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充滿物欲的社會中,簡樸的生活方式早就被人們拋到了九霄雲外去了,崇尚奢華的風氣在社會中愈演愈烈,高樓華廈、豪車盛宴成了每個人都向往的生活。已經富裕的人正在享受著奢華的生活,沒有富裕的人正在努力過上奢華的生活,甚至有些喜歡與人攀比的人,透支自己的能力去換取奢華的生活。在這樣的社會風氣下,很少有人還能堅持簡樸的生活方式,一旦他們具有了一定的物質基礎,必然就會開始奢華的生活。尤其是那些“先富起來”的人,更是如此。
但是,奢華的生活折射出的是那一部分人心靈的空虛,正因為他們對自己的人生缺乏正確的認識,不辨人生的意義,所以,才會用物質裝點自己的生活。事實上,人具有享受簡樸生活方式的天性,因為隻有簡樸的生活方式,才能讓人撕下偽裝的麵具,洗盡鉛華,感受心靈的寧靜與大自然的空靈,獲得精神意義上的滿足。所以,一個人,無論是貧困還是富裕都應該過著簡樸的生活。尤其是富裕的人,如果他能夠在富裕之後依然過簡樸的生活,那麼這個人一定是一個了不起的人。
我們都知道,華人首富李嘉誠擁有巨額的資產,但是他的生活似乎和他的資產並不對稱。他曾經說:“就我個人來說,衣食住行都非常簡單,跟三四十年前根本就是一樣,沒有什麼分別。”
在吃飯上,李嘉誠用飯經常是一菜一湯,或者兩菜一湯,飯後加一個水果。有時喜歡吃稀飯加鹹菜,或者咖啡牛奶麵包。在公司總部宴會廳宴請客人,通常連水果在內八道菜,碗是小號的碗,分量都是有控製的。沒有大魚大肉,隻令客人吃到恰好分量,不致脹腹,也不致不夠,力求做到不致浪費。
在公司裏,李嘉誠與職員一樣吃工作餐,他去巡察工地,工人吃的大眾盒飯,他也照樣吃得津津有味。李嘉誠不抽煙、不喝酒,也極少跳舞,唯一的嗜好,就是打打高爾夫球。
李嘉誠幾次到汕頭,穿的經常是一套黑色或者深藍的西裝。雪白的襯衣和條紋領帶。西裝很筆挺很整潔很得體。春夏秋冬幾乎都一樣。夏天天氣熱,巡視工地時有時也把西裝外衣脫下來。有一年冬天,一位陪同人員曾經笑問他:“李先生,您不怕冷嗎?”他答道:“我倒喜歡較冷的天氣!”有時,西裝襯裏的騎縫線斷裂開了,工作一忙起來,也就來不及叫人去縫好,碰到緊急公務穿起來就走,事後又忘記了這回事。他並不講究衣著,如此而已。
在很多現代人的觀念中,簡樸的生活就是艱苦的生活,就是吃糠咽菜,食不果腹,衣不蔽體。事實上,樸素和艱苦完全是兩碼事。艱苦是在很差的生存環境下,過得一種清貧的生活;而樸素則是在良好的生存環境下,堅持的一種本色的生活。“簡”就是簡單,“樸”就是質樸,簡單質樸不就是人的本色嗎?每個人生下來的時候都是一樣赤條條的。隻不過,在成長的過程中,社會賦予了人不同的角色和地位,給予了人不等量的物質,這才使得每個人的生活不再一樣。而那些擁有更多物質的人為了體現自己的優越,勢必開始崇尚奢華。
奢華的生活掩蓋的是人生的本質,隻有簡單而樸素的生活,才能讓人們重新回歸,找回人生的本質,重新獲知人生意義。世上的人本是相同的,隻因後天的分工不同,每個人擁有的生活不同。然而,這並不能阻擋一個人享受簡單和樸素。貴族和貧民,清潔工和億萬富豪都是可以過同一種樸素而又簡單的生活的。
簡樸隻是一種符合自己所在的社會階層的主流價值觀的生活方式,並不能進行定量,所以,對於不同的人來說,樸素的生活是不一樣的。真正成功的人,他們已經不需要通過華貴的服飾,豪華的別墅,高級的轎車來向人們證實自己的成功,因為他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那些過著窮奢極欲生活的人,為的就是像人們展示自己的成功,然而事與願違,他展示給人們的正是他的粗俗和無知。當一個人把外在的東西看得非常重要的時候,他就會產生虛榮心,虛榮心會促使這個人瘋狂地對自己進行外在的包裝。當他們以成功者的姿態和勝利者的麵容出現在人們麵前的時候,人們看到的隻能是他文化和內涵的缺失。
物質是隔在生命本體和精神之間最大的藩籬,隻有突破物質的隔閡,才能使得生命和精神融為一體,才能知道我們的生命需要的究竟是什麼,才能從光怪陸離的生活中解脫出來,找到我們想要擁有的。
簡樸的生活正是我們的精神不至於脫離本體的最好方法,隻有在簡樸的生活中,才能脫離物質造成的“亂花漸欲迷人眼”的處境,不斷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更加深刻地體驗生活,品味生活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