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牌經營的成就
湖南涉外經濟學院是湖南獵鷹實業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的一所民辦普通本科院校。2005年,經國家教育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批準,升格為本科院校。
涉外作為一所體製外的民辦高校,不等不靠,自立自強。目前,學校已占地麵積7700畝,建築麵積達53萬平方米,擁有藏書170萬冊的圖書館,1500多人的教工隊伍,24000名在校生,資產總值超過9億元,如果單從硬件規模上來看,相當於有著“千年學府”美譽的湖南大學,如此的奇跡都源於這所年輕的民辦大學。她自1997年創立以來,用了僅五年的時間就一躍成為中國十大萬人民辦高校之一。《2007中國民辦高校評價研究報告》評定涉外的總分為96.75,其中辦學設施98.39、人才培養93.85、綜合聲譽88.99,名列第三,成為中國最年輕最具發展潛力的民辦本科院校之一。
涉外屬於典型的技能品牌類高校,學校大力推行“外語+專業+技能+創業素質”的人才培養模式,按照“強崗位”、“厚基礎”、“重實踐”的原則構建“寬基礎”、“活模塊”的課程教學模式。目前校內已建立74個實驗室,開辟了汽車駕駛練習場、汽車檢測維修廠、數控模具實訓中心、高爾夫球場、高爾夫練習場、清水湖國際會議中心實訓基地等大型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實習、實訓條件。學校還專門成立了職業技能培訓中心,為學生提供了40多種職業技能培訓,創造良好的條件讓學生獲得學曆文憑的同時,取得與專業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學生由此具備了紮實的專業知識和較高的綜合素質,使學生的就業技能和競爭力大大增強。
經過幾年的探索和積澱,涉外如今已經擁有了一些自己的品牌專業群,如英語、國際貿易、音樂、高爾夫運動與管理、航空乘務、動畫等一批專業都具有鮮明的特色和影響力。
可貴的是,擁有如此辦學實力的涉外人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在他們看來,硬件是可以花錢買來的,惟有強有力的品牌影響力才是一所大學長遠的致勝法寶。“百年涉外,一流涉外”,是涉外人對品牌經營的長遠理想和莊嚴承諾。
二、品牌的自立建設
(一)涉外品牌的製度孵化
湖南涉外經濟學院在辦學模式上實行投資與辦學兩權分離,真正做到專家治校。學校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製,校長由著名教育家、博士生導師、原湖南師範大學校長張楚廷教授擔任。董事會是學院的決策機構。目前,校董事會由9名成員組成,其中3名成員是學院校長、副校長,3名是企業界成功人士,2名是出資者代表,1名是教育界知名人士;7名董事具有5年以上教育教學經驗。董事長與校長在分工定位上非常明確,董事長的長項是經營,校長的長項是育人。這種分工定位實際上是把董事長的社會資源與校長的教育資源結合在一起。
有財務運作和管理上,涉外的作法是打破單純依靠學費封閉辦學的模式,走集團化運作的道路。眾多公司圍繞學校開展業務,包括建築、房地產、物業管理、餐飲業服務和駕駛學校等,經營所得一部分資金又被用來投向學校,扶持學校發展。學校為公司提供業務機會,拉動公司發展,公司再以部分資金注入學校,維持學校的運轉。集團化運作的特點是:學校的負債卻始終保持在30%以內,超過這一限度的負債則被轉向其他企業,學校從而不會出現資金鏈斷裂的風險。
(二)涉外品牌的文化支撐
校訓是校園文化、大學精神的凝練。2002年1月7日,涉外確立了自己的校訓:“至善至美,自立自強”。張校長解釋,“‘至’者,最高也;‘至’者,亦通達也。‘至善’者,乃向倫理之最高境界走去。涉外將朝著這種境界闊步向前,一刻也不停,由善及美,由美及善。涉外自身完善與否,其根本標誌在於:它能否讓在這裏就讀的學生充分感受到自然美、科學美、藝術美、社會美和人生美。崇高美學是一種高級心理狀態,審美水平是一種更高的心理水平。通達美之至境,亦乃涉外理想基石之一”。“自信是自立自強的核心內容。涉外基於對時代的自信、對民族的自信而自信,而它擁有的最好證明便是:它能賦予自己的學生以自信,它能讓自己的學生自信地走向社會,走向未來,走向世界。涉外也必須以此來證明自己的精神。”
張楚廷教授認為,一所大學的品位包含了學術性內容(學術信念、學術理想、學術權力狀況及獨特的思維)和非學術性內容(民族責任的分量、倫理的地位、人文的底蘊、個性的鮮明、曆史的凝重)。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則很好地體現了涉外人崇尚人文、追求品位的思路。管理係的“學習節”係列活動、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舉辦“心理成長”沙龍、音樂係的聲樂大賽相繼在校園亮相,吸引大量學生投入到課後的專業學習和競賽之中,使整個校園洋溢著濃鬱的學習氣氛。
(三)涉外品牌的支柱建設
在校長遴選上,突破思維,大手筆運作,聘請張楚廷教授擔任校長。張楚廷教授不僅是一個知名度很高的學者,而且是一個極有辦學思想和辦學實踐經驗的教育家。涉外能迅速樹立形象,贏得認可,並在創辦不久就躋身本科層次的民辦高校之列,與學校想方設法高效利用社會資本有關。張校長的任用可以說相當於投入了億元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