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人們心裏對主動交往有很多誤解。比如,有的人會認為“先同別人打招呼,顯得自己低賤”,“我這樣麻煩別人,人家肯定會煩的”,“他又不認識我,怎麼會幫我的忙呢”等。其實,這些想法沒有任何可靠的證據能證明其正確性,卻又實實在在地阻礙著人們的主動交往,從而失去了很多結交別人、發展友誼的機會。也許,你仍然信服曾經那些不去主動交往的理由,那麼,你總該相信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不去嚐試,永遠不會真正有心得。實踐一下,你就會發現你的擔心是多餘的。
當你能克服上述兩種消極的心態,並積極主動去與人溝通時,你的受歡迎程度一定會有很大的提高。
總之,當你被人冷落的時候,一定要主動熱情地表現自己。無論是達到什麼樣的效果,你都會從中感到過剩能量得到釋放的一種輕鬆和歡愉。通過自我表現,你不僅可以更多地去發現生活中的歡聲笑語,而且完全可以主動地排“冷”取“熱”,甚至化“冷”為“熱”。
溝通從“心”開始
積極主動地付出友善真誠僅僅是講如何對待別人,其實準確地說,友善真誠地待人更重要的是指如何善待自己。你待人以善意,別人以善意相報,你待人以真誠,別人以真情回饋。這也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將心比心”,“以心換心”。
弗萊明是蘇格蘭一個窮苦的農民。有一天,他救起一個掉到深水溝裏的孩子。第二天,弗萊明家門口迎來了一輛豪華的馬車,從馬車走下一位氣質高雅的紳士。見到弗萊明,紳士說:“我是昨天被你救起的孩子的父親,我今天特地過來向你表示感謝。”弗萊明回答:“我不能因救起你的孩子就接受報酬。”
正在兩人說話之際,弗萊明的兒子從外麵回來了。紳士問道:“他是你的兒子嗎?”農民不無自豪地回答:“是。”紳士說:“我們訂立一個協議,我帶走你的兒子,並讓他接受最好的教育,假如這個孩子能像你一樣真誠,那他將來一定會成為讓你自豪的人。”弗萊明答應簽下這個協議。數年後,他的兒子從聖瑪利亞醫學院畢業,發明了抗菌藥物盤尼西林,一舉成為天下聞名的弗萊明·亞曆山大爵士。
有一年,紳士的兒子,也就是被弗萊明從深溝裏救起來的那個孩子染上了肺炎,是誰將他從死亡的邊緣拉了回來?是盤尼西林。那個氣質高雅的人是誰呢?他是“二戰”前英國上議院議員老丘吉爾,紳士的兒子是誰呢?他是“二戰”時期英國聞名首相丘吉爾。
本傑明·富蘭克林曾說過,一個人種下什麼,就會收獲什麼。我們假如真誠地待人,別人也會真誠地對待我們。弗萊明正是因為真誠才讓自己的兒子有了成才的機會。老丘吉爾也因為真誠才拯救了自己兒子的生命,並使之成為20世紀影響人類曆史進程的政治家。
溝通從“心”開始,是移動的經典廣告詞。之所以經典,恐怕正是因為抓住了重點:心。我們都太渴望真心真意。
快樂以“和”為貴
孔子說:“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意思是說,禮的運用以促進和睦為最寶貴,古代帝王的治國之道中,“和”是最重要的,這是從政治角度談“和”的重要作用。
孟子也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他認為“人和”是在軍事、政治鬥爭中取勝的主要因素。“和為貴”的“和”與今天我們要建立的“和諧社會”是一致的,“和”就是調節矛盾,使社會達到適當、適度的平和狀態,是一種最高的理想境界。因而在社會生活中,強調人和,反對紛爭。因為“和則一,一則多力,多力則強,強則勝物”“爭則亂,亂則離,離則弱,弱則不能勝物”。
“和為貴”這一黃金法則也適用於人際溝通和交往的各個層麵。試想,與人溝通互不相讓,就如同鬥雞,雙方越鬥越猛,結果使要解決的事情一拖再拖,這對雙方都沒有好處。假若人與人之間的談話都能遵循和睦的原則,很多事情就能得到圓滿而又快速的解決。正如美國前總統威爾遜說的:“假如你握緊兩個拳頭來找我,我想我可以告訴你,我會把拳頭握得更緊;但假如你找我來,說道:‘讓我們坐下商談一番,假如我們的意見有不同之處,看看原因何在?’我會覺得彼此的意見相去不遠。我們隻須彼此有耐性、誠意和願望去接近,我們相處並不是十分困難的。”
很多時候,硬碰硬的強爭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會使之惡化,反而以“和”的方式加強溝通,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有利於消除對峙雙方的隔膜。
“十月革命”以後,由於對沙皇仇恨很深,成千上萬的農民來到莫斯科,堅決要求燒掉沙皇住過的房子。政府對農民下達了多次禁令,但仍然無效,最後列寧決定親自和農民談話。
列寧對農民們說:“燒房子可以。在燒房子以前,讓我講幾句行不行?”列寧平和的語氣讓大家的心情也平和了,於是他們說:“請列寧同誌講。”列寧問道:“是什麼人給沙皇造的房子?”大家都說:“是我們農民自己造的。”列寧又問:“我們自己造的房子,不讓沙皇住是理所當然的事。讓我們農民代表住,好不好呢?”農民們說:“好!”列寧再問:“那要不要燒掉呀?”農民們覺得列寧的提議不錯,就再也不說燒房子了。列寧讓農民在溫和的談話氣氛中接受了自己的意見,這件事讓我們再次相信了溝通中“和”的作用。在生活中,有人知道用心去說服別人,而有人偏想用嗓子去壓服對方,結果前者往往輕易達到了目的,而後者卻總是適得其反。在溝通中學會“和”的技巧,可以使我們在生活中贏得友誼,獲取人心,在工作中如魚得水。
許多事實都證明了,在“和”的氣氛下,人們容易結成團結融洽的人際關係,而這種關係有利於發揮每個人的積極性、創造性,並能把每個人的積極性、創造性聯合起來,形成克服困難的強大合力。而強爭卻容易讓人在心裏有很強烈的抵觸情緒,就好像兩人吵架,除了增加不愉快和對對方的厭惡外,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所以,我們以後在遇到想和人大吵大鬧的事時,不妨冷靜十秒鍾,然後換上“和”的語氣,再去與對方溝通,或許你會收到更為理想的效果。
善於與陌生人保持距離
從事不同職業的人,對陌生人的警惕性是不同的,在思想上或行動上的警戒線也有所差別。有些大眾性的職業,接觸陌生人較多,這些人容易接近些,例如,商店裏的營業員等;也有些職業的人不易接近。當然,大家相互都是陌生人,其中的距離是玄妙的,每個人的經曆不同,心靈感應也有差異,有時一句得體的讚語,會使你和他或她都很親切,仿佛已相識了很久;有時你稱讚對方卻會引起對方的反感。那麼,如何把握不同職業的人的距離,對於每個人來說是特別重要的。
1.同陌生人保持距離要分職業
從事不同職業的人,對陌生人的警惕性是不同的,在思想上或行動上的警戒線也有所差別。有些大眾性的職業,接觸陌生人較多,這些人容易接近些,例如,商店裏的營業員等;也有些職業的人不易接近。當然,大家相互都是陌生人,其中的距離是玄妙的,每個人的經曆不同,心靈感應也有差異,有時一句得體的讚語,會使你和他或她都很親切,仿佛已相識了很久;有時你稱讚對方卻會引起對方的反感。那麼,如何把握不同職業的人的距離,對於每個人來說是特別重要的。
張雨是一家股份有限公司的公關小姐,她所在的公司是生產保健器械的,剛剛到職那會兒,她每天都要接待許多陌生的客戶,由於一開始她未能很好地把握對待不同行業的人的距離,工作中曾出現過不少的尷尬局麵。
有了經驗之後,她再接待陌生客人就有把握了。隻要對方自報家門,是哪個單位的,她就會以適當待人方式對待。有一次,上海市一家醫院的采購員到這兒訂購這種保健器械,張雨知道這家醫院在國內具有相當的影響,又聽說這個采購員相當挑剔,她就想好了法子對付他。張雨知道,如果搞好了,會使公司增加一大批訂貨,提高公司的知名度,搞不好會直接影響公司的聲譽。她從接待的這個人是醫療單位的采購員,且挑剔,推斷出與這種人交往要不卑不亢,寧可疏遠,也不能太熱情。果不其然,張雨那一句句較為得體親切問候和讚美的話語使這位采購員甚為高興,仿佛張雨已不是他的談判對象,而是他的同事。於是他談起走過的幾家公司,有的太黏糊,讓人受不了,使人懷疑他們公司的產品有缺陷;有的則太冷淡,讓人不能忍受。在這兒,得到張雨的得體讚美,他也熱情地把張雨及其公司讚美了一番,事後,一錘定音,就要張雨所在的公司生產的產品。
如何同陌生人保持恰當的距離,這裏沒有定規。不同職業的人的區別隻是粗線條的,該如何保持還需要在具體的情況下,根據對方給出的信息去感受、去推測。
2.可以根據對方的年齡或性別來確定距離的遠近
與陌生人交往時,可以根據對方的年齡大小和性別來確定你與他或她保持的距離。如果對方和你年齡相差不大,且又是同性,這個距離可以近一點;如果對方和你年齡相差很大,且又是異性,這也需要你能恰當地察言觀色,然後確定應當保持的距離。一般說來,老年人對年輕人的反應更熱烈一些,容易接近。對於同齡的異性,特別是年輕人,其距離就相當微妙了,這時的距離要根據對方的言談舉止所傳遞的信息而有所調整,如果他對你較為冷淡,你要適當地拉開距離;若他或她對你較為熱情,如果這也正是你所期望的,那麼,你可以讓你的讚美更熱情一點,適當地靠近他或她。當然,這裏的適當是因人而異的,要根據具體的情況去加以分析。
唐羽在小城內是位公認的交際高手,雖然城不算大,但隻要是城裏的知名人士,沒有不和唐羽熟識的。人們談到他時都嘖嘖稱讚,都說這小子神了,把他放在一個人也不認識的地方,不出三分鍾,他就能和周圍的陌生人打成一片。
唐羽在談到他之所以如此受大家歡迎時,他說那是逼出來的。有一次,他到舞廳去跳舞,發現有一位非常漂亮的女孩子,他邀了她為伴,在跳舞過程中,他為她的豔麗所傾倒,非常熱情地說了許多讚美之詞,那女郎最後拂袖而去,說他缺乏教養。這之後他在各種場所場合認真觀察,得出了同不同性別、年齡的人交往應保持不同的距離。他特別強調在與陌生人交往時,讚美要保持一定的尺度,這樣才能做到恰如其分,讚美不到位或者言過其辭,都會產生相反的效果。曾經有個記者到城裏采訪一位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的老戰士,這個記者是位年輕的女性,她聽說唐羽小有名氣,就忍不住去拜訪他,見麵之後,這位走南闖北的無冕之王為唐羽那得體的讚美、恰如其分的言辭所折服。他們相見恨晚,臨走時,記者對唐羽說,我算是明白了你為什麼那麼受人歡迎了。她說,唐羽那恰到好處的讚詞,以及因她言談舉止中傳達的信息而調整了與她的距離,可以說,處處做得自然而又把握得非常老到,簡直是不可思議。
在這個事例中,唐羽因其善於觀察與之交談的陌生人,能夠非常得體地使用讚美詞,因不同年齡、性別,其適用的讚美有親疏遠近之分,這也是熟練地掌握讚美的精妙之所在。
提高自己的“語商”
“語商”的提高不是片麵地學怎樣說話,而是要從有意識地提高情商入手。
所謂“語商”,也就是指一個人的語言表達能力。一個人說話顛三倒四或詞不達意是“語商”低下的表現,但還不至於造成大的危害,其另一種表現是總是在不恰當的場合說出不恰當的話,就會對其個人以及他所做的事造成很嚴重的後果。
有一位專家型的部門經理,從他的業務能力來看可以幹更大的事,但當他在評價和安排員工的工作時,卻經常讓人不知所雲。他要麼說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要麼喋喋不休,因此失去了晉升機會。還有一類人是對自己所幹的事和所說的話不敢承擔責任,因而失去了上司和員工的信任。
還有一家製造公司的部門經理,當他把事情弄糟以後,老板批評道:“這到底怎麼回事?你把事情全弄糟了。”這位中層經理聽了老板的批評後非常生氣,立即辯解道:“一定是手下的員工誤解了我的意圖和要求,他們應該對這一後果承擔主要責任。如果您對這一結果不大滿意,也不應追究到我的頭上。”這一回答顯然讓他的上司難以容忍。他的老板說道:“他承受不了責備,也不能保持冷靜。不管是誰的錯,他都應該去努力解決問題,但他的回答中絲毫看不出這一點。”因此這位經理後來被免除了職務。
顯然這些人都是因為自己“語商”較低,在試圖證明自己具有很強的思考、評價和解釋能力時,自斷前程。他們給自己的上司、下屬、合作夥伴和同事都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在談話中顯示自己成功的自信,這並不是什麼不好的行為,而且你也必須如此。但良好的言辭同自吹自擂有很大區別,關鍵在於你是否能以恰當的方式和技巧來表現。
當你表露自己的成功時,你所希望表達的信息不過是讓他人知道你有多棒。但是你一定要注意:在傳遞這種信息時,必須坦率簡潔。例如,如果你成功地為公司舉辦的一次新聞發布會寫了一份報告,得到與會者的好評,你的喜悅與成功感也會溢於言表。這時,你大可不必說:“瞧,我做了一件多麼了不起的事情。”相反,當上司稱讚你時,你倒應顯得更加沉穩:“這是公司分配給我的工作,也是我應該完成的。”
一個人的“語商”與他的情商有很大的關係,情商高的人大半能說會道,或者至少能把話說到點上,說的話能讓人感覺舒服。所以“語商”的提高不是片麵麵地學怎樣說話,而是要從有意識地提高情商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