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0月13日,“時刻聽從黨召喚”的何秀玲,以繾綣之忱,依依惜別了她工作20年的雙閘鎮政府和與之結下拳拳情誼的父老鄉親,調任人地兩生的雙橋河鎮黨委委員兼黨辦主任。
她牢記毛主席“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教誨,經常深入各村、廠了解黨建實情。她聽一村黨支書說,曾有個黨辦的人找村要兩千元,這引起她的警覺和重視,回去就向全辦幹部提出下村“零招待”、“清廉業精爭上遊”的規定,嚴求人人恪守,她則率先垂範。她下基層,總是以普通黨員身份,同他們推心置腹地共同研究和解決問題。所以大家都感到她很親切,有什麼心裏話都願同她說。她從不在下邊吃飯和辦私事,而對基層需解決的問題,則一抓到底,務求實效。比如,原來小韓莊村的領導班子弱,工作互相推諉,影響了村裏穩定和經濟發展,群眾很有意見。何秀玲經和副書記劉毅、副鎮長李少虎一起,同該村幹部從下午直至半夜地促膝長談,終於使之振作精神,滿懷信心地主動抓工作,連選連任後,他們勁頭更足了。去年夏天的連日暴雨,使該村地裏溝滿壕平,加之與其毗鄰的葛沽一村排水湧入,水將進村。村委會主任楊玉平主動同鎮領導一起,穿著高筒雨靴,到地裏巡察並找葛沽鎮協調,很快化險為夷。
何秀玲不僅是有口皆碑的敬業者,還有仗義疏財的奉獻精神,此類事例不勝枚舉。她曾堅持多年,資助丁、崔兩個農家的特困生。今年春節前,因官房村的“兩委”班子不團結而使全村麵臨停水、停電。為解此燃眉之急,大年三十,她從家帶著8000元現金前去該村,後經黨委書記王文德和鎮長劉金權共同想辦法,使問題及時解決。正月初四,她隨便叫了一輛出租車去老家看望媽媽,她不認識司機,司機卻記得她,還感激地講:“你在司法所時幫我要過帳,這車錢我絕不要!”秀玲則說:“那是我的職責,這錢你該要!”她放下錢就揮手笑別了……
何秀玲每天總是以昂揚銳氣高效、優質地工作,而對自己的病,卻無暇顧及。從去年8月檢查出腫瘤後,醫生就讓她馬上手術,因一些時間性強的工作而難以脫身,直到11月份她才去做。手術前的頭天晚上,她在機關寫完材料回家時已將近十二點,轉天上午又工作到中午十二點多才回家,下午一點半到鹹水沽醫院做手術。她僅歇了四天,就投入緊張工作,一忙,就又把病忘了……
(2004.5.5撰於津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