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後
作者:張楠
在6月5日世界環境日即將到來之際,電子垃圾的問題再次進入了人們的視線。中國既是全球產生電子垃圾最大的國家之一,又是世界最大的電子垃圾集散地。根據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專題政策研究課題組的調研,全球約有70%的電子垃圾流入中國,電子垃圾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可回避的問題。目前,國內正規的電子垃圾回收處理以及資源再利用企業比較少,這也是富士施樂在中國建立整合資源循環係統的初衷。
富士施樂愛科製造(蘇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士施樂蘇州)於2006年12月27日成立,2008年1月15日開業。愛科取自英文“Eco”,就是節能環保的意思。工廠將富士施樂在中國地區使用過的打印機、數碼多功能機等辦公設備以及硒鼓進行再資源化(分解),並將分解後的零部件銷售給合作夥伴使用,同時從事新硒鼓的生產製造。
富士施樂的直銷客戶將使用過的廢舊產品送給回收中心,然後通過物流運輸渠道送到富士施樂或中郵的物流回收點;渠道銷售的產品,客戶可通過經銷商或經銷商的工程師送至經銷商倉庫等回收點。所有回收的打印機、複印機通過嘉裏物流或中郵物流運到富士施樂蘇州進行統一處理。
富士施樂與回收代理公司利用物流、物品管理聯單進行回收管理,物流確認回收打印機、複印機的數量,廢舊產品回收地區負責接收回收的數量、回收重量和回收品種,並監控數據庫信息。數據庫的監控信息包括:廢舊產品入庫數量、廢舊產品入庫重量、廢舊產品入庫種類、分解為70個類別後各自重量、各合作廠商資源回收的重量,並對廢舊產品拆解分類後進行再資源化處理和重量管理。富士施樂蘇州將廢舊產品拆解分類後,按類別入庫並進行重量管理以及再資源化處理。管理信息與監控數據庫的信息實現對接。富士施樂對物流和信息流同時進行管理,確保無非法丟棄。
回收來的產品被拆分成70類零部件,如:鐵、鋁、玻璃、透鏡等,通過鐵、非鐵複合再資源化公司進行統一處理再利用。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廢氣也會經過兩次過濾處理,達到環保標準後才排放。產生的固體物質分類回收送給專業煉銅及精煉公司提取銅、溴、銀等回收再利用。在煉銅和精煉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熔渣)也會妥善處理,最大程度地減少二次汙染。
富士施樂的努力得到了社會的認可,2008年12月,富士施樂蘇州獲得蘇州市頒發的“循環經濟試點企業”稱號。今年1月27日,富士施樂蘇州的整合資源循環係統成為工業和信息化部批複的再製造試點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