它們的工作效率多麼良好。他堅持請麥克先生吃午飯。

吃完午飯後,董事長說:“現在,我們談談正事吧。自然,我知道你這次來的目的。我沒有想到我們的相會竟是如此愉快。你可以帶著我的保證回到費城去。我保證你們所有的材料都將如期運到,即使其他的生意都會因此延誤也不在乎。”

麥克先生甚至未開口要求,就得到了他想要的所有東西。那些器材及時運到,大廈就在契約期限屆滿的那一天完工了。為什麼呢?因為,麥克先生適時滿足了供應商的虛榮心。

法國哲學家羅西法古說:“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現得比你的朋友優越吧;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讓你的朋友表現得比你優越。”

這句話在現實生活中也是非常實用的。因為當我們的朋友表現得比我們優越時,他們就有了一種重要人物的感覺,但是當我們表現得比他們優越時,他們就會產生一種自卑感,造成羨慕或嫉妒。低調者早已認識到了這一點,他們總是把優越感讓給別人,滿足一下別人的虛榮心。

簡樸是低調做人的根本

人一般都多少有點自我主義,喜歡表現自己,有的甚至誇張、炫耀。其實,這對個人並沒什麼好處。人應該返璞歸真,處事低調,始終保持本色。要知道,一個人的好名聲,是靠個人的修養、品質、業績和成就換來的,而不是靠擺架子擺出來的,架子是一種無聊的、騙人的東西。真正有品質、業績和成就的人,絕不會刻意追求架子,事實上,刻意追求架子的人也不可能真正有所作為。

在科學領域,愛因斯坦絕對算得上是一個大腕,也有資格擺架子,但據說大科學家愛因斯坦的著裝和修飾非常簡樸,日常生活不修邊幅,以至有一次去參加演講時,負責接待工作的人把他的司機當成了他本人,而把他當成了司機。這雖說是個笑話,可也反映了大科學家愛因斯坦不擺架子、低調做人的姿態。

愛因斯坦從不擺世界名人的架子。他吃東西非常隨便,外出時常坐二三等車,推導和演算公式常利用來信信紙的背麵。並且,他還經常穿著涼鞋和運動衣登上大學講壇,或出入上流社會的交際場合。有一次,總統接見他,他居然忘記了穿襪子,但這並不影響他在總統和人民心目中的偉大形象。

愛因斯坦初到紐約時,身穿一件破舊的大衣。一位熟人勸他換件新的,他卻十分坦然地說:"這又何必呢?在紐約,反正沒有一個人認識我。"

過了幾年之後,愛因斯坦已成了無人不曉的大名人,這位熟人又遇到了愛因斯坦,發現他身上還是穿著那件舊大衣,便又勸他換件好的。誰知愛因斯坦卻說:"這又何必呢?在紐約,反正大家都認識我。"

可見,一個人的名聲,並不是穿件漂亮的衣服就能得來的,隻要你人品好,貢獻大,就會贏得大家的愛戴,贏得好的口碑。

汽車大亨亨利。福特也是一個簡樸不張揚的人。有一次,到英格蘭去,他要找最便宜的旅館住宿。接待員頓生疑惑:“你為什麼穿這樣一件像你一樣老的外套又要住最便宜的房間呢?可你的兒子到這兒來,卻要住最高檔的房間,他穿的更是最好的衣服。”亨利說:“我兒子還不懂得生活。我沒有必要住最好的房間嘛,我在哪裏都是亨利。福特。我穿的外套是舊了。可它是我父親留下的,我不需要穿新的嘛,不穿新的我也是亨利。福特。”

這在常人看來也許是不可思議的。難道是汽車大亨摳?是視錢如命?其實,這是他對人生、對生活的返璞歸真,是崇尚簡樸,是保持本色,是高貴的品德!如果我們也能像他一樣崇尚簡樸,遇事低調不張揚,這世界不就多出許多真實淳樸,少去許多人為的虛假與掩飾嗎?

康熙十六年,於成龍被擢任福建按察使,主管一省司法。去福建上任前,他囑人買了數百斤蘿卜放在船上。有的人不解地問他:蘿卜又不值錢,買這麼多幹什麼?他回答道:"沿途供饌,得賴此青黃不接的時候,以用糠雜米野菜為粥。"即使有客人來了,也和他一同吃薄粥。他對客人說:"我這樣做,可留些餘米賑濟災民,如若上下都和我一樣行事,更多的災民會渡過難關,存活下來。"江南、江西的百姓因為於成龍自奉簡陋,每天隻吃青菜佐食,所以給他起了個外號"於青菜",以示親切景仰。於成龍喜歡飲茶,考慮到茶價很貴,他不願意多破費,便以槐葉代茶。他讓仆人每天從衙門後麵的槐樹上采幾片葉子回來,一年下來,把那棵樹都快采禿了。

於成龍身體力行,使愛好奢侈豔麗的江南民俗大為改變,人們摒棄綢緞,以穿布衣為榮。一些平日魚肉百姓的地方官,因知道於成龍好微服私訪,每遇見白發偉軀者便膽戰心驚,以為是於成龍,不得不有所收斂。

康熙二十三年,於成龍病死在兩江總督任上。僚吏來到他的居室,見這位總督大臣的遺物少得可憐,而且都不值錢。床頭上放著個舊箱子,裏麵隻有一襲官袍和一雙靴子,大家忍不住唏噓流涕。

於成龍去世的消息傳出後,江寧城中罷市聚哭,家家繪像祭奠。出殯那一天,江寧數萬名百姓,步行20裏,哭聲震天,竟淹沒了江濤的聲音。

當年,康熙帝巡視江南,沿途所延訪的官吏,無不對於成龍嘖嘖稱讚。康熙帝不無感慨地對隨行的人員說:"朕博采輿論,敢稱於成龍實天下廉吏第一,於成龍真百姓之父母,朕肱股之臣啊!"

在生活上簡樸些、低調些,不僅有助於自身的品德修煉,而且也能贏得上下的交口稱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