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作者:鄧麗
家庭教育是一個亙古不衰的話題,從古到今,國內外學者對家庭教育的研究和討論一直沒有停止過。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生活方式、行為方式等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家庭教育也不例外。變化必然帶來衝突與碰撞:傳統與現代、農村與城市、主流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外來文化與地域文化、國際化與本土化……伴隨著社會變革,雲南省的家庭教育路在何方?雲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與管理學院和雲南省家庭教育研究會、雲南省婦聯兒童工作部組織專題研究,合作完成了《衝突與變革——社會轉型期雲南邊疆民族地區家庭教育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一書,從一定的理論高度對轉型期雲南省邊疆民族地區家庭教育麵臨的問題和挑戰進行了詮釋,提出了對策,是一部理論聯係實際的學術著作,為各地家庭教育研究提供了借鑒。
本書在家庭教育研究中表現出了以下特點:
一是研究的思想性和係統性。本書以雲南各民族家庭教育的和諧與可持續發展為基本的價值尺度,以雲南家庭教育的健康發展,兒童身心全麵和諧發展為目標,以雲南不同類型家庭教育的曆史、民族文化傳承,及其應對社會轉型的不同方式為參照係,力圖使本書的觀點與論述盡可能的辯證、科學。本書由十三章組成,以相關概念和理論的界定和闡述為基礎,以我國社會轉型對我國家庭及家庭教育的影響為背景,以雲南省家庭教育的發展為個案,點麵結合,形成各有側重,又有密切的內在邏輯聯係的一個較為完整、嚴謹的框架體係。實證研究與理論探討相互映襯,為把握雲南家庭教育的現狀,探索和揭示社會轉型期邊疆民族地區家庭教育發展的主要矛盾、基本特點和規律,提供了豐富的第一手資料。
二是研究的複雜性和多樣性。本書第一次對雲南家庭教育現狀做了係統的研究,內容不僅涉及到家庭教育觀念、親子觀、家庭教育方法等方麵,而且把家庭道德教育、家庭傳統文化教育等納入其中,力圖全麵、客觀地反映社會轉型給雲南家庭教育帶來的多方麵影響。同時,又研究了城市、農村、少數民族地區家庭教育的狀況,對城市和農村、不同少數民族家庭教育做了比較研究,以探索處於不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雲南家庭教育的多元性、多樣性和特殊性。不僅關注雲南省家庭教育發展自身的複雜性和異質性,而且把家庭教育放在整個教育係統和社會係統中進行綜合分析,努力對家庭教育及其影響因素有一個全景式的透析。
三是研究的前沿性和針對性。本書在深入的實地調查研究及相關文獻資料研究的基礎上,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來分析社會轉型對雲南家庭、家庭教育的影響,力圖將社會轉型時期雲南省家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關鍵問題、熱點問題及最新的研究成果呈現給讀者。因此,本書不僅關注理論研究的前沿,重視當前家庭教育中出現的新問題、新動向,而且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努力提出具有較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和途徑。正如葉瀾教授在該套叢書的總序中所說的那樣:“這本叢書從多層次、多側麵,向我們展開了一幅多少令人心酸,但更讓人生出希望的、同時能呼吸到泥土芳香和質樸民風的、雲南民族農村教育的當今畫卷。就此而言,它已值得我們閱讀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