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生活有太多不確定的因素,你可能會被突如其來的變化擾亂心情。與其隨波逐流,不如有意識地培養一些讓你快樂的習慣,隨時幫助自己調整心情。你會發現,你才是自己心情的主人——當你決定快樂時,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都是可以快樂的。
想象快樂便會感到快樂
“想象療法”能強化免疫係統的功能,能有效地抑製疾病的發展,使疾病好轉而痊愈,還能促使人的心情愉悅。為什麼它會有如此神奇的治療作用?
原來,“想象療法”的秘訣在於讓患者轉移注意力,建立一種信心,使患者看到希望,增強戰勝病魔的勇氣。科學家甚至預言:運用“想象療法”將治愈許多慢性病。在養生方麵,想象的作用更是不可低估。想象養生,就是通過想象各種不同的自己喜歡的情境來放鬆精神、愉悅身心。比如,想象蔚藍的天空、悠悠的白雲、七彩的霞光、碧綠的草地、清澈的小河、青山幽穀、一望無際的麥田、甘甜的泉水……這些想象,都能給人以溫暖、悠閑、安寧和美好的感覺……以上列舉隻是想象療法中的一小部分內容,你也可以結合自己的體會,盡量想象能愉悅身心的事物,用來調節情緒和放鬆精神,達到健康心理的目的。
比如,你可以“假裝”對工作有興趣,想象著自己正在做的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可別小看這一點點“假設”,它可能立刻能讓你減少疲勞、憂慮、煩悶之感。
有一個打字員,對工作很麻木,每天把工作當成“討厭的任務”。有一天,公司老板堅持要她把一份商業計劃書重做一遍。她非常生氣,但為了不失去這份工作還是去做了,心裏的煩躁使她越來越不能安心工作,於是她想起朋友對她的勸告“假裝喜歡你的工作你就會很快樂”,她按照此方法做了。接著她有了一個重大的發現,當她“假裝”喜歡自己的工作,並把它當成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做的時候,竟然真的平靜了許多,而且還越發認真起來,工作速度也明顯加快了,原來的那種疲勞、緊張和煩躁的情緒也完全消失了。
如果遇到生活的不如意時,你也假裝快樂,這種想象能帶領你走出憂鬱,並能感染你身邊的人。
一名養路工在五年內先後經曆過:兒子大學落榜、妻子患重病住院半年、家中被盜、在馬路上工作時被汽車撞斷胳膊……如此倒黴的經曆,你可能也會為他擔憂,覺得他的日子已經沒法過了。你絕對想不到他依然很快樂,每天都是笑嗬嗬的。當大家問他怎麼能保持每天快樂的時候,他說:“其實,我的很多快樂都是假裝的。兒子大學落榜時,我也難過,但我知道,難過不能解決任何問題,所以我就假裝快樂,我的妻子看到我樂觀的樣子也就慢慢放下心來,時間長了我們就真的不再去憂慮這事了;妻子住院期間,當時我忙前忙後,壓力很大,但我還是告訴自己,你現在很快樂,我的笑容給了她很大的信心,她能夠感到快樂,我覺得我更有了快樂的理由了;家中被盜,的確損失不小,但我想還是開口笑吧,假裝快樂就讓我忘記這個不愉快的事情,我對自己說,不就是丟了一點東西嗎?沒什麼大不了的,還是快快樂樂地忘記這件倒黴的事情吧;而胳膊被撞斷後,我告訴自己,不管怎麼說這件事還是值得快樂的,我可以趁這個時候好好休息休息……我不能垮掉,也不敢垮掉,我就假裝快樂——後來我發現,假裝快樂也是可以讓人感到快樂的!笑是免費的,假裝快樂也不用花一分錢,但它們卻能伴隨我渡過許多難關……”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不可能事事如意,當我們無力改變已成事實時,就試著放飛自己的思想吧,展開你想象的翅膀,讓你的思緒隨風飛揚,用正麵的“心象”開放你的潛能,想象自己做快樂的事,想象自己是個快樂的人,你的一切都可能因此好起來。這是每個人都能辦到的,當然你也不例外!久而久之,你會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獲。
接受最真實的自己
尼采曾經說過:“聰明的人隻要能認識自己,便什麼也不會失去。”正確認識自己,才能使自己充滿自信,才能使人生的航船不迷失方向。正確認識自己,才能正確確定人生的奮鬥目標。隻有有了正確的人生目標,並充滿自信,為之奮鬥終生,才能此生無憾,即使不成功,自己也會無怨無悔。
紀伯倫在其作品裏講了一隻狐狸覓食的故事:狐狸欣賞著自己在晨曦中的身影說:“今天我要用一隻駱駝做午餐呢!”整個上午,它奔波著,尋找駱駝。但當正午的太陽照在它的頭頂時,它再次看了一眼自己的身影,於是說:“一隻老鼠也就夠了。”狐狸之所以犯了兩次截然不同的錯誤,與它選擇“晨曦”和“正午的陽光”作為鏡子有關。晨曦不負責任地拉長了它的身影,使它錯誤地認為自己就是萬獸之王,並且力大無窮無所不能,而正午的陽光又讓它對著自己已縮小了的身影忍不住妄自菲薄。
大師筆下的這隻狐狸在現實生活中大有人在。對自己認識不足,過分強調某種能力或者無根無據承認自己無能。這種情況下,千萬別忘記了上帝為我們準備了另外一塊鏡子,這塊鏡子就是“反躬自省”。它可以照見落在心靈上的塵埃,提醒我們“時時勤拂拭”,使我們認識並接受真實的自己。
尼采曾經說過:“聰明的人隻要能認識自己,便什麼也不會失去。”正確認識自己,才能使自己充滿自信,才能使人生的航船不迷失方向。正確認識自己,才能正確確定人生的奮鬥目標。隻有有了正確的人生目標,並充滿自信,為之奮鬥終生,才能此生無憾,即使不成功,自己也會無怨無悔。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人也一樣,每個人都是上帝的寵兒。正確認識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長處,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給自己正確定位,這樣才能自信,才能去迎接機遇和挑戰,給自己創造更多的成功和歡樂。雖然,生活賦予我們每個人的並不是完全相同的陽光雨露,但上帝是無私的,天生我材必有用,隻要我們正確認識自己,不失自知之明,就能譜寫屬於自己的人生華美樂章。
正確認識自己,要給自己正確定位。美國汽車大王福特小時候在農場中幹活,他從小就堅信自己能成為一個出色的機械師。他沒有聽從父親的安排,在農場當助手,而是把時間花在了自己喜歡的機械上。他曾經花了兩年時間去研究蒸汽機原理,試圖實現自己的夢想。後來他又投入汽油機研究,每天花大量時間來從事這方麵的工作,不顧別人的勸阻與嘲諷。他的創意終於得到發明家愛迪生的賞識,邀請他到底特律擔任工程師,這給了他實現自己人生定位的絕好機會。經過十年努力,在他29歲時,福特終於成功地製造出第一部汽車引擎。現在,底特律成為美國最大的工業城市之一,而福特也成為家喻戶曉的汽車大王。他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福特的成功,不能不歸功於他正確的定位和不懈的努力。
正確認識自己,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才能,才能譜寫出更多的輝煌,才能獲得更大的成功與快樂。
演好自己的角色
既然我們生於這個社會大舞台上,我們每個人在扮演自己的角色的時候,就應遵守這個舞台的規則,我們隻有按規則辦事,才能使我們的社會更有序,使我們自己生活得更自在。因此,一定要盡快地將自己融入社會,改掉任性、自我為中心、被動學習、意氣用事等一些不適應社會的“學生習氣”。
浙江電視台的一個節目,請來的是一位打鐵匠,胡子拉碴的。第一次麵對鏡頭,他立在台上手足無措,很憨很淳樸。他要模仿世界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羅蒂,主持人說他在當地是著名的打鐵匠,也是著名的歌唱家。台下發出陣陣笑聲,他也憨憨地笑——這樣的笑容是那種與土地打交道、有著土地一樣本質和性格的農民才會擁有的。本來預料讓一位農民唱《我的太陽》是一個喜劇,但我錯了。主持人讓他唱一段。他臉上的神色一閃,剛才的憨笑和失調的動作一掃而空。音樂響起,立於台中的他竟然有七分粗獷、三分藝術效果,令人不由得為之叫好。
《我的太陽》的歌聲從他的體內發出,竟然辨不出真偽。再看他,依然十分陶醉,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音樂之中。這哪是一個農民,又哪是一位幹粗活的打鐵匠,分明是一位不修邊幅的藝術家啊!他的表情是如此的豐富,聲音是如此具有感染力,全身每一個部位仿佛都與音樂有關。
一曲罷了,台下掌聲一片。
他說,前些天感冒了,否則會唱得更出色。說完這句話後,他又現出了一個未見過世麵的農民模樣,兩隻手也不知如何安放才好。
我想這位打鐵匠的生命大概有兩種形式,一是打鐵,二是音樂。打鐵的時候,能夠看到一個男人的力量和血性的張揚;唱歌時,能看出他的靈魂他的情感他的喜怒哀樂。沒有了這兩樣,他可能就與別人沒有任何區別了。
前些天看一份報紙,歌星李克勤對演唱組Beyond樂隊成員之一的黃貫中說:“你在台上真的好酷,握住吉他真是好有型。不過,放下吉他後,就變成了一個普通人。”
藝人如此,普通人也是如此。不論你在社會上扮演何種角色,一旦脫離自己的角色,我們就都成了普通的俗人。沒有一個人可以扮演一個角色至底,這對誰都一樣。
珍惜你正擁有的一切
每個人都擁有屬於自己的天空,有時陰霾,有時晴朗,有時風雨交加,有時大雪紛飛,但不管天氣怎樣,都不要因此關閉你城堡的大門,而錯過了將要發生在你身上的幸福,錯過了將要珍惜的人,即使他是這一生的過客,也要真心地去對待此時出現在你麵前的人,給予他十足的熱情,還有真心的一笑。珍惜你正擁有的一切吧,不要再等到失去的時候才後悔自己真的錯了。
一個富人和一個窮人談論什麼是快樂。窮人說:“快樂就是現在。”富人望著窮人的茅舍、破舊的衣著,輕蔑地說:“這怎麼能叫快樂呢?我的快樂可是百間豪宅、千名奴仆啊。”有一天,一場大火把富人的百間豪宅燒得片瓦不留,奴仆們各奔東西。一夜之間,富人淪為乞丐。驕陽似火,汗流浹背的乞丐路過窮人的茅舍,想討口水喝。窮人端來一大碗清涼的水,問他:“你現在認為什麼是快樂?”乞丐眼巴巴地說:“快樂就是此時你手中的這碗水。”
還曾經讀過一個關於快樂的故事:
有一個國王,常為過去的錯誤而悔恨,為將來的前途而擔憂,整日鬱鬱寡歡,於是他派一位大臣四處尋找一個快樂的人帶回王宮。這位大臣四處尋找了好幾年,終於有一天,當他走進一個貧窮的村落時,聽到一個快樂的人在放聲歌唱。尋著歌聲,他找到了正在田間犁地的農夫。
大臣問農夫:“你快樂嗎?”
農夫回答:“我沒有一天不快樂。”
大臣喜出望外地把自己的使命和意圖告訴了農夫。農夫不禁大笑起來,他又說道:“我曾因為沒有鞋子而沮喪,直到我有一天在街上遇到了一個沒腳的人。”
現實生活中,有人為低工資而懊惱、憂鬱,猛然發現鄰居大嫂已經下崗失業,於是馬上又暗暗慶幸自己還有一份工作可以做,雖然工資低一些,但起碼沒有下崗失業,心情轉眼就好了起來。
快樂是什麼?
快樂就是珍惜你現在擁有的一切。
快樂就是如此簡單。為往事而悔恨,為未來的事情而擔憂。這是人生中最有害的兩種情緒,它不會幫你改變過去與未來,卻會使你陷入惰性與悲觀的泥潭,失去現在!人生最可憐的不是生與死的訣別,而是自己當時所擁有的卻不知道它是多麼的珍貴。
殘缺是一種耐人尋味的美
司芬克斯的鼻子勝過嘴,維納斯的斷臂勝過腿。
你是否一直都在追求完美無缺,追求完美的生活、完美的人格、完美的生命?其實缺陷也是一種美,但往往被人們忽視了。在人們心中無缺口的富士山是完美的,假如你繞富士山一圈,認識它的全貌以後,你就會發現有缺口的富士山更美麗些。
著名的維納斯雕像,就是因為“斷臂”才魅力無窮的。曾有好心人將她的手臂根據自己的想象做了修補,可看見的人卻都說這不是維納斯了,因為失去了她那種“殘缺的美”。
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在完成巴爾紮克雕像後,一群學生看到那極富魅力的雙手稱讚道:“這雙手太美了!”羅丹聽罷,沉思許久,最後拿起斧子,砍掉了那雙“太美的手”。他解釋說,有了這雙完美但又顯得“過於突出”的手,有損於人物全貌,從而失去了“本質的人”。可見,殘缺而真實的神韻,往往勝過完整無缺的外表華美;為求全而補上殘缺,有時反弄巧成拙,破壞了真實的美感。
在生活中,很多人對一些缺憾不能正確理解和認識,反而給以輕視甚至嘲諷,認為殘疾是一種缺憾。2005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上,21個聾啞演員將舞蹈《千手觀音》演繹得天衣無縫、美輪美奐,震撼了所有觀眾。在中央電視台的元宵晚會上,《千手觀音》被評為“我最喜愛的春節晚會節目歌舞類一等獎”。由無聲世界裏的人們帶來的舞蹈《千手觀音》,引發了長久的讚譽和驚歎。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證明,殘疾並不意味著生活不完美,而殘缺也是一種美。
曾長期擔任菲律賓外長的羅慕洛身高隻有163厘米,他也像其他人一樣,常常為自己個子低矮而自慚形穢。他甚至穿過高跟鞋,但這種方式隻能令他心裏不舒服。他感到那是在掩耳盜鈴,於是便把高跟鞋徹底扔掉。然而,也正是身材矮小促使他走向了成功,因而他說:“我願下輩子還做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