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有自尊心,人人都有好勝心,若要聯絡感情,就應處處重視對方的自尊心,因為重視對方的自尊心,成全對方的好勝心,這樣表麵上對方勝利了,實際上卻是你勝了。
比如,對方與你有同性質的某種特長,對方與你比賽,你必須讓他一步,即使對方的技術敵不過你,你也得讓對方獲得勝利。但不能一味退讓,如果一直不能表現出你的真實本領,也許會使對方誤認為你的技術不太高明,反而引起無足輕重的心理。所以,你與他比賽的時候,應該施展你的相當本領,先造成一個均勢之局,使對方知道你並不是一個弱者。進一步再略施小技,把他逼得很緊,使他神情緊張,這樣他就知道你也是一個能手。再一步,故意留個破綻,讓他突圍而出,從劣勢轉為均勢,從均勢轉為優勢,結果把最後的勝利讓於對方。對方得到這個勝利,不但費過許多心力而且危而複安,精神一定十分愉快,對你也會有敬佩之心。
不過,安排破綻必須十分小心,一定要自然,千萬不要讓對方明白這是你故意使他勝利,否則便覺得你虛偽。所以,你所麵臨的難題就是,無論是在神情上、語氣上、舉止上,都不要流露出故意讓步的意思,不然你就白費心機了。其次,就是要有足夠的理智,或者起初你還能以理智自恃,但比賽到後來,感情一時衝動,好勝心勃發,不肯再作讓步,這也是常有的事。這樣一來,你所有的努力都會前功盡棄了。
時下裏流行一句話:“玩深沉。”所講的就是隱藏自己,成全別人。在某些場合玩點深沉正顯示了你大度綽約的風姿,人們會覺得你很有氣度,把出人頭地看得很淡。而如果你本來有理,卻表現得很謙遜,對一些小是小非根本不去爭論。這樣更能顯示出一個人的胸襟之坦蕩、修養之深厚。
避讓勁風,適時忍耐
忍耐,包括兩層涵義,一是“忍受”,二是“繼續做下去”。前者意味著無可奈何地承受自身的痛苦。當有人侮辱你的時候,雖然心裏很想給對方一巴掌,但還是會忍住這種衝動,裝作沒有聽到,這就是“忍受”。後者表示不屈服於種種障礙,繼續不停地做自己分內的工作。而懦弱指的是柔弱,軟弱;害怕麵對眼前的事實,逃避事實,膽小怕事,懦弱是無能的表現。
從某種意義上說,忍耐是保全人生的一種謀略,因為“小不忍則亂大謀”,因為“風物長宜放眼量”。忍耐是一種彈性前進策略,就像戰爭中的防禦和後退有時恰恰是贏取勝利的一種必要準備。
韓信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父母,主要靠釣魚換錢維持生活,經常受一位靠漂洗絲棉老婦人的周濟,屢屢遭到周圍人的歧視和冷遇。一次,一群惡少當眾羞辱韓信。有一個屠夫對韓信說:你雖然長得又高又大,喜歡帶刀配劍,其實你膽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話,你敢用你的配劍來刺我嗎?如果不敢,就從我的褲襠下鑽過去。韓信自知形隻影單,硬拚肯定吃虧。於是,當著許多圍觀人的麵,從那個屠夫的褲襠下鑽了過去。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韓信能忍“胯下之辱”。真是這種忍耐,才造就了後來叱吒風雲的韓信。如果韓信當時忍受不了侮辱,而是乘一時的匹夫之勇,其結局要麼是被那些無賴殺死,要麼因他殺死無賴而鋃鐺入獄、永無出頭之日,那還會有以後的成就?
忍耐是內涵豐富的一種謀略,忍耐不是消極沉默,而是蓄勢待發。忍耐實質上是一種動態的平衡,當量積累到一定的時候必然會發生質的轉換。忍耐是意誌的磨練、爆發力的積蓄,忍耐是無奈時的智慧選擇,是暴風雨中明麗彩虹的醞釀,重要的是我們要耐得住寂寞、失落甚至屈辱和辛苦,等待和把握好進攻的最佳時機。
春秋時期,吳越兩國相鄰,經常打仗,公元前497年,兩國在夫椒交戰,吳國大獲全勝,越王勾踐被迫退居到會稽。吳王夫差派兵追擊,把勾踐圍困在會稽山上,情況非常危急。此時,勾踐聽從了大夫文種的計策,準備了一些金銀財寶和幾個美女,派人偷偷地送給吳國太宰,並通過太宰向吳王求情,吳王最後答應了越王勾踐的求和。越王勾踐投降後,便和妻子一起前往吳國,他們夫妻倆住在夫差父親墓旁的石屋裏,做看守墳墓和養馬的事情。夫差每次出遊,勾踐總是拿著馬鞭,恭恭敬敬地跟在後麵。後來吳王夫差有病,勾踐為了表明他對夫差的忠心,竟親自去嚐夫差大便的味道,以便來判斷夫差病愈的日期。夫差病好的日期恰好與勾踐預測的相合,夫差認為勾踐對他敬愛忠誠,於是就把勾踐夫婦放回越國。越王勾踐他回國以後,立誌要報仇雪恨。為了不忘國恥,他睡覺就臥在柴薪之上,坐臥的地方掛著苦膽,表示不忘國恥,不忘艱苦。經過十年的積聚,越國終於由弱國變成強國,最後打敗了吳國,吳王羞愧自殺。
事物總是在不斷地運動和變化,機會存在於忍耐之中,對於垂釣者來說,最好的進攻方式就是忍耐。大機會往往蘊藏在大忍耐之中,所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就是這個道理。韓信含羞忍恥從鄰人胯下鑽過就是這方麵的極好例證。大丈夫誌在四方,豈可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而亂了大謀!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也正好詮釋了忍耐保全人生的要義。忍耐不是停止、不是逃避、不是無為,而是守弱、蓄積、迂回前進。當命運陷入無可掌控之時,就要心平氣和地接納這種弱勢,堅強地忍耐弱者的地位,在守弱的基礎上累積實力,一點點發奮圖強,使自己慢慢脫離弱者的不利地位,適時出擊,爭取贏得新的成功機會。
忍耐使萬物偉大,忍耐使人類崇高。“大雪壓青鬆,青鬆挺且直。”是鬆的忍耐;“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是梅的忍耐;“被壓五百年,隻為取經緣。”是石猴的忍耐;“千年等一回,為報救命恩。”是蛇的忍耐。
農民對艱辛的忍耐是“鋤禾當午,汗滴禾下土。”;儒生對清貧的忍耐是“一簞食,一瓢飲,回也不改其誌”;軍人對痛苦和死亡的忍耐是戰火焚身而絲毫不動。“胯下之辱”非大將所不能忍耐,“飲雪吞氈”非誌士所不能忍耐,“臥薪嚐膽”非英豪所不能忍耐。
忍耐是蟄伏的萬物把奔跑的雙足,騰飛的翅膀,以及對生活的期望冷藏起來,以保持和延續生命之活力。忍耐是誌可淩雲的勇士,斂起理想的羽翼,積蓄拚搏的力量,以俟一飛衝天。
懂得忍耐有利於成就事業,意氣用事隻會錯失良機。麵對別人的侮辱和傷害,我們沒必要急急忙忙以一種對抗的方式來證明自己並非軟弱可欺,因為路遙知馬力,日久見真功,有效地忍耐,會使我們獲得更多的收益。
忍一時,攢助力
唐代著名的和尚詩人寒山問拾得: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如何處之乎。拾得答道:隻有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拾得的回答充滿了為人處世的機智。忍絕不是消極退縮,忍正是涵養性情,磨煉誌氣,堅定決心的不二法門。發怒是最容易的事,而忍氣吞聲也並不難。動輒發火的人是逃避現實的懦夫,忍者才能冷靜地麵對現實,莽撞使人失敗誤事,忍耐才是無法攻破的城堡。
在人生跑道上的長跑者,首先必須要有平和的心境,從而步伐才能均勻,持續有力,不然必會導致中途力竭,前功盡棄。平和不是緩慢,而是均勻,不是鬆懈,而是穩健,不是無為而是真正的有所作為的大前提。
《寓圃雜記》裏麵記述了楊翥的兩件事:楊翥的鄰居丟了一隻雞,便罵是姓楊的偷去了。家人告訴楊翥,楊翥說:又不是我一家姓楊,隨他罵去!又一鄰居,每逢雨天,便將自家院子裏的積水排放到楊翥院中。家人告知楊翥,他卻勸解家人:總是晴天的日子多,落雨的日子少。久而久之,鄰居們被楊翥的忍讓所感動。有一年,一夥賊人密謀搶劫楊家,鄰居們主動幫楊家守夜,使楊家免去了這場災禍。
20世紀50年代,許多商人知道於右任是著名的書法家,紛紛在自己的公司、店鋪、飯店門口掛起了署名於右任題寫的招牌,以招徠生意,其中確為於右任所題的極少。一天,於右任一個學生匆匆地來見老師:“老師,我今天中午去一家平時常去的羊肉泡饃館吃飯,想不到他們居然也掛起了以您的名義題寫的招牌!而且字寫得歪歪斜斜,難看死了。”正在練習書法的於右任,放下毛筆然後緩緩地說:“這可不行!”
於右任沉默了一會兒。順手從書案旁拿過一張宣紙,拎起毛筆,龍飛鳳舞地寫了:“羊肉泡饃館”幾個大字,落款處則是“於右任題”幾個小字,並蓋了一方私章。
於右任緩緩地說:“這冒名頂替固然可恨,但畢竟說明他還是瞧得上我於某人的字,隻是不知真假的人看見那假招牌還以為我於大胡子寫的字真的那樣差,狗屎不如,那我不是就虧了麼。我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壞了自己的名!所以,幫忙幫到底,還是麻煩老弟跑一趟,把那塊假的給換下來。”轉怒為喜的學生拿著於右任的題字匆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