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人說,他是泛舟於洞庭湖上。
無論是在哪一片水麵上,《越人歌》的故事,都給那幅大自然繪就的水色山光畫卷上,添加了最清新動人的一筆。
故事發生的時間,是在什麼時候呢?“夕”是夜晚的意思,但也可以當作“時光”來看待。那麼,子皙組織的,那場百舟競渡的盛會,是在白天?還是在夜晚呢?
啊,姑且我們就認為是夜晚吧。
那是怎樣的一個夜晚?兩千多年前的夜空,沒有廢氣的汙染和遮弊,分外澄澈而高遠。每一粒星子,都看得清清楚楚,星光那樣燦爛,映在暗色的鏡子一樣的水波裏。而水中的那些船兒們,也都高高地掛起燈籠,燈光落入水中,仿佛也是一條星河,與真正的星光,交相輝映。
船兒在靜靜地前行,水波向兩邊分開,星光被槳輕輕地攪開了了,化作嫋嫋的水紋,在光影幻痕裏,拖長、再拖長。
子皙,他就倚著船舷而立吧,靠著窗,看那些水波、星光、夜色。他帶著巍峨的高冠,繡金的冠帶係在頜下,身著曲裾繞襟的彩繡深衣,有著龍鳳圖紋的錦袖袂裾,在江風中飄然欲動。水波、星光、燈火、夜色……化作一片模糊的光和影,將他籠罩在其中,他看上去,是那樣的迷茫而憂傷,高貴又虛妄,不象是平時所見的,那個高高在上的楚國公子、鄂國封君,如將要淩風飛去的仙人,又如一個夢,一個最遙遠卻又最親切的夢。
在這樣美麗而又慌亂的夜晚,大概就是這一刻,光影的幻覺,打動了越女的心吧?
她隻是個卑賤的揚越女子,家境貧寒,以致於她不得不來做操舟這樣的賤役。
但她也是個女子,有著一顆渴望愛和被愛的心。這一刻,她居然愛上了高高在上的鄂君,明知坐在船中的他,如當空的皓月光華奪目,而她不過是那繁星中最黯淡的一顆。槳楫起落,次第入水,攪亂了星光和燈影,攪亂了夜色和波浪,也攪亂了她的心。
啊,夜深的露水已經落下了,霧氣潤濕了岸邊的蘆葦。船將要到達對岸,再不說,再不說,就什麼機會也失去了啊。
她的歌聲,在水上輕輕響起: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
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這是怎樣一個美麗的夜晚啊,我駕著船兒,在江上緩緩飄流。
這是怎樣一個美好的日子啊,我竟然能與您同乘一船,渡過這寬闊的江流。
我胸中滿漲起的愛意啊,使我不懼怕被人斥罵和議論,甚至顧不得膽怯和害羞。
我的心如此慌亂,在這樣一段與您共渡的時光裏。
山上生長著樹木,樹木發出嫩綠的新枝,我對您的愛啊,也象樹木的生長一樣,如此自然地發生了。
可是我愛的人哪,
我對您的愛意如此深沉,您卻並不知道啊。
清越的歌聲,真摯的情意,少女百轉千回的心事,卑微而溫柔的愛戀,得到了怎樣的結局呢?人們說,鄂君子皙被越女的歌聲所打動,沒有降罪、沒有諷剌,反而按照楚人的禮節,將一幅錦繡披在她的身上,帶她回宮了。
這是一個看似美滿的結局。
然而,越女入宮之後呢?
如果她有美貌的容色,那麼不用她唱歌,子皙就會發現她了。就象隋煬帝的寵妃吳絳仙,原本也是給他拉纖推舟的殿腳女,卻因美而獲寵。
她不美,也沒有顯赫的家世,更不會有超凡的見識,和過人的智慧。子皙對她,既無眷戀,又無可利用。不過是一時興起,是那夜色中的歌聲,實在是太動人心弦。可是過了那個夜晚之後呢?
今夕何夕?人生有多少個朝,又有多少個夕?何夕,才能再如“今夕”呢?
船頭唱歌的那抹清影,就這樣消失在鄂宮之中。
時光過去了兩千多年,不管星空如何變幻,世事如何變遷,越女的歌聲,卻始終延綿不絕,輕輕吟唱。
那個今夕裏,她不是不知道最好的道路是逃離,卻仍然站在那卑微的角落裏,用盡所有的勇氣和力量,如飛蛾般,撲向那一刹那的光和熱,也撲向命運在暗處布好的結局。
哪怕最後是被燃燒成灰燼,哪怕連灰燼都被狂風吹散得不剩,也不肯讓一顆飽滿欲滴的心,就這樣生生地幹枯、碎裂。
哪怕她的最終,是被他遺棄在黑暗的夜裏,但一刹那的光和熱,所有的勇氣和力量,也被一代代的人們,傳頌、吟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