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我國目前各高校在品牌經營過程的行為與結果,我們發現存在以下錯位的問題:
1.1.1視覺識別的貧乏化
高校的視覺識別係統(Vision Identity of University,VIU),是指學校的視覺形象,如校名、校徽、校旗、室內外裝飾、環境塑造、交通工具、禮品、校服以及其他外示物等。在品牌經營與傳播的過程中力求使社會公眾在視覺上對學校的認知形成一致,塑造明確而統一的整體形象。
高等教育的跨越式發展已在中國社會的深刻變革曆程中留下了濃抹重彩的一筆。流入高等教育領域的各種資源的流量和存量,雖然倍受爭議,但總體來說,還是得到了各方的一致認同,“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已人所共知。各類高校也是乘勢而上,麵積越來越大,校舍越來越多,樓房越來越高;有些高校的用房與設施用“豪華”來定義已不為過。但是,“最漂亮”並不能代表“最一流”,在一些所謂“一流”的建設裏麵,所呈現的卻是教育理念的滯後、科學精神的缺失、教育主體的失語,大學有點像工廠廠房的簡單移植。經常考察高校的人士都有同感:許多高校空間缺乏多樣性、場所缺乏文化性、景觀缺乏生態性;學生穿的不是“校服”,而是統一購買的“運動服”。種種細微之處,許多高校視覺識別係統的構成要素都展現出平麵化、貧乏化的傾向。
1.1.2行為識別的趨同化
高校的行為識別係統(Behavior Identity of University,BIU),主要指學校的校紀校規、工作流程、管理規範等,進而形成員工行為上的獨特個性和風格。行為識別係統的目標在於通過學校內部的製度、管理的變革和規範,使師生員工行為規範化。
中國高校的行為模式普遍存在著“千校一麵”的過分趨同化傾向,很多學校不顧社會客觀需要和學校實際情況,盲目追求“高層次、綜合性、研究型和開放式”的辦學模式,缺乏品牌個性。在高、大、全的攀比心態下,不謀求質的提高而隻靠簡單合並就從單科學校上升為綜合大學,從學院晉升為大學的事例比比皆是,在過去一段時間裏,中專升大專,大專升本科,學院改大學成為一股強風;據教育部統計,1990年至2004年8月,合並調整後的各類高校為416所,原有612所高校合並組建成了250所。同時,重點大學也忙於辦專科、職業技術學院,盲目追求“大而全”。總之,所有的學校都要向綜合性和學術型轉變,“千校一麵”的趨同使得各高校紛紛爭上碩士點、博士點,爭搶學術、學科帶頭人、博士生導師、院士,乃至為爭重點院校、重點學科和重點實驗室等走門路、跑關係的現象層出不窮,嚴重影響了高等學校的形象。
如果高校都秉承一種模式向綜合化發展,追求高、大、全的趨勢愈演愈烈,這樣不僅會使中國高等學校麵目雷同、辦學領域相互重疊而導致校際間惡性競爭,造成教育資源的濫用、閑置或浪費,而且會使高等教育脫離社會實際、人才市場供需失調,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事實上,政府、社會的導向,以及各種有失偏頗的評價體係加劇了這種現象的演化,最終將使很多高校喪失了自己獨特的品牌形象和發展路徑。
高校作為教育服務和大學畢業生(產品)的市場供給主體,高校之間的競爭不僅表現在可以量化的實力上,更表現在不可量化的特色和品牌上。在“中外大學校長”論壇上,香港科技大學榮譽校長吳家瑋先生說,“世界上的錢總是不夠花的,大學並不是都要辦成綜合性、大而全的巨無霸。”從世界範圍看,高等教育出現了辦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的浪潮,英國、澳洲的理工學院升格為大學。但是,大學是分不同類型的。哈佛大學沒有工學院,著名的工商管理學院是以案例教學出名,而非學術。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確實不大,該校創建於1967年,現在擁有本科生5000名,研究生3500名,教師1300名,員工1700名,隻有7個學院,可以說是美國最小的研究型大學。學校雖然規模小,可名氣不小,計算機與信息技術方麵的水平在全美數一數二;還被評為1988——1998年美國大學教育質量提高最明顯的4所高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