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興波懸念法。興波懸念法,是以興波和設置懸念為主的謀篇方法,一篇小小說就是一個懸念,開頭把“念”懸起,最後把“念”釋放。小小說裏的興波法和懸念法不能太複雜,運用生活美文(小品)裏講到的幾種方法就可以了。因為生活美文(小品)中對那種興波懸念法做了較細的講解,這裏就不做細講了。
七、小小說的語言
我們講的小小說是大眾化的小小說,因此,在語言方麵的要求應該是通俗易懂的。在行文方麵,小小說也要像生活美文(小品)一樣,講究語言的慣性,講究語言的韻味,並力求生動。生活美文(小品)中的一些語言技巧,完全可以運用到小小說中來,而小小說中的語言技巧,應該比生活美文(小品)更靈活、更豐富。下麵,我就講幾種讓小小說語言生色的技巧。
1、摹繪法。摹繪就是運用語言手段描摹聲音、色彩、氣味、景象、形狀、情態等,分摹聲、摹色、摹味、摹景象、摹形態、摹情態六種。運用象聲詞就是摹聲,運用語言形容氣味就是摹味,形容景象就是摹景象,依此類推。摹繪法的運用,可讓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2、飛白法。飛白的特點是,將錯就錯,如實記錄現實生活中的語言、文字,讓讀者感到逼真,且具滑稽諷刺性。比如一個人總愛寫錯別字,你在援引他寫的一句話時,就可以將錯就錯的寫下來。比如一個人是大舌頭,你就把他說話的原音記錄下來。這樣會使語言變得活潑。
3、擬誤法。擬誤就是直接把說話人的病語寫進作品,以求其語態逼真,並可通過語言刻畫人物形象。在實際運用中,常見的擬誤有三種形式,一種是仿擬“口頭禪”,比如某人嗯嗯啊啊地打官腔,比如某人說話之前總愛加個綴詞“這個嘛”、“啊”、“怎麼說呢”?這些文字,都如實記錄,以體現人物的性格。一種是仿病句,一個人說出的話本來是病句,但為了真實,也如實記錄下來,以表現人物的文化素質、個人修養等。再有一種是仿擬廢話,一個人說的話言之無物,但為了展現那個人當時的心情,也如實把廢話記錄下來。擬誤法的運用,可使人物語言具有個性。
4、詭諧法。詭諧法是用矛盾、歧意等方法,使語言達到幽默風趣或諷刺的效果。詭諧法的運用,可使小小說的語言輕鬆活潑。比如我的小小說《怪圈》(《短篇小說》2001年1期)中的最後一段話:“(賈雙喜把廠子搞黃了)村裏人就議論開了,有的就說,廠子還得人家陳二毛包,人家是那個蟲兒,賈雙喜不是那塊料。有的人不同意,就說,你說什麼呢,陳二毛是那個蟲怎麼?他掙錢裝他兜裏,你看得見一分嗎?有的人隨聲附和,那可不,陳二毛是那個蟲,可他太黑,賈雙喜不是那個蟲人家為咱們想,陳二毛他掙錢往自己兜裏裝咱看著悶氣,賈雙喜他把廠子弄黃了咱心甘情願。大家表示讚同,對,黃了好,黃了就誰都甭惦記了,黃了就誰也搞不了特殊化了……”
小小說的語言技巧還有很多,因為時間關係,我們就不再多講了,在今後的個人創作實踐中,大家可以慢慢去體會,有些技巧是可以通過感覺無意掌握的,講出來,故意按法泡製更顯得生硬。小小說語言技巧要運用到無章無法的境界,那樣的境界才是最高境界。我這裏說的無章無法,其實就是萬章萬法,不用刻意去追求,技巧提筆即出,那樣,我們就成為一個寫作高手了。
八、小小說的表達
文章的表達方式主要是敘述、描寫、議論、抒情和說明。小小說的表達也是這樣,但在實際運作中,更注重敘述、描寫和抒情,輕議論和說明,為什麼要這樣?因為小小說本身是一個敘事文體,以情節為主,所以表達方式應該以敘述、描寫為主,間或有一些抒情的成份。小小說的敘述、描寫方法也很多很多,我們在這裏也隻能講幾種比較典型的方法。
1、小小說的敘述
小小說的敘述方式一般采用兩種,一種是第一人稱敘述法,一種是第三人稱敘述法。這兩種敘述方法各有利弊。第一人稱敘述法,是以“我”為核心,一切都要圍繞“我”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去展開情節,視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製,但它在刻畫人物心理活動、突現人物性格上有很大優勢,讓讀者覺得真實可信。第三人稱敘述法,沒有敘述核心,它的視角非常廣闊,幾乎沒有任何限製,作者可以任意表達想要表達的內容。但由於第三人稱敘述法視角不固定,在刻畫人物內心世界上,就很難做到細膩。所以,我們在創作實踐中,應根據小說的具體內容確定敘述方式,使兩種敘述方式的優勢得以有效發揮。拋開這兩種敘述方式,小小說的具體敘述技巧還有很多,什麼順敘、倒敘、插敘、直敘等,這些我們在上學的時候都學過,下麵我講幾種能給小小說增色的敘述技巧。
神韻敘寫。神韻敘寫,就是抓住事物的一個突出特點,用簡練的筆墨,將其精神品格栩栩如生地敘述出來,讓讀者一看,便能留下一個鮮明的印象。比如我的小小說《等待》中的一句話:“魯局長特別愛泡美容院,目的不是為了美容,而是為了享受小姐那一雙玉手的愛撫。”一句話就把魯局長的好色性格刻畫出來,讀者讀後,甚至可以想象出魯局長一張麵帶淫笑的醜惡嘴臉。神韻敘寫,在小小說中非常重要,因為小小說篇幅短小,必須要運筆簡練,而且要深刻到位。所以,我們平時要多做這方麵的訓練。
情韻敘寫。情韻敘定,就是把抒情的成分揉進敘述之中,一般采取崇敬、懷念、同情、憤慨、憧憬等語調自然而然地達到敘中有情的目的。情韻敘寫,需要我們準確地把握語感。比如這句話:“他無精打采地走在大街上,心情比遠處的大山更沉重,他想不通,自己為什麼會落到如此地步?……”這種筆調就是鬱悶的筆調,讓人讀著沉重、壓抑。比如這句話:“陽光瀉在臉上,暖陽陽的,就象嬰兒的一雙小手在輕輕地撫摸。”這種筆調就是舒暢的筆調,讓人讀著心情愉快。再比如這句話:“恨,恨,恨,他心裏全是恨,他恨不得把那個人撕得稀巴爛,然後放在嘴裏嚼,使勁地嚼!”這種筆調,就是憤恨的筆調,讓人讀著牙根都癢癢。語言是可以調動人們情緒的,什麼樣的語言,就會把人帶入什麼樣的情緒之中。運用情韻敘寫,可以提高小小說的感染力。
哲韻敘寫。哲韻敘寫,就是把議論的成分揉進敘述之中,讓敘述帶有一定的哲理色彩。哲韻敘寫,可讓讀者在故事中領會哲理,突出小小說的思想性。比如我的小小說《賭》(《微型小說選刊》2005年2期)中錢百萬的一段話:“其實你根本不懂得什麼叫賭,我是好賭,可我賭的是市場,輸九次都能站起來再賭,而你賭的人生,贏九次,輸一次就再也站不起來了,你的這雙腳是我贏來的,先留在你腿上,如果還不走正路,我隨時都會跟你討回賭債。”這段話,就是哲韻敘寫,在敘述中夾帶了議論成分,有一點哲味兒,讓人讀後對“賭”有了深層的認識。
2、小小說的描寫
描寫是敘事文體刻畫人物形象、性格以及環境、場景、氣氛等的重要手段,沒有描寫,一篇文章就成了豆腐賬。具體講,描寫就是作者用富於形象性和表現力的語言對人物、事件、環境、景物及其形態、特征所作的具體描繪和刻畫。描寫要與敘述結合運用,很難截然分開。區別在於,敘述著重對人物、事件的介紹和交待,描寫著重對人物、事件、環境進行描繪、刻畫。小小說的描寫技巧很多,這裏也隻能講幾個典型。
白描。白描原是國畫傳統技法,指不著顏色,也不畫背景,隻用墨線勾勒人和物的形象。古代叫做“白畫”。因它重在以形傳神,不重形似而求神似,故又叫“寫意”。後人把此法引入寫作,稱為“白描”,又叫“意筆”。白描是小小說的一種常用描寫技巧,它的特點是:不用或少用色彩濃烈的修飾性形容詞,不加渲染烘托,也不用修辭手法,隻用簡潔質樸的文字,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寥寥幾筆,勾畫出事物的形象。比如形容一個人的長相:“濃眉大眼,個頭兒挺高。”比如形容一個人物脾氣:“脾氣倔,倔得撞了南牆都不回頭。”比利時如形容天氣熱:“日頭那叫毒,能把人曬出油兒來。”白描的運用,能使文字簡練、生動,讓讀者快速進入意境。
烘托。烘托也是國畫一種傳統技法,指用色彩渲染背景,使其主要對明鮮明突出。借用到寫作中,指不正麵刻畫主要對象,而對主要對象周圍環境、人物進行重筆描寫,以突出主要對象。比如,你要寫一個人工作辛苦,你可以不寫他臉上有多少多少汗,你可以描寫天氣熱到什麼程度,通過描寫天氣熱,來烘托那個人的工作辛苦。
暗透。暗透就是在不被人注意之處暗施筆墨,用十分自然平淡的細節描寫,透出人物、思想、性格、情緒。這種手法,能把人物隱蔽、微妙、複雜、矛盾的心理狀態,含蓄地揭示出來。比如,你要暗透一個女孩子看到自己暗戀的男孩時的複雜心情,你就可以這樣寫:“那個男孩就要從她的課桌旁經過了,她拿起筆,好像要在紙上寫什麼,但寫了幾下,又把紙揉成了一團,想扔掉,瞥一眼那男孩,又把紙團打來寫,寫了幾下又團起來……”這樣寫,就把女孩那種激動、矜持、羞澀又躍躍欲試的心理暗透了出來。用暗透法描寫細節,可使小小說含蓄、細膩。
掌握描寫技巧,對小小說創作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創作實踐中,我往往用淡化技巧的方法,或叫多種技巧的組合。我把這種描寫方法叫做“放映描摹法”,也就是說,我們在創作小小說時,把我們的小小說想象成一部電影短片,影片放映的過程,也就是我們創作的過程,影片中的景物我們要描寫,影片中的人物我們要勾勒,這部電影短片放映結束,我們的創作也就完成了。運用“放映描慕法”寫作,可使小小說更具立體感,無論是敘述,還是描寫,都會輕鬆自如。
3、小小說的抒情
抒情,在小小說創作中並不是主要技法,小小說講究“情從語生,情從物生”,也就是說,小小說的抒情,是要靠敘述和描寫來滲透的,不能像散文那樣大段大段的純粹抒情,那樣寫就不是小小說了。前文我們已經講了“情韻敘寫”法,這裏就不把抒情作為重點細講了。大家在今後的創作中,注意情感語調的運用就可以了。以後我們還要講情感小說,在那裏要介紹一些小說中的抒情技巧。
小小說創作理論課程今天就都講完了,下兩個課時,我們將進行小小說創作實踐。這一講的作業有兩項。第一,認真研究理論之後,寫一篇小小說,字數要求,千字左右。第二,認真閱讀一下雜誌上的小小說,用第一節中的鑒賞理論,談一談那篇小小說的成敗之處,並對它的結構、選材進行分析。
第三講:小小說創作實踐(上)
小小說創作理論已經在前兩節中講完了,今天我們要進行的是小小說創作實踐。創作實踐分兩節進行,主要訓練大家的實戰能力。
今天的創作實踐課,我們主要訓練小小說的鑒賞和小小說的結構。下麵,我們先進行小小說鑒賞練習。
一、小小說的鑒賞練習
自古以來,讀和寫都是分不開的,隻有會讀能會寫,隻有讀得好才寫得好。這一點,我在生活美文(小品)一章中就講過,今後可能還要提醒大家。我們的閱讀,不是從純欣賞的角度去讀,而是以為創作服務的目的去讀。我們在讀一篇小小說時,至少要做到以下三點。
第一,甄別一篇小小說的成敗。甄別一篇小小說的成敗,是我們讀完一篇小小說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一篇小小說讀完了,它成功在哪裏?失敗在哪裏?它為什麼會成功,為什麼會失敗?如果你寫那樣一篇小小說,你將怎樣將它的失敗之處扭轉過來。這些,都需要我們閱讀後認真總結。總結出這些東西,你才能保證自己在創作小小說時避免失敗。
第二,推測一篇小小說的形成過程。對一篇小小說的成敗進行歸納總結之後,就要對那篇小小說的形成過程進行推測,也就是對作者創作那篇小小說的整個過程進行描摹。他是怎樣構思的,他的素材是怎樣提取的,他的結構是怎樣安排的,他為什麼要這麼安排?推測一篇小小說的形成過程,對我們創作小小說會有很大幫助,如果作者構思巧妙、結構安排新穎別致,我們在以後的創作中可借鑒、學習。
第三,誘發創作靈感。這是閱讀一篇小小說最終要達到的目的。我們的讀是為了寫,在讀一篇小小說時,我們已經對作品的成敗、形成過程進行分析,在分析過程中,我們的情緒必然要有所波動,情緒波動,就能刺激靈感,與作品完全不相幹的畫麵很可能就會出現在我們的大腦中。比如,一篇小小說寫一個人揀到一個錢包據為己有,我就會想到一個花瓶從樓上掉下來砸了一個人腦袋卻找不到扔花瓶的人。為什麼會想到這個?這就是對小小說的成敗、形成過程分析的結果。在分析那篇小小說的同時,我的潛意識裏也在構思一篇新的小小說。
我把上麵的這種閱讀或鑒賞方式,叫做“馬式閱讀法”,也叫潛意識創作構思閱讀法。它的特點是,帶著創作的欲望去讀,在讀的過程中對作品的成敗、作品形成過程進行分析,從中找到自己的一條構思線。這條構思線可能是作品引導出來的,與作者的構思線平行,也可能是作品折射出來的,與作者的構思線相反,還可能是作品蒸發出來的,與作者的構思線毫不相幹。運用“潛意識創作構思閱讀法”閱讀小小說,你的構思會出於他人作品而高於他人作品,使你的創作水平不斷提高。
下麵我們來閱讀一篇小小說,運用“潛意識創作構思閱讀法”來閱讀,在閱讀過程中不斷提問,提問要從創作的角度出發,要從構思的角度出發,用審視的目光看待作品,這樣你會有所收獲。
從小小說刊物中任選一篇作品,學員自己閱讀,閱讀後對作品進行評析,並說出閱讀作品時的感受,比如想到了什麼,在創作構思方麵有什麼啟發,看完作品想寫一篇以什麼為題的小小說,等等。
二、小小說的結構模擬
我們要寫好一篇小小說,首先要掌握小小說的結構。不管你將來怎樣去構思一篇小小說,小小說成形之後,它的總體結構都是一樣,都是由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組成。下麵,我們就進行小小說結構模擬練習。
1、小小說結構劃分練習
請大家將下麵這篇小小說結構劃分一下,以便掌握小小說的基本結構構成。
等 待
魯局長特別愛泡美容院,目的不是為了美容,而是為了享受小姐那一雙玉手的愛撫。
最近,魯局長聽說城裏新開了家“西洋美容院”,裏麵的服務小姐全是清一色的外國妞兒,有俄羅斯的,有美國的,有英國的,有泰國的,有印度的,哪國的都有,心裏就癢癢了。心說,中國妞的小手咱摸了不少,還沒摸過外國妞的呢,進去享受享受。
魯局長進了“西洋美容院”,一看,牆上掛著一溜服務小姐的玉照,個頂個的漂亮。魯局長仔細一看,最數末尾那個小姐漂亮,大眼睛、金絲發、高聳的前胸,看得魯局長直流哈啦子。看完了,魯局長就想點這位小姐為他服務。想著,魯局長走到服務台前,問:“牆上最後那位小姐今天當班嗎?”服務員說:“不當。”魯局長不死心:“能不能把她請出來為我服務呢?”服務員說:“不可以,我們的服務小姐都是一天一天排下來的,如果你想請那位小姐為您服務,您可以包月,包月價錢便宜,還可以享受一天的免費服務。”魯局長為了能享受到那位小姐的服務,就同意包月,交了29天的錢,服務員給他開了30天的服務單。
魯局長開始天天到“西洋美容院”做美容,為他服務的一天一換,魯局長都覺得不怎麼樣,總想讓這些小姐快點輪,好讓那位小姐為他服務。
這一天終於來了。魯局長晚上下班以後,早早地就來到了“西洋美容院”,進門以後往躺椅上一靠,兩眼就滋溜滋溜地看牆上那位小姐的照片,想那位小姐一定比照片上還漂亮,要是那小姐服務得好,自己跟她近乎近乎,沒準就能那個。魯局長越想越美,兩條腿都不知道該怎麼放好了。
這時,一位俄羅斯小姐走了過來:“先生,今天由我來為您免費服務。”魯局長一看,不對呀,今天該那位小姐當班呀,怎麼美容院說話不算數啊?不行,找他們經理。魯局長讓那位俄羅斯小姐把經理叫了過來,問:“今天不是該那位小姐當班嗎?怎麼換人了?”經理很客氣:“您要的那位小姐今天沒來。”魯局長有些著急:“那我今天不做了,那位小姐什麼時候來,我再來做。”經理說:“那位小姐什麼時候也來不了了。”魯局長一瞪眼:“為什麼?”經理一指牆上的照片:“您自己看去吧。”魯局長走到那張照片跟前一看,照片下又多了一行字:已故國際影星----瑪麗蓮.夢露。
參考答案:
開端:第一、二自然段
發展:第三、四自然段
高潮:第五、六自然段
結局:第六自然段最後一句
2、小小說結構組織練習
請大家根據下麵的故事梗概,以小小說的結構,將故事摘要說明。說明時,盡量做到有懸念,吸引讀者。
一個人夜裏開車,撞到了一個人,下車一看,那個人傷得不輕。這個人為了逃避責任,趁著夜色開車逃跑了。過了一會兒,又有一輛車經過,看到傷者後,司機停下車,和同伴一起把傷者抬上車往醫院送。途中,司機同伴發現傷者沒了呼吸,兩個人怕警方說那人是他們撞死的,就把傷者放到路邊,開車走了。結果,傷者因搶救不及時而死,那兩個做好事沒有做到底的人成了過失殺人犯。
參考答案
開端:張三和李四經常做好事,口碑很好。
發展:一天,張三和李四發現一個傷者在路邊,扶上車,半路,傷者停止了呼吸,張三和李四怕被人誤認為是自己撞的,就把傷者扔到路邊,開車走了。
高潮:回家之後,張三和李四進行了激烈的思想鬥爭。報上登出傷者死亡、警方追查逃逸者的消息,有人還說逃兔者像張三和李四,兩人一害怕,逃跑了。兩個人活得很累,過了一段時間,未見通緝他們的通緝令,且從一張小報上得知肇事者被抓。兩個人以為沒事,回了家。
結局:剛到家,張三和李四被抓,警察告訴他們:張三肇事逃逸是犯罪,你們好人沒做到底也是犯罪,因為當時傷者並沒有死,如果他們馬上送到醫院,傷者還是生的可能。李四和王五感歎,看來好事要麼別做,要做就要做到底。
今天的創作實踐就到這裏,大家回去以後利用一周時間完成以下作業:1、以“潛意識創作構思閱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