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陶瓷(1 / 3)

1.中國陶器

彩陶

陶器是為適應人們定居生活的需要而產生的,因而它是新石器時代開始的重要標誌。隨著製陶工藝的發展和人們精神需求的增長,出現了以彩色紋樣和主體造型相結合的彩陶。早在8000多年前,黃河流域已開始出現彩陶,是世界上最早出現彩陶的地區之一。中國彩陶曆史悠久,數量巨大,圖案精美,花紋絢麗。這個時期從仰韻文化,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雖然圖案各不相同,但製作基本相同,它們的共同特點是由原始宗教產生神秘的圖形。到了原始社會末期,即龍山文化的出現和青銅器冶鑄工藝的突出發展,彩陶藝術頓然稀疏。

中國彩陶不僅代表著中國原始社會所達到的高度藝術成就,而且也是世界遠古文化寶庫中璀璨奪目的瑰寶。

(一)、仰韶文化彩陶

1.半坡類型的彩陶紋飾:器形以壺、罐最為常見。花紋以水波紋用得最多,常變幻不同的形象,活潑新穎,律動感很強,在這其它文化的彩陶中是罕見的。此外,還有網紋,圓點紋,曲線紋,寬帶紋,同心圓波紋,葉紋,飛鳥,變形蛙紋等多種紋飾。最能代表半坡彩陶裝飾特點的是人麵魚紋和三角斜線文。彩繪顏色多用黑彩,紋樣構成為二方連續式,也有單獨紋樣做散裝布置的。

2.廟底溝類型的彩陶紋樣:

廟底溝類型廟底溝類型因河南陝縣廟底溝遺址而得名。由半坡類型發展至廟底溝類型,仰韶文化進入了繁盛時期。這一時期的主要炊食具有圜底陶釜、灶、甑、曲腹盆、小口尖底瓶等。彩陶工藝非常發達,代表了仰韶文化的最高水平,多為紅地黑色,還出現了白色陶衣,圖案主要由圓點、鉤葉、弧邊三角及曲線組成的帶狀紋飾,與半坡類型的彩陶模擬動物紋樣的寫實風格迥然有異。最突出的特點是由直壁折腹圓底變為卷沿曲腹平底。代表廟底溝彩陶裝飾特點的是以點、線、麵構成的連續帶狀花紋及由鳥紋演變的連續紋樣。裝飾紋樣的布置多在器物的口部、外臂的肩部上下,都是最容易與人的視線接觸的地方。彩繪顏色主要是黑色,紅色很少見。施白衣的彩陶為這一類型彩繪裝飾的明顯特點。紋樣構成有連續,有單獨。連續紋樣有采用以點定位、分格連線的科學構成方法。

(二)、馬家窯文化彩陶

馬家窯文化是仰韶文化晚期的一個地方類型,位於黃河上遊。馬家窯文化的製陶業具有很高水平,並且彩陶數最多,種類和裝飾紋樣也很豐富。製作仍以手工為主,采用泥條盤築的方法,分段做坯,拚成各種器形,然後附加耳、把手,打磨表麵,施加紋飾,最後入窯燒成。它的器物種類比較豐富,有壺、罐、盆、瓶、甕、缽、豆、碗、杯等十幾種,其中大部分器物都有自己顯著的特點。馬家窯彩陶不僅類型多,而且每一種類型的器物又都有變化,或高或矮、或粗壯或秀細,可謂變化豐富。馬家窯文化的製陶工藝已開始使用慢輪修坯,並利用轉輪繪製同心圓紋、弦紋和平行線等紋飾,表現出了嫻熟的繪畫技巧。彩陶的大量生產,說明這一時期製陶的社會分工早已專業化,出現了專門的製陶工匠師。彩陶的發達是馬家窯文化顯著的特點,在我國所發現的所有彩陶文化中,馬家窯文化彩陶比例是最高的,而且它的內彩也特別發達,圖案的時代特點十分鮮明。從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隨著大量新出土材料的積累,馬家窯文化彩陶的研究,越來越受學術界關注,逐漸形成為史前文化研究中的一大熱點。

1.馬家窯類型的彩陶:

馬家窯類型(公元前3300-前2900年)的彩陶,多為細泥橙黃陶質,陶器表麵打磨光滑,陶質堅硬,造型優美。大多使用黑彩,色彩單純。其紋飾變化豐富,線條柔和流暢,構圖變化多樣,給人一種渾厚、堅實又細巧明快的藝術感覺。馬家窯類型是彩陶史上的繁盛期,器型有壺、罐、瓶、缽、盆等,紋飾常見的弦紋、波紋、漩渦紋、網紋、圓圈紋等。口沿施彩也是馬家窯類型彩陶的特點。

2.半山類型的彩陶紋飾:

半山類型的彩陶,器形以雙耳罐和雙耳壺最多,其次為盆、缽、杯、瓶等。這些陶器胎體的基本色調是磚紅色,土紅色或桔紅色,這是由於燒窯時的氧化焰燒得充分或不充分所致,也與窯中的溫度有關。在胎體的表麵多用紅黑兩色繪畫,有時也用黑色。構圖嚴謹複雜,主要花紋有圓圈紋、菱形文、葫蘆形紋、連弧線、垂帳紋、帶文、折線叁角紋、水波紋、鋸齒紋、葉狀紋、人形紋等多種。花紋多集中在器物的上部,在各種花紋之間多加飾鋸齒紋是半山類型彩陶的一個突出特點。彩繪以黑色為主,兼用紅色。

3.馬廠類型的彩陶紋飾:

馬廠類型的彩陶有壺、罐、盆、缽、碗、豆等,以雙耳壺、雙耳罐最為流行,並出現了肩安雙耳的大口罐。小口的雙耳罐腹部收縮,器形變得比較瘦長。還有比較特殊的人頭形器彩陶壺和女性裸體人像壺。用黑紅兩色彩繪,有的器物先上一層紅色或白色陶衣,然後用黑彩或紅彩繪畫。主要紋飾仍是幾何形圖案,流行的花紋有折線紋、圓圈紋、回紋、叁角紋、螺旋紋、米字紋等。馬廠晚期的彩陶,製作粗放,花紋簡單,繪畫草率,已趨於衰落。繼之而起的齊家文化,彩陶數量比較少,有獨特風格的是雙大耳罐和雙耳罐,多用黑彩或紅彩在紅地和橙黃地上繪叁角紋,弦紋、網紋等。圖案簡單明快,也很規整。造型比例比半山偏高,雙耳接近口部。馬場彩陶有不少在腹部或底部畫有各種符號的器物,現已收集到50多種。彩繪顏色為紅、黑兩色,有的在器表施加了一層紅色陶衣。

4.石嶺下類型的彩陶紋飾:

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到馬家窯類型的過渡期陶器,距今約5500--6000年,因首次在甘肅武山石嶺下遺址發現而命名。陶器以彩陶為突出,多見黑彩,構圖疏朗,保留了廟底溝類型的特色。紋飾有圓點紋、波形紋,條紋、弧線三角紋以及鳥紋,蛙紋等。與馬家窯類型相比,內彩較少見。器形有小口雙耳平底瓶、長頸圓腹壺、高領鼓腹罐等。上海博物館所藏石嶺下型彩陶壺是石嶺下型的典型器。二十年代由於馬家窯彩陶的發現,個別西方人士提出了中國仰韶文化西來說。七十年代在甘肅天水羅家溝遺址發現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壓在最下層,石嶺下類型介於廟底溝和馬家窯類型之間,而馬家窯類型在最上層的地層關係。從而否定了仰韶文化西來說。紋飾有條紋、圓點紋、波形紋葉型旋紋、弧形三角紋以及鳥紋、蛙紋等。構圖都比較疏朗,具有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的一些特點。

(三)、大汶口文化彩陶

大汶口文化,中國黃河下遊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因1959年發掘的山東省泰安縣大汶口遺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山東省泰山周圍地區,東達黃海之濱,北抵渤海南岸,西到魯西平原東部邊緣,南及江蘇省淮北一帶,安徽和河南省也有零星發現。文化特征:大汶口文化以一群特點鮮明的陶器為主要特征。在夾砂紅陶和泥質紅陶為主,也有灰陶、黑陶,並有少量硬質白陶。泥質陶器上常飾鏤孔、劃紋,有彩陶和簡單的朱繪陶。砂質陶器上少數飾附加堆紋或籃紋。三足器、圈足器發達,也有平底器、圜底器和袋足器。典型器物為觚形器、釜形鼎、缽形鼎、罐形鼎、鏤孔圈足豆、雙鼻壺、背壺、寬肩壺、實足鬶、袋足鬶、高柄杯、瓶和大口尊等。而且,山東龍山文化的鼎、豆、壺、鬶等陶器的造型與裝飾風格、拔牙習俗和葬俗等,都表明它是由大汶口文化發展而來的。大汶口文化與長江下遊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見崧澤遺址)有許多相似的文化因素,如都有發達的圈足器、三足器,有十分相近的器形。

(四)、大溪文化和屈家嶺文化彩陶

大溪文化的陶器以紅陶為主,普遍塗紅衣,有些因扣燒而外表為紅色,器內為灰、黑。盛行圓形、長方形、新月形等戳印紋,一般成組印在圈足部位。有少量彩陶,多為紅陶黑彩,常見的是□索紋、橫人字形紋、條帶紋和漩渦紋。主要器形有釜、斜沿罐、小口直領罐、壺、盆、缽、豆、簋、圈足盤、圈足碗、筒形瓶、曲腹杯、器座、器蓋等。石器中兩側磨刃對稱的圭形石鑿頗具特色。同時,有相當數量的石鋤和橢圓形石片切割器等打製石器。另有大量的實心陶球和空心裹放泥粒的陶響球。

大溪文化初步可分為兩個地區類型。長江沿岸的鄂西川東地區,如大溪、紅花套、關廟山等地的遺存,可稱為大溪類型。長期多夾炭陶,夾砂陶比例始終很小,白陶也很少。圈足盤、陶簋多見,典型器有彩陶筒形瓶。圈足上盛行各種成組的戳印紋。彩陶紋飾有橫人字形紋、曲線網格紋,有的器形和彩紋,明顯受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的影響。洞庭湖北岸、西北岸地區,如三元宮、丁家崗、湯家崗等地的遺存,可稱為三元宮類型。夾砂陶比例大,紅褐胎黑皮陶和白陶占一定數量。有特征鮮明的盤口圈足罐和筒形圜底罐。圈足盤少,彩陶筒形瓶僅有個別發現。以通體裝飾的印紋、刻劃紋為特色,漩渦紋、變體卷雲紋彩陶也具特點。至今沒有發現受廟底溝類型彩陶影響的跡象。

大溪文化以大溪類型為例,可歸納為3期。早期:夾炭紅陶最多,戳印紋簡單、細小,彩陶極少,以折肩圈足罐、三足盤、鼓形器座等為代表。中期:戳印紋發達,彩陶興盛,常見內折沿圈足盤、簋、高把豆、折腹盆、曲腹杯、筒形瓶等。晚期:泥質陶占絕對優勢,灰陶和黑陶劇增,有細頸壺、折斂口圈足碗等。

屈家嶺文化彩陶

屈家嶺文化因1955-1957年發現於湖北京山屈家嶺而得名。早期有斧、锛、鑿和穿孔石耜等器,磨製一般比較粗糙。黑陶多,灰陶次之,黃陶和紅陶較少。陶器表麵多數為素麵磨光。晚期磨光石器增加,雙肩石鋤是屈家嶺文化常用農具之一。以手製為主,少量輪修,燒成溫度900℃左右。器型有高圈足杯、三足杯、圈足碗、長頸圈足壺、折盤豆、盂、扁鑿形足鼎、甑、釜、缸等,蛋殼彩陶杯、碗最富代表性。陶器大部分素麵,少量飾以弦紋、淺籃紋、刻劃紋、鏤孔等。由部分彩陶及彩繪陶,有黑、灰、褐等色彩,紋樣以點、線狀幾何紋為主。

屈家嶺文化彩陶造型雖有自己的明顯特點,但出土極少,多是碎片。

縱觀原始社會的美術,不難發現其幾個特點:一是就地取材的材料的充分利用和生產技術的緊密結合;二是生活資料的相對豐富、生活水平的相對提高和原始人活動範圍的相對擴大,器物的造型越來越實用、美觀並富有一定變化;三是從裝飾角度看,原始美術的裝飾內容,幾何紋樣占主流;四是原始工藝美術的裝飾格式已有多種,基礎圖案的基本類別形式幾乎都有采用。

工藝美術是生活的藝術、生活的必需,在原始社會時期體現得尤其突出。

原始社會陶器用作日用品居多,如炊器有釜、鼎、鬲、罐等;汲水器有小口尖底瓶、背水壺;飲食器有碗、缽、杯、豆、甕、器蓋、器座等;酒器有鬲、尊、觶、簋等等,此外還有陶刀、陶紡輪、陶屋。比較典型的器物如小口尖底瓶,造型很有特點,完全依據生活的需要和使用方便而作,取水、貯水都很方便,尖底在取水時可減少水的阻力,又便於放入穴中,瓶上的耳係可以係繩提取。龍山文化的蛋殼黑陶以黑、光、薄、鼻見長,即黑如漆,亮如鏡,薄如紙,有穿繩的鼻。出現了鏤孔的裝飾方法,玲瓏剔透,別具風格,有的甚至刻劃著非常精細的“方雷紋”,說明製陶工藝技術的進步和質量的進一步提高。值得一提的是在大漢口文化中發現了白陶。白陶中的成份高嶺土是主要原料,這就為瓷器的產生創造了條件。

從製作方法上看,早期采用手製陶坯、後來過渡到泥條盤築,最後發展到輪製,輪製分慢輪與快輪兩種方法,龍山文化的蛋殼黑陶就是用快輪製作的,器物壁薄而且均勻,製作方法在逐漸進步。從燒成方法上看,由露天平地堆燒,發展到窯燒,提高了燒成溫度。原始社會彩陶雖然燒成工藝還很原始,但它造型優美、品種豐富,尤其是裝飾藝術水平已達到相當進步的程度。彩陶紋樣的題材極為豐富,有幾何紋樣、植物紋樣、人麵紋、魚紋、蛙紋、鳥紋等,是原始人從事漁獵和農業勞動取得素材,以及對太陽、月亮、水、火、山石等自然形象和勞動工具的觀察、接觸、認識變化而來。

黑陶

黑陶是源於我國古代的陶器,它流行於4000年前原始社會的父權製度階段,是劃分新石器時代前後期的重要標誌。

石器時代晚期,黃河中上遊地區的彩陶工藝漸趨衰落。黃河下遊和東部沿海地區,逐漸出現了黑陶,稱之黑陶文化。因最早發現在山東章丘龍山鎮,故稱“龍山文化”。黑陶工藝是龍山文化的主要標誌。黑陶文化上承仰韶文化,下接夏文化。其分布範圍在黃河中下遊,並遠播長江下遊及渤灣地區。

黑陶是在彩陶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黑陶產生的曆史背景正是中國由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轉型時期,無論是宗教祭祀還是祖先祭祀,都朝著一種規範化、製度化的方向發展,而社會成員內部的尊卑等級也越來越明顯,其政治和經濟利益的分配也需要建立一種製度化的行為規範。

在陶土的運用上,黑陶和彩陶一樣,用的是優質的細泥質陶土。陶器雖然還用手製,但有些部分已經從彩陶時期的慢輪製作發展到了快輪製作,已普遍使用轆轤車,除了耳、鼻、嘴、流、把、足等附件外,器身一般都用輪製。這樣不僅能使器身的造型更加規整,而且使器壁厚薄均勻,甚至製作出了薄如蛋殼的黑陶。黑陶的器麵修飾,采用表麵磨光的技法,在陶坯將幹未幹時,用礫石或骨器在表麵壓磨,燒好後的黑陶表麵光亮如漆。

黑陶的出現與燒窯技術及窯爐氣氛的改變有很大關係,用含鐵質成分多的陶泥造成的陶器,在氧化焰氣氛下燒成後呈紅色或褐色,在還原焰的氣氛下則呈黑色。原始的燒成方式,是當窯火燒到一定溫度後,將出煙道堵塞,讓窯室裏充分缺氧,讓陶土裏的鐵元素還原,最後燒出的陶器由於煙熏和鐵元素還原,就變成了黑色。這種燒成方式需要陶窯達到一定溫度,技術上要掌握一定的火候。黑陶時期的燒窯技術比以前有了提高,燒窯方式也更加多樣。據測定,黑陶的窯爐能達到1000℃的高溫,而一般彩陶的窯火則在800℃左右。

由於泥土淘洗得更加細致、使用快輪、陶器表麵磨光技術提高,以及燒成采用了還原焰等技術原因,使得黑陶與以往的陶器有了明顯的不同:燒成技術的改進,使黑陶的致密度和燒結度都比以前更高,提高了陶器的堅硬度;快輪的運用,不僅使器壁厚薄更加均勻,器形更加規整,而且出現了許多新器型。

燒成技術和成型技術的進步也帶來了造型藝術和裝飾風格的改變。首先從裝飾風格上說,一方麵黑陶的黑色表麵材質不適合彩繪裝飾,另一方麵複雜的器型構造也不適合進行彩繪裝飾。在實用型的黑陶器物中,大多為素麵磨光,這是一種非常典雅、精致的裝飾;而除磨光外,還利用快輪轆轤的便利,在器身上劃出或堆出凹進去或凸出來的各種弦紋,這些弦紋不僅起到了將器物分割為不同部位的作用,也是一種美麗的裝飾,從而構成了黑陶的藝術風格——彩陶時期那種亢奮、激越、充滿自由想象的圖案裝飾,被嚴謹的、秩序化的、極其規則化的弦紋裝飾所代替;那種紅黑黃的熱烈色調,也被莊重單一的黑色所代替。那些在黑陶器皿,尤其是高足杯上反複出現的充滿節奏、旋律、運動的弦紋,表現出一種經過反複提煉的程式美。如果說彩陶藝術更多地表現為一種激情的美,那黑陶藝術則更多地表現為一種理性的美。

而造型藝術風格方麵,由於快輪轆轤的運用,器物的外輪廓線有了更多複雜的起伏變化——彩陶器物的外輪廓線一般都比較簡單、飽滿,因此人們的目光都集中在繪畫裝飾上,而不是器形的變化上;但黑陶就不一樣,由於其表麵不加以彩繪,所有的變化都體現在器形的轉折、起伏上。因此,無論口部與肩部,肩部與腹部,以及腹部與足部的外部線條都非常考究且追求變化。如果說彩陶藝術是以其圖案的裝飾美取勝的,黑陶藝術則是以其造型的變化美來取勝的。

由於快輪的運用以及人類起居生活的日趨精細,這一時期的器型種類明顯增多,在彩陶時期日常的器型隻限於罐、盆、壺、缽、碗、瓶、杯等,但發展到黑陶時期,還出現了可以蒸煮食物的甗、為了坐在地上取食方便的高足“豆”(古代的盛食器)、有保溫功能的帶蓋鈕的鼎和碗等。在裝飾上除素麵磨光外,還有劃紋、弦紋、方格紋、附加堆紋、圓圈紋和鏤孔等。

黑陶工藝的主要特點是:黑、薄、光、亮。製作工藝為。隨著陶輪的轉動,厚薄均勻、規整。主要紋飾是平等弦紋、凹凸紋等。另外,陶窯室擴大,火道延長,提高了窯室的溫度,滲入碳素而燒成黑陶,黑陶生產質量極高,器體薄到0.1—0.2厘米,稱為“蛋殼陶”。常見器型:鬲、鼎、杯、豆等。其造型顯示出獨特的“現代設計”美。

2.陶器的發展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總稱。凡是用陶土和瓷土(高嶺土)的無機混合物作原料、成型、幹燥、焙燒等工藝方法製成的器皿統稱為陶瓷。自古以來,專門從事製作陶器和瓷器的手工業稱為陶瓷手工業。

陶器的發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標誌,是人類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誌,創造出來的一種嶄新的東西。人們把粘土加水混和後,製成各種器物,幹燥後經火焙燒,產生質的變化,形成陶器。它揭開了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新篇章,具有重大的劃時代的意義。陶器的出現,標誌著新石器時代的開端。陶器的發明,也大大改善了人類的生活條件,在人類發展史上開辟了新紀元。

陶器究竟是怎樣發明的,目前還缺乏可靠的材料予以詳盡地說明。摩爾根《古代社會》一書的注引中指出:“古奎是九世紀最早提出陶器發明的第一個人,即人們將粘土塗於可以燃燒的容器上以防火,其後,他們發現隻是粘土一種可以達到這種目的。因此,製陶術便出現於世界之上了”。思格斯在《家庭、私有製和國家的起源》一書中進一步指出:“可以證明,在許多地方,也許是一切地方,陶器的製造都是由於在編製的或木製的容器上塗上粘土使之能夠耐火而產生的。在這樣做時,人們不久便發現,成型的粘土不要內部的容器,也可以用於這個目的”。陶器的發明並不是某一個地區或某一個部落古代先民的專利品,它是人類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任何一個古代農業部落和人群,都能各自獨立創造出來。

陶器的產生是和農業經濟的發展聯係在一起的,一般是先有了農業,然後才出現了陶器。在人類進入新石時代,由於農業和牧畜業的出現,開始了定居、半定居的生活。特別是農業的發生和發展,為人類提供了比較可靠而穩定的可供食用的穀物。穀物都是顆粒狀的澱汾物質,不像野獸的肉體便於在火上燒烤食用。同時,剩餘的食物需要儲藏起來。正因為如此,隨著農業經濟的發展和定居生活的需要,人們對於烹調、盛放和儲存食物及汲水器皿的需要越來越迫切。從而促使人們在生活實踐中,創造出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陶器。陶器的產生和發展,是中國勞動人民幾千年來在生產鬥爭中辛勤勞動的結果。從民族學和考古學上都可以得到充分的物證。

陶器出現的具體年代,目前尚難確知,根據考古發掘材料估計,約在8~9千年以前新石器時代開始出現,幾千年來一直是人類的主要生活用具。這時的陶器由於燒造工藝的不同,還出現了紅陶、灰陶和黑陶等不同品種的陶器。與此同時,人們為防止陶器經火燒或水浸泡斷裂,而在泥土中羼入砂子,燒製成泥質夾砂灰陶和夾砂紅陶。此類陶器多用於烹調器、汲水器和大型容器。故又有泥質陶和夾砂陶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