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甘肅省農村金融互助社融資模式研究(1 / 2)

甘肅省農村金融互助社融資模式研究

財政金融

作者:孫雪峰

摘要:甘肅省地處我國西部內陸地區,農業人口多,農民收入低。但廣大農民麵臨金融排斥作用的束縛,使得甘肅省的農民收入由於缺乏金融支持而長期處於低水平。農村金融互助組這一形式可以為入社的農戶提供資金支持以及貸款擔保,能夠緩解金融排斥作用對農民的影響。而本文就是從農村金融互助社這一融資模式的優勢、建立、管理等方麵來分析這種組織形式如何發揮出自身作用。

關鍵詞:金融互助社 集群融資 金融排斥

一、引言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廣大農民為我國工業的工業生產提供了大量的廉價農產品以及勞動力,極大地支持了工業的發展。但與此同時農民的收入水平仍然長期處於一個很低的水平。尤其是地處內陸的甘肅省,由於本省經濟發展水平所限,農民收入更是低於全國的平均水平。導致農民低收入的原因有很多,而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農民融資困難,存在金融排斥現象。

二、甘肅省農戶融資難的問題分析

(一)甘肅省農戶融資現狀

甘肅省農戶獲取資金的渠道主要是通過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信用社等金融機構獲取一般商業貸款。此外,由於甘肅省屬於欠發達省份,國家為提高甘肅省農民收入給予了很多優惠政策。包括通過上述農村金融機構向農民發放婦女小額擔保貸款、支農再貸款等政策性扶持金融扶持項目。甘肅省內金融機構還根據省市縣等地方政府的要求采取各種措施降低農民的貸款獲取成本,刺激農戶利用各類貸款發展生產。然而,這一係列措施都隻解決了少部分農戶的貸款需求,仍有很多農戶依然難以獲取貸款支持。即使獲取貸款的農戶,其獲取貸款的成本也很高。這說明大量農民麵臨金融排斥作用的束縛。金融排斥作用就是指社會中的某些群體沒有能力進入金融體係,沒有能力以恰當的形式獲得必要的金融服務。也反映出甘肅省農戶融資難的環境仍未得到根本改善,農戶融資難問題依然是製約農民收入提高的重要製約因素。

(二)導致甘肅省農戶麵臨金融排斥問題的主要影響因素

1、農民收入低,還款能力弱

沿海省份依靠地緣優勢以及國家政策扶持,利用改革開放這一重要機遇期,建立起了規模龐大的勞動密集型加工產業。這不僅提高了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也吸引了眾多本省的農民參與就業。使得大量當地農民提高了個人收入,相應還款能力也有所提高。由於甘肅省處於內陸地區,缺乏沿海省份的地緣優勢,沒有建立起一定規模的勞動密集型加工工業。本省的經濟發展主要靠國有大型企業支撐,從事資源開發為主的產業,無法吸引大量本地農民就業,所以本省農民的收入主要來源就是農產品種植收入。這是導致了農民收入偏低,還款能力弱的一個重要原因。

2、可抵押資產少,抵押擔保能力弱

由於甘肅省農民收入低,積累少,致使家庭財產積累偏低,缺少可抵押的家庭財產。這使得金融機構不敢放款給農民。最終形成了一個農民收入低導致貸款難,貸款難導致收入低的一個惡性循環。

3、信用環境不佳致使銀行惜貸

甘肅省的經濟社會發展條件決定了眾多農民信用意識不高,央行的個人信用記錄還無法完全覆蓋所有農民。在實際調研中我們發現,很多優惠貸款政策執行中,存在催收困難的情況。甚至發放的貸款被農民認為是國家給予自己的補貼,沒有還款意識。這也導致銀行惜貸,不敢大麵積地發放貸款。

三、農村金融互助社融資的優勢

以上一係列原因導致農戶貸款難,造成了金融排斥現象,限製了農民收入的提升。其根本原因由於單個農戶資信等級較低。農村金融互助社這一模式可以提高處於遊離態的單個農戶的資信質量,使其更方便地獲取融資支持。

農村金融互助社融資模式是一種眾多農戶抱團取暖的形式。某一地區的一部分農戶組成一個資金互助社,每家農戶各自出資一定數額的資金或資產,建立一個互助社資金池。如果哪家農戶需要小額資金支持,可不從金融機構請求貸款而是征得社內成員同意後從互助社資金池中獲取資金支持。如果需求額較大,可以以互助社資金池中的資產作為抵押,去銀行獲取貸款。這樣一來,社內成員如果有小額的資金需求,可以直接從社內資金池中獲取幫助,免去獲取銀行貸款的一係列麻煩。如果有大額的資金需求,也因為有了相應的抵押物而增強了自己的資信質量,較容易獲得貸款。甘肅省內農民收入普遍較低,家中可抵押資產較少。資金互助組的這種形式緩解了互助社內農戶抵押資產少,難以獲得貸款的問題。資金互助社還減少了道德風險造成的違約事件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