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代直臣董杠子(二)(1 / 2)

打了二十杖,兵部尚書張學顏和戶部尚書畢鏘出班阻刑,張學顏說:“董基出言無忌,念他正直無私,為將士說話。請皇上饒恕他。”畢鏘說:“求皇上念董基為君為國的一片苦心,留他生命吧。”他倆的話剛說完,張鯨湊到皇上耳邊說了幾句話,皇上立即怒衝衝地說:“董杠子羞辱皇祖你二人為何不說話?想結黨欺朕嗎?”他訓斥了二人,又掃視眾臣一眼說:“誰也不準為董杠子說情,朕今天要看看,這根杠子有多硬。”說完,令武士再打。

又打了二十杖,董杠子已經奄奄一息了。首輔大臣申時行實在看不下去,他大聲說:“皇上,有道是明君麵前出直臣,董杠子敢在殿堂上如此說話,因為他看皇上是一代明君。明君若杖斃直臣,會遭天下人非議,請皇上開恩。”大臣們聽了這話也紛紛上疏,大家誇著皇上賢明,變著法為董基求情。皇上被誇得轉怒為喜,他笑了笑說:“朕也知董杠子是個直人,打打為的是讓他懂得點朝規。”他看了看眾大臣,想了想又說:“他在萬全衛有些屈才,就讓他做大理寺丞吧。”

皇上發話封董基為五品官,武士們急忙救醒他。董基艱難地抬起頭來,朝臣們以為他要跪謝皇恩,未想到他向前爬了兩步,很吃力地喊:“皇上,我還得要將士們的餉銀啊。”一位侍者將此話轉奏給皇上,皇上搖搖頭說:“真是打不彎的杠子啊。”說完,苦笑著回宮去了。

董基躺了一個月。傷勢未全愈,就忍著痛來萬全衛找楊化,他想問清餉銀沒撥下時,再寫本章向皇上要錢。楊化卻氣恨恨地說:“餉銀不能要了。”他讓左右人退下,又低聲說:“畢鏘尚書曾找過我,說調兵入宮時,張鯨私自提走戶部的十萬兩賑災銀子。他找張鯨要求退還,張鯨卻說已發給將士們了。”董基聽了此話,吃驚地說:“這麼說銀子被張鯨私吞了?”楊化歎了口氣說:“這閹賊受皇上寵信,整日狐假虎威,專進饞言害人。你闖宮那天頂撞他幾句,他都讓我尋機殺你。對他咱躲都躲不及,餉銀的事千萬別管了。”他的話剛說完,董基憤憤地說:“這事非管不行。我再去戶部查證一下,若張鯨至今未退還銀子,定不與他幹休。”說完匆匆走了。

第二天早朝,文武大臣剛剛列班站好。董基雙手舉著本章走進金殿。他三呼萬歲跪下,說:“小臣董基有本呈送我主。”皇上看著他愣了半晌,說:“董基,朕上次杖責你,為的是讓你記住朝庭規矩。你是五品官,要經宣召才可上殿,怎麼越級呈本啊? ”董基說:“臣自知官小職微,本不該驚憂朝庭。但事關重大,轉呈本章怕上司因此獲罪。才冒然上殿。”他不等接去本章,又大聲說:“皇上近侍、太監張鯨私吞十萬兩賑災銀子,求皇上追查此事。”他這話剛說完,滿朝文武紛紛議論起來。皇上皺著眉看了張鯨一眼,向董基揮了揮手說:“朕知道了,你下殿去吧。”說完把臉扭向一邊。

董基見皇上有包庇張鯨之意。跪直身子大聲說:“張鯨假皇上之威,私提賑災銀子說充軍餉。今軍營未見餉銀,寒了將士之心。饑民盼望救助,難得皇上已賜的恩惠。張鯨害軍害民,十惡難赦啊。”他這句話一出口,文武大臣齊聲要求處死張鯨。申時行看了皇上的臉色,上前低聲說:“皇上,朝野皆稱您是有道明君,今日不能被奸佞毀了賢名。張鯨應該交給刑部處治。”他見皇上低頭無語,揮手讓武士將張鯨押送刑部。

皇上看著最寵信的人哭嚎著被拉走,心中的氣惱全撒到董基頭上,他見董基還跪在殿堂上,站起來帶著火氣說:“今日早朝朕本想議定幾個大事,如今全被董杠子攪亂了。這個不懂規矩的人不配做官,讓他回家種田去吧。”大臣們未想到皇上會出如此口喻,正想聯合保本,卻見皇上怒衝衝地走了。

申時行上前拉起董基,他歎了口氣說:“你才三十六歲,也許皇上何時還能召你回朝,千萬不可荒廢學業啊。”說著竟流下幾滴淚來。董基苦笑著點點頭,拜辭了申時行和眾朝臣,領著妻兒回了老家。令人想不到的是,盡管不少大臣時常上書,要求皇上重新啟用這位直臣。然而皇上聽到董基的名子就搖頭,將他放在家中一住就是三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