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式錯綜。就是在行文中,巧妙靈活地將各類句式搭配起來使用,以使行文富於變化,避免句式的凝滯呆板。比如我的《屋外有隻雞》中的一段文字:“今年的冬天好像來得早了一些,才11月初,西北風就刮得唔唔山響了。天一冷,就想吃點順口的。於是我便提著籃子上街,在菜市場挑了一隻又肥又壯又精神的大公雞,想著到家一宰,把毛一揀,內髒一去,往鍋裏一扔,放點蔥、薑、蒜、大料、醬油、啤酒……慢火燉上兩個小時,然後出鍋,盛在碗裏,一邊看著電視,一邊聽著屋外吼吼兒的風聲,一邊喝著小酒品償,那勁頭簡直是蓋了帽兒了!”在段文字裏,有長句,有短句,有排偶句,有參差句,活潑生動,節奏鮮明多變,富有音樂的美感。
伏筆。伏筆是行文前後照管的方法。在文章的前邊某處提到一個人、一件事、一種東西或一個問題,可又暫不詳說,隻作一個交待,這就叫“伏筆”。在後文適當地方,對於前邊交代的內容再加以詳述,或予以點明,這是對伏筆的照應。這樣一伏一應,可使文章內容完整,結構嚴謹,針線綿密,血脈貫通,更圓滿地反映客觀事物。伏筆,可設在文章開頭,也可設在文章中間,一篇文章可一次設伏,也可多次設伏,伏應距離的遠近,沒有一定之規,伏筆的要求在於暗藏不露,須經後麵應筆點明,讀者才恍然大悟。比如我的作品《心裏的陽光》、《遭遇乞丐》等,開頭和中間都設下了伏筆,最後再給以照應。文章設伏越多,也就越發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接筆。接筆是轉折承接之筆,也叫頂筆。我們在寫文章時,常常會遇到文意分層轉換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文意需要轉折,或由正而反,或由淺而深,或由遠而近,或由低而高,等等,文意轉折必須要承接,這樣文氣才能貫通,不致產生斷續的痕跡。接筆的方法有正接、順接、近接、遙接等,但無論什麼方法,都要以不留痕跡為原則。比如我的作品《數字與人生》中的每一自然段的文意都不一樣,而每一自然段(第一自然段除外)的第一句話,就是接筆,即完成了文意轉折,又把整篇文章連接起來。
第三,敘述技巧。生活美文(小品)的敘述方式,一般采用的都是傾訴式,以就是以第一人稱的口吻,向讀者娓娓道來。這樣的敘述方式,會使文章產生一種親切感,易於和讀者形成共鳴。敘述技巧有很多種,我們在不可以在這麼短的時間裏全部講明,下麵我就著重講幾種。
談笑風生法。也就是海侃神聊法。它的特點是,寫法自由舒展,結構不拘一格,以讀者為聽眾,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但要做到形散而意不散,話題散而中心不散,要不動聲色地,不露任何痕跡地,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展示給讀者。我的作品《數字與人生》用的就是談笑風生法。
故事揭示法。就是通過一個故事,向讀者講明一個哲理,抒發一段情感,揭露一個問題。這是生活美文(小品)裏的一種常用手法,比如我的作品《爸爸醉酒》,就是通過“我”給爸爸打酒,酒在半路灑了,為了不挨打,往灑裏兌了水。通過這個故事,揭示出父親信任兒子這樣一種親情。
融情於物法。就是通過對某種事物的描寫,來抒發作者的情感。這種方法的要點是,描寫事物要緊扣主題,事物的發展變化要與人物的情感緊密相關,一草一木,一磚一石,處處都凝聚著人物的喜怒哀樂。作者在下筆時不一定有悲喜的字眼,但讀者讀來卻字字都包孕著真切動人的情感。我的作品《2005年的第一場雨》用的就是這個手法。
興波法。興波法是造成文勢起伏曲折的技法總稱。人的大腦中樞有一個物征:隻有當人的機體和感官有希望得到滿足又暫時得不到滿足,需要大腦中樞去探索時,大腦中樞才感到充實和愉快。為了滿足大腦中樞在探索中獲得快感的特性,文章製作者,也就是我們作家,在行文時應避免平鋪直敘,要采用跌宕起伏、曲折多變的文勢。寫作理論中,把這種造成文勢起伏曲折的技巧稱為興波法。它包括:順逆、阻暢、擒縱、張馳、斷續、疏密、離合、抑揚、藏露、蓄勢、鋪墊、巧合、誤會、計謀、智慧、錯誤、意外、懸念等多種具體方法。興波法要因文體需要而選擇運用,這裏講幾種生活美文(小品)常用的興波法。一是鋪墊法。這是一種“水漲船高”的表現手法。我們在文章中想突出某個人物和事物,就用另外的人物或事物去“襯墊”。鋪墊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積極鋪墊,先寫某人(或某事)好,再寫另一個人(或事物)更好。另一種是消極鋪墊,先寫某人(或某事)壞,再寫另一個人(或事物)更壞。這樣步步升高,或步步降低,曲折跌宕,波瀾迭起,給人以更大的美感享受。鋪墊法往往和“褒貶法”同時運用,褒此是為了貶彼,貶此是為了褒彼。比如我的作品《老婆的作業》,運用的就是這種手法。二是藏露法。就是行文時先把“底”藏起來,最後才出其不意地抖露出來,把文章推向高潮,造成文章的波瀾。藏露法就與笑話的創作手法很接近了,學會笑話創作,生活美文(小品)的藏露法就不難運用了。比如我的作品《高樓逸事》用的就是這種方法。三是誤會法。就是在行文時,故意讓人物之間產生某種誤會,以形成對該人物有利或不利環境,以此來展示人性、人格或事件的本質,造成文章的波瀾。比如我的作品《老婆在外》,運用的就是這種手法。
懸念法。懸念法也是興波技巧之一,在文章的開頭和文章中提出問題,擺出矛盾,設置疑團,以引起讀者的關注,使讀者產生急於知道結果的念頭,而作者卻不把結果告訴作者,讓讀者的念頭“懸”在那裏,以吸引讀者往下讀。在適當的時候,解開懸念,揭示謎底,波瀾頓生。有時一個懸念解除,另一個懸念又生,文章因而波瀾起伏。懸念的運用要把握三點要素,一是要有新奇性。不能讓人觀其頭而憑經驗就能知其尾。二是要有隱約暗示性。要懸而不玄,不可故弄玄虛,讓人摸不著頭腦,這樣,懸念就“懸”不起來了。三要有誘餌性。它誘導神經中樞進入最佳探索狀態。縣念切不可懸得太久,不然神經中樞已由興奮轉向抑製,此時再來解開懸念,讀者已喪失興趣,懸念就失去了價值。懸念包括整體式、豹尾式、倒裝式、順藤式、項練式、映襯式、切入式、頂針式、聯用式、誤會式、連環式、加碼式、解謎式、無底式、歧途式等多種形式。懸念的運用,也要因文而易。這裏講幾種生活美文(小品)中運用的懸念。
第一,整體式懸念。又叫顯底式懸念。特點是:整篇文章就是一個懸念。這個懸念可在標題中提出,也可在情節發展過程中形成,無論何種情況,其懸念必須貫穿全篇始終,最後揭示謎底。像我的作品《猜謎語》,運用的就是整體式懸念。
第二,倒裝式懸念。特點是:將最誘人的事件結果或某個環節寫在前麵作為懸念。倒裝式懸念很好運用,比如你想寫一篇文章叫《可怕的螞蟻》,文章開頭你就可以這樣寫:“你聽說過螞蟻吃人嗎?你見過螞蟻吃人嗎?沒見過。我就比你幸運多了,我不但見過,還差一點兒被螞蟻吃掉呢!”這段話就是倒裝式懸念。你先把螞蟻吃人這一罕見事件擺在文章開頭,引起讀者濃厚的閱讀興趣。接下來,你就要講螞蟻是怎樣吃人的了。原來你是講述的是白蟻,它不但毀壞房子、家具,還在夜裏咬人,你通過對白蟻的憎惡,折射社會上的一些不良現象,有些人就像白蟻,好事不幹專門害人。倒裝式懸念的作用,就是吊起人們的胃口,吸引讀者讀你的文章。
第三,加碼式懸念。在文章開頭提出一個懸念,隨著文章的展開,每一個新的層次即在舊懸念上加進一個新的懸念,“砝碼”逐漸增多,懸念也逐漸加強。最後,讀者關注的事情終於揭曉,產生強烈的表達效果。比如我的作品《馱蘋果》運作的就是加碼式懸念。
生活美文(小品)的創作理論,到這裏就全部講完了,接下來要進行的是創作實踐課。大家回去以後,要對這兩節理論反複揣摩,理解透徹,以便我們在創作實踐訓練時,能夠靈活運用。這一講的作業是,每人寫一篇生活美文(小品),字數800字內,以便實踐課講評。
“學會用藝術的眼光觀察生活”例文:
人之將老
馬敬福
離我家不遠,住著一個姓陳的人家。這一家原本也算個幸福之家,老兩口每日有說有笑,小兩口也是恩愛有加,小孩子更是活潑可愛。可是四年前,小兩口突然鬧繃了,兩個人離婚後,女的丟下孩子嫁到了外地,充滿生氣的五口之家一下子成了四口,而這四口人中,奶奶成了唯一能夠打理家務的女人。兩年前,奶奶積勞成疾撒手西去,隻留下爺爺、兒子和孫子。老少三個男人,祖孫三代光棍,沒人為他們縫縫補補,沒人為他們洗衣做飯,更沒人在他們寂寞的時候陪他們聊天。每天傍晚,爺爺做完飯後便搬個躺椅坐在門口呆視夕陽,等著做買賣的兒子和上學的孫子回來,臉上寫滿了孤獨和無奈。
每天傍晚,我和妻子都要到外麵去溜彎,而陳老伯的家門口是我們的必經之地。每次從陳老伯身邊經過,我們都要和他打一聲招呼,他也會和我們嘮叨幾句,然後繼續呆視夕陽。可是那天,我們在和他打招呼時,他卻躺在躺椅上一動不動。我以為他出了什麼事,便過去搖他的身子:“陳老伯,你怎麼了?哎,你怎麼了?”陳老伯慢慢睜開眼睛,兩滴混濁的淚掛在眼角:“沒什麼,我隻是試試,就這樣躺著不出氣是不是就死了。”我趕緊說:“陳老伯,你可不能這麼試,你這麼大歲數了,玩憋氣兒很危險的。”陳老伯苦苦一笑:“你是不知道,自從老伴走了以後,我就不想活了,老伴是人這一輩子最珍貴的呀,兒子孫子都是瞎扯,他們才不像老伴那樣知冷知熱管你死活呢,老伴老伴,老來是伴啊,走了一個,那個可就受洋罪了,我現在就想快點死,好和老伴做伴去。”聽著陳老伯的嘮叨,我不知道說什麼才好,和他簡單應對兩句,便和妻子溜彎去了。
溜彎回來,我們仍然從陳老伯跟前經過,見他閉著眼睛躺在夕陽裏很安祥的樣子,我沒再驚動他,但心裏卻生出陣陣酸楚。人之將老,會用更多的時間去追憶過去,在對過去的追憶中,所有的輝煌、榮耀、恥辱、悔恨、地位、金錢等等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東西,都會如過眼雲煙飄然而過,隻有夫妻間那份純樸的情感永遠留在記憶裏,如果一個人先去了,那個人會緬懷著那份情感,讓自己快些老去、老去……想著想著,我忽然抱住了妻子的肩頭,我真的希望我們倆能一起老去,誰也不要把誰孤獨地留在人間。
“要學會利用生活素材”例文:
心裏的陽光
馬敬福
小明因患嚴重眼疾,醫生給他做了眼角膜摘除手術。躺在病床上的小明隻有一個念頭,那就是死。他知道,自己以後永遠都不會有光明了,整日生活在黑暗裏的滋味,一定比死還要難受。於是他準備了一把削鉛筆用的小刀,決定在自己最痛苦的時候結束自己的生命。
就在他拿著小刀準備向自己的手腕割去的時候,和他相臨的病床上傳來了一個老者的聲音:“小朋友,你現在是不是很想看看外麵的世界?”小明點了點頭,聲音裏帶出了哭腔:“是的,可是我的眼角膜被摘除了,我永遠都看不到外麵的世界了。”老者說:“不,沒有眼睛也看得到世界,我教你一個方法,深深吸一口氣,讓自己平靜下來,然後用耳朵仔細聽。”說話間,一隻手抓住了他拿著小刀的手,把他的小刀拿走了。
老者拉著小明來到窗前,打開窗子對小明說:“現在是春天,窗外有一排剛剛吐出嫩芽的楊柳,楊柳樹下是一片綠綠的草坪,小鳥在枝頭吟唱,蛐蛐在草叢裏跳舞,你看到沒有?”小明聽著老者的講解,好像真的看到了楊柳、小鳥、草坪和蛐蛐。小明說:“我好像看到了,我還看到小雨在嘀嗒嘀嗒地下,是不是?”老者笑了:“沒錯,小雨剛剛下起來,這是一場春雨呀,春雨貴如油,今年的莊稼要豐收啦!”
從那以後,老者天天都把小明領到窗前,讓小明用耳朵聽外麵的聲音,用眼睛“看”外麵的世界。漸漸地,小明心情舒暢多了,他不再為以後的生活而擔憂。
一天早晨,老者把小明領出了病房,讓小明抬起頭,問小明看到了什麼。小明說:“我上臉暖洋洋的,我好像看到了陽光。”老者說:“不要對自己不自信,你就是看到了陽光,你看,這是初升的太陽,火紅火紅的,太陽下麵還有一片彩霞。”小明點點頭:“是的,彩霞下麵還有奔騰的霧靄呢!”老者拍著小明的肩:“小朋友,祝賀你,你終於又見到光明了。”小明問:“爺爺,我沒有了眼睛,為什麼還能見到光明呢?”老者說:“因為你心裏有了陽光,正所謂心明眼亮嘛。”老者撫摸著小明的頭接著說:“人這一生會遇到許多溝溝坎坎,有些是人的眼睛看不到的,如果一個人心裏沒有陽光,即使長著一雙眼睛,也難免要走彎路摔跟頭,如果一個人心裏有了陽光,情況就不同了,他的眼前永遠是光明的,所有的溝溝坎坎都會被他看得一清二楚,他永遠都不會摔跟頭,你現在心裏已經有了陽光,你可要把這片陽光永遠留住噢。”小明使勁地點著頭:“爺爺,我會的。”
第二天,小明就出院了。臨走之前,他和老者道別,可護士告訴他,老者已經走了。小明問老者是誰,為什麼要教他用特殊的方法看世界。護士說:“那老者是個盲人畫家,他雖然沒有眼睛,但他比有眼睛的人更懂得生活,他的畫還獲過國際大獎呢,他之所以引導你,是不想讓你被心中的黑暗毀了前程。”聽了護士的話,小明對老者無比感激和崇敬。
後來,小明每天都沐浴在陽光裏,仔細傾聽周圍的聲音,用心去“看”周圍的世界。經過幾年的努力,他居然也成了當地有名的盲人小畫家,有好幾篇作品還被送到聯合國展出呢!
“要學會締造生活”例文:
屋外有隻雞
馬敬福
今年的冬天好像來得早了一些,才11月初,西北風就刮得唔唔山響了。天一冷,就想吃點順口的。於是我便提著籃子上街,在菜市場挑了一隻又肥又壯又精神的大公雞,想著到家一宰,把毛一揀,內髒一去,往鍋裏一扔,放點蔥、薑、蒜、大料、醬油、啤酒……慢火燉上兩個小時,然後出鍋,盛在碗裏,一邊看著電視,一邊聽著屋外吼吼兒的風聲,一邊喝著小酒品償,那勁頭簡直是蓋了帽兒了!
可是,大公雞拿到家裏,還沒來得及宰,電話鈴響了。編輯部打來電話,讓我趕緊把幾個稿子改一改,等著發排。救稿如救火,我把大公雞往院子裏一撒,就坐到了電腦前。等處理完稿子,燉雞的最佳時間也過了,隻好簡單做了點兒別的,把雞留待明天。
當天晚上,天上飄起了雪花,我看了一會兒電視,覺得沒什麼意思,便鑽進了熱呼呼的被窩裏。躺在床上,聽著外麵呼呼的風聲,想著漫天的飛雪,睡意便漸漸來了。
突然,我聽見屋外的風聲裏夾雜起“咯咯”的聲音,聲音時高時低時顫時栗。我想了起來,我的院子裏還扔著那隻大公雞。我能想象的出,那隻大公雞現在一定正倦縮在牆角,兩隻翅膀緊收著,兩條腿亂抖著,飛雪在一層一層地往它身上落……想到那隻雞,我突然覺得自己變成了那隻雞,胳膊腿冰涼,渾身發抖,怎麼蓋被子都暖和不過來。我本不想起床去看那隻雞,因為那隻雞明天就會成我刀下之鬼,可我不去看那隻雞,那隻雞就叫個不停,那隻雞叫個不停,我就冷得哆嗦個不停,沒辦法,我隻好起身穿好衣服,來到狂風怒吼,大雪紛飛的院中,找了一些磚頭,碼了一個雞圈,又在雞圈裏鋪一些報紙,把那隻凍得發抖的大公雞放到雞圈裏,蓋好蓋子,這才回到屋裏重新躺在床上。雞不再咯咯地叫了,我也覺得被子裏暖和了許多。
我睡得正香,突然被一聲雞鳴驚醒了,睜眼一看,已經八點多了。噢,天亮了,該殺雞了!我穿衣下床,來到廚房,抓起菜刀,直奔走廊,往院裏一看,見那隻大公雞正仰首闊步,高聲唱著“喔喔喔”向我走來,那架式,真好似一位好漢,麵對劊子手的屠刀,大義凜然,高呼口號,慷慨赴死!我的手腕頓時一顫,菜刀嗆然落地,腦子裏一片茫然……
“要學會締造生活”例文:
遭遇乞丐
馬敬福
那天我出去辦事,因為坐公交車需要中轉,我下了一輛公交車後,就在幾個站牌子之間轉悠,尋找適合我坐的那路車。
我正轉著,一個胸前掛塊牌子的婦女站到我麵前,衝我又是作揖又是點頭:“先生,您大福大貴行行好,我得了絕症沒錢醫治,您就給我幾個錢吧。”婦女說著,就給我跪了下來。我實在受不了這個,便掏了一塊錢給她。婦女接了錢,又去給下一個目標下跪。我沒做理會,繼續來回轉悠,尋找我要坐的那路車。可我把那幾個站牌子都看遍了,也沒找到我要坐的那路車。我便向不遠處的另外幾個站牌子走。剛站到一個站牌子底下,那個婦女又站到了我麵前,還是剛才那一套。我一指自己的臉:“你好好看看,我已經給過你一次了!”婦女抬頭看了我一眼,並沒有走,又給我跪下了:“您大福大貴,不在呼一塊兩塊,您就可憐可憐我吧。”我想不理她,可周圍的人都要異樣的目光看著我和婦女,我臉上有些掛不住,便掏出2塊錢給她,然後快速在幾個站牌間尋找,終於找到了我要坐的那路車。我剛找到那路車,那路車就來了,我上了公交車,心說,回來的時候千萬別再讓我遇到那個婦女,那個婦女太難纏了。
我的事辦得很順利,回來的時候,我仍然要在婦女向我討錢的地方中轉。我下了公交車,四下一看,人群裏沒有胸前掛塊牌子的婦女。我鬆了一口氣,便站在站牌下等著。等了半個多小時,我要坐的那路車也沒到。天上的太陽很毒,曬得我直冒汗。我便買了一瓶冰鎮礦泉水,躲到牆根處納涼。
我剛在牆根處站穩,就聽牆根拐角處有人說話。我扭頭一看,那個胸前掛著牌子的婦女正給二十多個胸前掛著牌子的男女老少開會:“嘿,我發現一個冤大頭,我跟他要了兩次,他竟然給了我兩次,第二次給的比第一次還多,他在這裏倒車,估計一會兒還得回來,我不能再跟他要了,一會兒他回來,我指給你們,你們一塊上,那家夥肯定能給你們開工資。”我當時就火了,好心給她錢,她成然把我當冤大頭!我從牆角轉出來想跟婦女說道說道,可我還沒來得及張嘴,二十多個胸前掛著牌子的男女老少已經齊聲唱著“要飯歌”向我撲了過來,有的奔我胳膊,有的奔我腿,看那意思要把我給拆吧嘍。我說聲不好,趕忙攔下一輛出租車鑽了進去。就在出租車啟步的同時,我聽到那群人齊聲謾罵:“小氣鬼,寧願把錢給出租車也不給我們,呸!”
出租車開走了,可我心裏卻很不是滋味。要飯的說得有理,如果我不坐出租車就可以省下20多塊錢,把這20多塊錢給他們,怎麼說也是做了一件善事,可我卻把這20多塊錢“鋪張”在了出租車上,難道我真的錯了?哎,遭遇了一次乞丐,搞得我不知道這人到底該怎麼做才好了。
第三講:生活美文(小品)創作實踐(上)
生活美文(小品)的創作實踐,主要訓練大家對語言的感知、感覺能力、怎樣捕捉生活主題、如何針對你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