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舍得,隻有舍才能得。人生不僅需要進取,而且更需要舍得放棄。懂舍得知放棄不是一種消極的人生態度,而是一種積極進取的智慧價值觀,是為了更好地創造新生的機會。聰明之人都明白隻有懂得舍得放棄,才能真正超越自我。
善於舍棄才能得到
人生在世,有許多東西是不願舍棄的。有既得的,有想要的;有精神的,有物質的;有名利的,有情分的。“難舍”、“割舍”、“舍不得”等詞彙,體現了人們麵對舍棄時的痛苦和無奈。但是,經驗告訴我們,一些東西如果不舍棄,勢必成為一種負累。正如印度詩人泰戈爾所說,當鳥翼係上了黃金,鳥兒就飛不遠了。勇於舍棄是一種現實需要,善於舍棄是一種處事藝術。那些耐得住寂寞的人都是些懂舍得知放棄的人。所以他們離成功總是很近很近。
瑪西。卡寒爾是美國電視史上最成功的節目製作人之一。她從1980年開始自己製作節目。第二年,湯姆。溫勒加入進來,與她合作得非常愉快。他們製作的《天才老爺》在當時的收視率非常高,這是美國播出時間最長的電視連續劇。其他如《焰火下的魅力》、《來自太陽係的三次元》等,也受到諸多好評,並獲得多次大獎。關於她的成功,與她懂得放棄是分不開的。
最初在紐約的時候,她應聘到ABC國家廣播公司做參觀講解員。這個廣播公司可謂是野心家的溫床,幸運的是,她隻工作了幾個月就升任《今夜》節目製作助理。但瑪西並不是很喜歡這份工作。
於是,她決定放棄這個人人羨慕的職位,開始轉變事業方向,選擇一家廣告代理公司的電視部門工作。實際上她對廣告工作是沒有興趣的,但想到這是一次很好的鍛煉機會,就決定留下來。她所在的這一組有3個人,每天的工作有點像間諜,即觀察哪個頻道哪個節目的收視率最高,然後再細致分析節目的分鏡時段、製作素質,向客戶提交一份完整的報告,最後建議最佳廣告時段。而她提出的建議基本上都令客戶非常滿意。
但是,她始終清楚,自己更喜歡的是製作電視節目。在好萊塢,瑪西認識了正打算開設製作公司的羅吉,並最終成了她的員工,而且一幹就是好幾年,但依然與自己喜歡的事業沒有交集。後來,ABC美國國家廣播公司要招一些有才氣、有創意的人一起組成龐大的製作群,共同經營頻道。看完後她立刻前往應聘,在已懷孕3個月的情況下,主考官伊塞聘用了她。
她在ABC工作了7年。7年中,她不斷推出非常有趣、充滿活力和不同風格的節目。但多年後,那種充滿創意的環境在慢慢消失,瑪西決定創辦一家電視製作公司,並最終獲得成功。
瑪西。卡寒爾的這條成功之路比較長,而她成功的秘訣就是不斷更換工作,包括放棄一些令人羨慕的職務,最後自己去創業。這是一條風險很大的路,也是放棄的一種更高的境界,那是放棄自己已取得的成功,而再在人生路上再一次嚐試由零開始。
這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到的,能夠這樣做的人,需要有很大的勇氣。因為由自己一手築造出來的基礎,無不凝聚著自己的心血,每踏出一步,無不付出艱辛的代價,由零開始的艱苦奮鬥過程隻有自己明白,誰不珍惜這得來不易的成功。放棄當前的基礎,意味著以前的一切努力將會付諸東流,自己將從另一個起點出發,前麵的路平坦或者崎嶇不平,誰都不知道,有可能自己會在那裏跌倒,輸得一敗塗地,從此再也無法翻身。所以這樣情形的放棄確需要很大的勇氣。
而當你放棄目前的基礎走上另一條路時,也可能會發現自己以前所走的路並不適合自己,現在所走的路才是自己應當走的路,現在才是自己生命的開始,這時,你才真正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奮鬥目標。
有一個在金融界工作的先生,立誌要讀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的研究生。三大部《中國金融史》幾乎被他翻爛了,可是連考幾年都沒有考中。然而,在這期間不斷有朋友拿一些古錢向他請教,起初他還能細心解釋。後來,問的人實在太多了,他索性編了一冊《中國曆代錢幣說明》。一是為了鞏固所學的知識,一是為了給朋友提供方便。那一年,他依舊沒有考上研究生。但是,他的那冊《中國曆代錢幣說明》卻被一位書商看中,第一次就印了一萬冊,當年銷售一空。他一下子就名利雙收了。
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是喜歡朝著自己既定的目標奮力前進,但卻不是每個人都能獲取成功。那些拚搏了一輩子卻未能實現理想與抱負的人,會不會是因為他把生命中真正精華的部分當成了“最不好的”,從而不予展示呢。
所以,當你無論如何都成功不了時,當你曆盡艱辛都無法實現目標時,當你為某些現實因素所迫時,那就從容地放棄吧。放棄,並不意味著失去,因為隻有放棄才會有另一種獲得。
“如何向上。隻有放下。”在記得某些東西時,也要心甘情願放下一些東西。工作上,放下業績,記得缺點和不足;生活上,放下金錢欲望,記得勤儉和樸素;情感上,放下怨恨和嫉妒,記得豁達寬容……舍得舍得,善於舍棄才能得到。
吃虧也是占便宜
低調的人對待得失,很喜歡用一句話來說:“吃虧就是占便宜”,也許你會譏笑說,這是阿Q式的自我安慰,真是如此嗎?世上沒有白流的汗。你每一次努力邁出一小步,日日積累,就會在以後漫長的日子裏讓你跨出實現大距離的跨越。不要覺得多幹一點就是吃了一點虧,吃虧也是需要舞台的,沒有了舞台,你到哪裏去發揮?
李穀一大學畢業後,就進入了一家出版社,在編輯部工作,他人活潑機靈,又十分熱心,同事們都知道,有事找李穀一,絕對沒二話,李穀一的口頭禪是“吃虧就是占便宜”。出版社的工作很忙,老板又不願增加人手,所以編輯部的人有時還要兼顧一些發行部、業務部的工作。其他的人多幹一些活就提出抗議,怨聲載道的。隻有李穀一像旋轉不停的陀螺,卻總是樂嗬嗬的,指揮他做什麼事,他就二話不說去做。
甚至是那些搬書、裝書的力氣活兒,李穀一也從來不抱怨,有同事悄悄對李穀一說:“圖什麼呀?又不給加工資,你一編輯,他這是拿你當苦力啊!”李穀一卻隻是一笑:“吃虧就是占便宜嘛!”同事搖搖頭。
後來,李穀一成為老板支使最多的人,他像每個部門的臨時助手一樣,一時人手不夠,連員工都知道可以去叫李穀一幫忙。取稿、跑印刷廠、郵寄、直銷……所有的業務流程,李穀一全程都參與過。
漸漸地,李穀一熟悉了出版社的整個運作狀況,幾年之後,他成立了自己的文化公司。那些“吃虧”時鍛煉出來的經驗,幫了他的大忙,他一上手運作,便很容易地進入了狀態。
讓別人占點“小便宜”是人際交往中的藝術,給別人一點是為了獲得更多。掌握這門藝術,關鍵在於把握“給”的度,並能準確預算成本、風險與回報。讓別人占小便宜並不是軟弱可欺,任人淩辱,你必須站在比對方更高的角度,頭腦清醒,統攬全局,方能忍受一時的損失或屈辱,最終得到你所想要的一切。
對敵人,讓他占點“小便宜”,是為了解除他的防備心理,為自己贏得發展的足夠時間。你表現得越謙恭越低調,就越能滿足他的虛榮心,讓他以為你無意與他為敵,並且還軟弱可欺。即使那些自以為很精明的敵人,也會因此而放鬆警惕。慷慨大度是讓人分心的最有效的方法,選擇性的給予往往可以擊潰最頑固的敵手。
西晉時期的杜預,在中國曆史上是一個十分有名的人,他文有文才,武有武略,懂天文,知地理,在當時知識領域和社會生活各方麵都有傑出的貢獻。結束漢末三國近百年分裂局麵的伐吳之戰,便是在他的建議和指揮之下進行的;他所撰寫的《春秋左氏經傳集解》是我國早期研究《左傳》的最為重要的著作。由於他多方麵的才能和貢獻,當時人稱他“杜武庫”,稱讚他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晉武帝司馬炎對他也格外器重。
就是這樣一個傑出的人物,當他任荊州刺史時,卻經常向京師洛陽的一些權貴饋贈各種禮品。有人不解,覺得他無求於這些人,為什麼還要這樣。他說:“我自然沒什麼要有求於他們的,我隻怕他們加害於我。”
由於杜預對封建官場有清醒的認識,預防在前,那些權貴倒也沒有對他進行過什麼誣陷,得以平安度過一生。
對於身邊的人——朋友、合作者、同事、下屬,這也是一種人際交往的藝術。付出是為了收獲,收獲感情,收獲良好的人際關係網絡,收獲更多的個人發展機會。把實惠和榮耀讓給別人的同時,他們感情的天平也在向你這邊傾斜,或許在不知不覺中你已經為自己播種下了下一季度收獲的種子。
17世紀初,歐洲很多科學家都麵臨資金短缺、生活困頓的問題,伽利略也不例外。所以,他經常把自己的發現和發明當作禮物送給那些讚助者,希望從他們那裏得到資助,繼續從事研究。1610年,他又有了一個重大的發現——發現了木星周圍的衛星。這一次,他把這個發現呈獻給了麥迪西家族。他在寇西默二世登基的同時,宣布從望遠鏡中看見一顆明亮的星星(木星),木星有四顆衛星,代表了寇西默與其三個兄弟。而衛星環繞木星運行,就如同這4名兒子圍繞著他們的父親——王朝的創建者寇西默一世一樣。之後,伽利略還委托別人製造了一枚徽章,徽章上刻著這樣的圖案:天神朱比特坐在雲端上,四顆星星圍繞著他。他把這顆徽章獻給寇西默二世,象征著他和天上所有星星的關係。
寇西默二世得到了榮耀,非常高興,於是任命伽利略為宮廷哲學家和數學家,並給予全薪。對於一個科學家而言,這是人生中最輝煌的歲月,伽利略四處乞求讚助的日子結束了,從此可以全身心投入到他的科學研究中去。
那些居於高位的貴族其實並不關心科學研究,他們更關心的是自己的聲譽和榮耀,他們比平常人更希望自己看起來顯赫出眾。伽利略把他們的名字和宇宙中的明星聯係起來,極大地滿足了他們的虛榮心,用讓他們占了個“小便宜”這樣一個策略,為自己贏得了更多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