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 / 3)

在隨兩個女人往她們的住處走的途中,郭全和弄清了她們的名字和倆人的關係。原來大女人名叫周紅英,今年三十二,已經有兩個小孩,隻因為男人長年有病家庭困難,所以才跑到青島撿破爛。那個小女人叫小蒜,年齡十九,還是個姑娘,她是周紅英的小姑子。姑嫂二人是正月裏來的青島,幹了已經三個多月了。說話間,周紅英問郭全和打算幹啥,郭全和說他不知道幹啥,周紅英便建議他也撿破爛。周紅英說:“小郭你不知道,在這青島,撿破爛的一共一萬,咱臨沂人就占八千。”

郭全和聽了十分驚訝。他問:“真的?”

“這還假啦?不信的話你瞅著。”

周紅英便不再說話,領他往前走。剛走不遠,又遇上一個撿破爛的中年漢子,她小聲對郭全和說:“你去問問,他是哪裏的。”郭全和上前一問,那人果然是蒙陰的。再走,又遇上一個正推著一車破爛匆匆行走的老頭,一問又是沂水的。郭全和這回信了。他不解地嘟噥:“怎麼這麼多?”

“咱們那裏窮唄。”

郭全和深深地歎了一口氣。

接著,郭全和便問撿破爛掙錢多少,小蒜搭話茬道:“幹這行還能掙多少?混窮唄。不過總比在家裏閑著強。”郭全和問她們到底能掙多少,小蒜說,除去房租和飯錢,一天平均能剩個六七塊。郭全和在心裏算算,一天六七塊,一月合二百來塊,認為可以,就決定聽從剛才兩個女人向他提的建議,也去幹這一行。他想,我是個青年,力氣多,是能掙得更多的。我一天掙它八九塊,一月掙它二百五六,一年就是三千。一三得三,二三得六,我幹它兩年就是六千。我有六千塊錢,我就能把齊桂麗娶回家了。齊桂麗,唉齊桂麗。

那一雙貓一樣的眼睛,又在郭全和的前方晃呀晃的。

七拐八折,兩個女人領郭全和走了好大一會兒,最後鑽進了一條胡同。這胡同兩邊都是破舊的平房,幾扇院門歪三斜四地在那兒豎著,門前的路上是厚厚的髒土。趁著已經降臨的夜黑,有幾隻蝙蝠正在胡同裏迅疾地飛來飛去。恍恍惚惚的,郭全和覺得自己又回到了老家,正在一條熟而又熟的胡同裏往三叔或二大爺家裏走。他想,大城市裏怎麼還有這樣的地方?正想著,周紅英和小蒜已經推開最裏麵的院門進去了。

郭全和尾隨而入。隻見這個小小的院子裏,到處堆滿了破爛兒,爛紙破布一垛一垛,碎玻璃鏽鐵一堆一堆,中間隻閃出一條窄窄的小路,而在小路的盡頭是一個房門,可著房門正坐著一個幹瘦幹瘦的老頭。那老頭身後的房間裏沒開燈,黑咕隆咚一片,他前身卻被院裏的一盞燈照著,於是他連同房門就組成了一張相片。不知為啥,那老頭眼瞪得特別大,像剛跟誰吵過架要跟人拚命的樣子。郭全和走近正在卸車的小蒜,悄聲問那是誰,小蒜說是房東。郭全和說他是跟誰生氣呀,小蒜就笑了。她說你再細看看,他是自己生自己的氣。郭全和就又仔細看。這一回看明白了:那老頭是有哮喘病,滿院子的空氣進不了他的肺,正將兩肩一聳一聳地往裏抽呢。郭全和吐吐舌頭做個鬼臉,便去幫姑嫂倆卸車。這當空,小蒜又小聲講了老頭的一些事。她說老頭是個退休工人,無兒無女,老婆又早死了。自己沒事幹,就整天坐在他那房門口,有人時瞅人,沒人時瞅這些破爛。聽小蒜一講,郭全和覺得老頭有些可憐,便不由得多瞅了老頭幾眼。

卸完車,姑嫂倆便跑到西牆跟水龍頭下撲嚕撲嚕地洗臉,洗罷,一邊甩著手上的水一邊彎腰往兩垛紙殼中間鑽去。郭全和這才發現了她們的住處:原來在幾垛紙殼後麵還有兩間矮矮的東廂房。郭全和剛想進去看看,不料那門卻砰地閉上,裏麵傳出了周紅英的聲音:“大男人的,亂鑽個啥?”這一句,把郭全和弄了個大紅臉,讓他好半天站在那兒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