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刺繡工藝
刺繡起源很早。黼黻絺繡之文,見於尚書。虞舜之時,已有刺繡。東周已設官專司其職,至漢已有宮廷刺繡。三國吳孫權使趙夫人繡山川地勢軍陣圖,唐永貞元年(公元805年)盧眉娘以法華經七卷,繡於尺絹之上,因刺繡聞名,見於前者著錄。自漢以來,刺繡逐漸成為閨中絕藝,有名刺繡家在美術史上也占了一席之地。
目前傳世最早的刺繡,為戰國時期湖南長沙楚墓中出土的兩件繡品。觀其針法,完全用辮子股針法(即鎖繡)繡成於帛和羅上,針腳整齊,配色清雅,線條流暢,將圖案龍遊鳳舞,猛虎瑞獸,表現得自然生動,活潑有力,充分顯示出楚國刺繡藝術之成就。漢代繡品,在敦煌千佛洞、河北五鹿充墓、內蒙古北部地方、新疆的吐魯番阿斯塔那北古墓中皆有出土,尤其1972年在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大批種類繁多而完整的繡品,更有助於了解漢代刺繡風格。從這些繡品看,漢繡圖案主題,多為波狀之雲紋,翱翔之鳳鳥、奔馳之神獸,以及漢鏡紋飾中常見之帶狀花紋、幾何圖案等。刺繡新采用的底本質材,則為當時流行的織品,如織成“延年益壽大宜子孫”、“長樂光明”等吉祥文字之絲綢錦絹。其技法以鎖繡為主,將圖案填滿,構圖緊密,針法整齊,線條極為流暢。
東晉到北朝的絲織物,出土於甘肅敦煌以及新疆和田、巴楚、吐魯番等地,所見殘片繡品無論圖案或留白,整幅都用細密的鎖繡全部繡出,成為滿地施繡的特色。傳世及出土的唐代刺繡,與唐代宗教藝術有著密切的關係,其中有不少唐繡佛像,如大英博物館藏有東方敦煌千佛洞發現之繡帳靈鷲山釋迦說經圖,日本奈良國立博物館所藏釋迦說法圖等,都與當對佛敦隆盛的信仰,有直接關聯。此時刺繡技法仍沿襲漢代鎖繡,但針法已開始轉變運用平繡為主,並采用多種不同針法,多種色線。所用繡底質料亦不限於錦帛和平絹。刺繡所用圖案,與繪畫有密切關係,唐代繪畫除了佛像人物,山水花鳥也漸興盛。因此佛像人物,山水樓閣,花卉禽鳥,也成為刺繡圖樣,構圖活潑,設色明亮。使用微細平繡之繡法,以各種色線和針法之運用,替代顏料描寫之繪畫形成一門特殊的藝術,也是唐繡獨特的風格。至於運用金銀線盤繞圖案的輪廓,加強實物之立體感,更可視為唐代刺繡的一項創新。
唐以前之繡品,多為實用及裝飾之用,刺繡內容與生活上的需要和風俗有關。宋代刺繡之作,除為實用品外,尤致力於繡畫。自晉唐以來,文人士大夫嗜愛書法並及於繪畫,書畫乃當時最高的藝術表現,至宋更及於絲繡,書畫風格直接影響到刺繡之作風。曆代迄清各時代之繡畫與繪畫應有不可分離之關係。
宋代刺繡之發達,由於當時朝廷獎勵提倡之故。據《宋史·職官誌》載,宮中文繡院掌纂繡。徽宗年間又設繡畫專科,使繡畫分類為山水、樓閣,人物、花鳥,因而名繡工相繼輩出,使繪畫發展至最高境界,並由實用進而為藝術欣賞,將書畫帶入刺繡之中,形成獨特之觀賞性繡作。為使作品達到書畫之傳神意境,繡前需先有計劃,繡時需度其形勢,乃趨於精巧。構圖必須簡單化,紋樣的取舍留白非常重要,與唐代無論有無圖案之滿地施繡截然不同,明代董其昌《筠清軒秘錄》載:“宋人之繡,針線細密,用絨止一二絲,用針如發細者,為之設色精妙光彩射目。山水分遠近之趣,樓閣待深邃之體,人物具瞻眺生動之情,花鳥極綽約讒唼之態。佳者較畫更勝,望之三趣悉備,十指春風,蓋至此乎”。此段描述,大致說明了宋繡之特色。
元代繡品傳世極少,台灣雇故宮博物院僅有一幅作品,由作品觀之,仍承繼宋代遺風。元人用絨稍粗,落針不密,不如宋繡之精工。
明代的染織工藝,至宣德間始變發達。刺繡始於嘉靖年間上海顧氏露香園,以繡傳家,名媛輩出。至顧名世次孫顧壽潛及其妻韓希孟,深通六法,遠紹唐宋發繡之真傳。摹繡古今名人書畫,劈絲配色,別有秘傳,故能點染成文,所繡山水人物花鳥,無不精妙,世稱露香園顧氏繡,蓋所謂畫繡也。此即傳世聞名之顧繡。
顧繡針法,最主要繼承了宋代最完備之已成繡法,更加以變化而運用之,可謂集針法之大成。用線主要仍多數用平線,有時亦用撚線,絲細如發,針腳平整,而所用色線種類之多,則非宋繡所能比擬。同時又使用中間色線,借色與補色,繡繪並用,力求逼真原稿。又視圖案所需,可以隨意取材,不拘成法,真草、暹羅鬥雞尾毛,薄金、頭發均可入繡別創新意,尤其利用發繡完成繪畫之製作,於世界染織史上從未一見,即此可知顧繡有極其巧妙精微之刺繡技術。
清代刺繡,多為宮廷禦用的刺繡品,大部分均由宮中造辦處如意館的畫人繪製花樣,經批核後再發送江南織造管轄的三個織繡作坊,照樣繡製,繡品極工整精美。除了禦用的宮廷刺繡,同時在民間先後出現了許多地方繡,著名的有魯繡、粵繡、湘繡等、京繡、蘇繡、蜀繡等,各具地方特色。蘇、蜀、粵、湘四種地方繡,後又稱為“四大名繡”,其中蘇繡最負盛名。蘇繡全盛時期,流派繁衍,名手競秀,刺繡運用普及於日常生活,造成刺繡針法的多種變化,繡工更為精細,繡線配色更具巧思。所作圖案多為喜慶、長壽、吉祥之意,尤其花鳥繡品,深受人們喜愛,享盛名的刺繡大家相繼而出,如丁佩、沈壽等。
清末民初,西學東漸,蘇繡出現了創新作品。光緒年間,餘覺之妻沈雲芝繡技精湛,聞名蘇州繡壇。沈氏30歲時,逢慈嬉太後70壽辰,沈氏繡了“八仙慶壽”的八幀作品祝壽,獲賜贈“福”“壽”兩字,因而改名沈壽。沈繡以新意運舊法,顯光弄色,參用寫實,將西畫肖神仿真的特點表現於刺繡之中,新創“仿真繡”,或稱“藝術繡”,針法多變,富立體感。
隨著蘇繡的發達與創新,延至今日,又形成許多新的刺繡,如亂針繡、束繡、雙麵繡、雙麵異色繡、精微繡、彩錦繡等。另外還有許多邊疆少數民族的織繡,亦充分表現原始風格的自然美與拙樸之美。刺繡最早多為實用,及至宋元廣及書畫之製作,漸乃成為藝術珍賞之用。故宮所藏之刺繡,多屬此類。時代最早者為五代,而用品最多者為清代。經曆代的創新發展,各具特色,皆有高度的成就。台灣故宮博物院藏品幾乎皆為精品,繡工勻整,針線細密,設色精妙,深得書法精髓,且均裱裝成冊軸卷,使觀賞者往往誤以為書畫,欣賞珍藏藝術價值極高。
2.蘇繡
蘇繡即蘇州刺繡,其發源地在蘇州吳縣一帶,現已遍衍江蘇省的無錫、常州、揚州、宿遷、東台等地。蘇繡產地江蘇土地肥沃,氣候溫和,蠶桑發達,盛產絲綢,自古以來就是錦繡之鄉。據西漢劉向"說苑"記載,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吳國已將蘇繡用於服飾。三國時代,吳王孫權曾命趙達丞相之妹手繡《列國圖》。
蘇繡的種類劃分
本地繡:產於江蘇省蘇州(蘇南),比鄰上海。並不能說隻要是蘇州商家所經營的都能稱作蘇州刺繡,正宗的蘇州刺繡應隸屬“本地繡”,更確切的說應該是蘇州本地人繡製的作品。繡工均屬於當地人,產品細膩光澤,色彩過渡搭配協調,繡線劈絲,價格適中。
蘇北繡:產於江蘇省鹽城、懷安一帶(蘇北),蘇州當地人稱之蘇北繡、江北繡。價格非常低,但做工也極差,繡線不劈絲,均為兩絨或一絨半繡,談不上藝術,塗鴉而已,不登大雅之堂。最經典的成名作品有“黃金大道”、“紅楓”,除此之外,無論是做工還是銷售價,都難以提升。近些年,蘇北繡攪局蘇繡市場,冒充蘇繡、以次充好之事頻頻發生。但客觀的說,蘇北繡對壓製本地繡價格,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寶應繡:產於江蘇省揚州寶應(蘇中),色彩豐富立體感強,但繡線不劈絲,均為兩絨繡,即一根線直接繡。因此遠觀或看照片,感覺立體效果尚可,近看卻頗粗,不耐人回味。風景、人物亂針繡是其強項,但人物的臉部繡製(開相)等細膩的工作,還是交付技高一籌的蘇州本地人完成,此外寶應繡的價格也偏高,國內市場難以接受。
蘇繡曆史
蘇州地處江南,蘇繡的發源地在蘇州吳縣一帶,濱臨太湖,氣候溫和,盛產絲綢。因此,素有婦女擅長繡花的傳統習慣。優越的地理環境,絢麗豐富的錦緞,五光十色的花線,為蘇繡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在長期的曆史發展過程中,蘇繡在藝術上形成了圖案秀麗、色彩和諧、線條明快、針法活潑、繡工精細的地方風格,被譽為“東方明珠”。
1956年蘇州虎丘塔發掘的4塊宋代刺繡經帙,運用平搶、鋪針、接針、施毛針等多種針法刺繡的花草圖案,色彩鮮明,古樸大方。可見蘇州刺繡品在1000多年前的北宋初期,不但針法豐富多采,而且已經廣泛應用。宋代以後,隨著江南經濟的繁榮,繪畫與刺繡互相影響,促使刺繡技藝競相媲美。
據記載,當時蘇州有一條“繡線巷”,集中了不少誌門為刺繡製作花線的作坊,能染製八九十種色澤的花線,加上每色區分各種深淺層次,合計達700種之多,真是萬紫千紅各色俱全了。蘇州一帶,專門有一種稱作“繡娘”的職業,從事富裕人家女兒的刺繡教習。她們不僅要刺繡自己的嫁妝,並且要製作很多帶有刺繡的工藝品(如荷包、汗巾之類),以便出嫁時送給男方的親友。因此,繡花也就成為衡量新娘心靈手巧的一個標準。
明清之際,在上海“顧繡”的推動下,使蘇繡的風格與技法日臻完美,具有用色和諧文靜,不露生硬跳動痕跡,行針平勻熨貼,毫無參差之處。乾隆時所修《上海縣誌》載:“蘇繡之巧,寫生如畫,他處所無,小民亦習糊口,略與紡織等。其法劈絲為之,針細如毫發”。
那時蘇州、上海等地凡經銷刺繡品的商店都叫顧繡莊,蘇州有“繡市”之稱,並湧現了一批名家,如:蔡群秀、沈英、朱心柏、沈壽等,其中萬以沈壽最著名。沈壽,江蘇吳縣人,她7歲弄針,8歲學繡,座年48歲。曾任清末工商部工藝局繡工科的總教習。沈壽繼承傳統並吸收日本繡法和西洋畫、照片的明暗原理,注重物象的“逼真”和立體感,自稱“仿真繡”,人們稱它為“美術繡”。她的作品如《意大利皇後麗娜肖像》、《英國女皇肖像》、《基督受難圖》等,受到人們的高度讚揚。她在《雪宦繡譜》中自述:“我針法非有所受也,少而學焉,長而習焉,舊法而已。既悟繡以象物,物自有真,當放真,既見歐人鉛油之畫,本於攝形,形生於光,光有陰陽,當辨陰陽,潛神凝慮,以新意運舊法,漸有得。”沈壽的學生著名藝人金靜芬,在繼承前輩運針繡藝的基礎上,又有許多發展與創造。代表作品有金陵十二釵等。
清初,江蘇蘇繡一直沿襲顧繡之名,實際上已不全是顧家所製。鹹豐、同治(公元1851~1892年)以後,隨著宮廷和貴族官僚刺繡服飾的需要,市場大量收購定製顧繡,市麵仿作日益增多,到光緒前後,坊間不論何地所產繡品,一律以顧繡相稱。此時,江浙各地湧現了一些知名刺繡藝人,如金星月(浙江鄞縣人),王嬡(江蘇高郵人),盧元素(滿人,居江南),趙慧群(江蘇昆山人)等。
光緒年間,技藝精湛的刺繡藝術家沈雲芝聞名蘇州繡壇,她溶西畫肖神仿真的特點於刺繡之中,新創了“仿真繡”。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慈禧七十壽辰,沈雲藝繡了佛像等八幅作品祝壽。慈禧備加讚賞,書寫“壽”、“福”兩字,分賜給沈雲芝和她的丈夫餘覺。從此沈雲芝改名沈壽,嗣後她的作品《意大利皇後愛麗娜像》,曾作為國家禮品贈送給意大利,轟動了意國朝野;《那穌像》1915年在美國舉辦的“巴拿馬——太平洋國際傅覽會”上獲一等大獎,售價高達一萬三千美元。《美國女伏倍克像》赴美展出時,其盛況空前。沈壽的“仿真繡”傳譽中外,開拓了蘇繡嶄新的一頁。
在她的倡導下,江蘇的蘇州、南通、丹陽、無錫、常熟等地分別舉辦了刺繡傳習所、繡工科、繡工會等。她曾先後到蘇州、北京、天津、南通等地課徒傳藝,培養了一代新人。其時著名藝人還有華基、唐義真、李佩敝、蔡群秀、張應秀、金靜芬等,她們的作品先後在“意大利都朗萬國博覽會”(公元1911)、“巴拿馬一一太平洋國際博覽會”(公元1915年)、“比利時萬國博覽會”(公元1930年)上獲獎,為中華民族傳統工藝在國際上贏得了榮譽。
解放後,蘇繡藝人發揚傳統不斷創新,名藝人顧文霞、李娥英(均係金靜芬學生)等繼承了蘇繡優良傳統,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技藝更是嫻熟,繡品具有新意,並為培養新中國刺繡新作出了可喜的貢獻。1956年顧文霞的繡作《貓》在英國倫敦的展出,以及她本人在倫敦所作的技術表演,轟動了當時的英倫三島。
蘇繡針法技巧
蘇繡注重運針變化,目前常用針法有:齊針、散套、施針、虛實針、亂針、打點、戳紗、接針、滾針、打子、擻扣針、集套、正搶、反搶等。齊針是各種針法的基礎,線條排列均勻、齊整,是基本針法之一;亂針看似亂,其實亂中有律,它是利用長短參差的直針、橫斜線條組織成交駐形,因而在摻合後仍能保留多種色線的固有色,色彩摻合的次數不拘,直至光、色、形都符合要求為止;滾針要求兩線緊撚,連成條紋,線條轉折比較靈活,無論繡直線或曲線都比較恰當;打子主要是繡花蕊、花心和花籃等靜物。
蘇繡講究花線的粗細,一根花線的1/2粗稱“一絨”,1/16粗稱“一絲”。“劈絲”即將一根花線分為若幹份。注重合理用線和絲理的變化。還根據不同的布質、色彩及題材,不但靈活綜合運針,而且花線劈絲粗細合度,從而充分表現物體形象的質感。如繡金魚魚尾,用線要細,排針要虛,才能表現輕薄、透明感。繡魚身線條就要略粗,排針密,才能表現渾厚感。又如繡石頭、老樹梗等,線粗,排針不必過於均勻。比如繡貓:要根據對象毛絲變化規律掌握絲理,繡出來的貓毛茸茸地形萬言書逼真生動,藝人們將一根頭發粗細的繡花線分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以至十二分之一、四十八分之一的細線繡,並將千萬個線頭、線結藏得無影無蹤。無論從正麵或反麵都可以看到小貓調皮活潑的神態。繡貓最難的是一對貓眼睛,藝人們需用20多種顏色的絲線才能把貓睛繡得炯炯有神,栩栩如生。
蘇州刺繡是我國著名的傳統手工藝術品,為“四大名繡”之首。據史料記載已有二千六百年曆史。蘇州刺繡經常作為國禮贈送外國元首,並參加過近百個國家的展覽。被譽為“神奇的藝術”是“東方藝術”的明珠。
蘇繡的鑒賞
刺繡起源很早。黼黻絺繡之文,見於尚書。虞舜之時,已有刺繡。東周已設官專司其職,至漢已有宮廷刺繡。三國吳孫權使趙夫人繡山川地勢軍陣圖,唐永貞元年(公元805年)盧眉娘以法華經七卷,繡於尺絹之上,因刺繡聞名,見於前者著錄。自漢以來,刺繡逐漸成為閨中絕藝,有名刺繡家在美術史上也占了一席之地。
目前傳世最早的刺繡,為戰國時期湖南長沙楚墓中出土的兩件繡品。觀其針法,完全用辮子股針法(即鎖繡)繡成於帛和羅上,針腳整齊,配色清雅,線條流暢,將圖案龍遊鳳舞,猛虎瑞獸,表現得自然生動,活潑有力,充分顯示出楚國刺繡藝術之成就。漢代繡品,在敦煌千佛洞、河北五鹿充墓、內蒙古北部地方、新疆的吐魯番阿斯塔那北古墓中皆有出土,尤其1972年在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大批種類繁多而完整的繡品,更有助於了解漢代刺繡風格。從這些繡品看,漢繡圖案主題,多為波狀之雲紋,翱翔之鳳鳥、奔馳之神獸,以及漢鏡紋飾中常見之帶狀花紋、幾何圖案等。刺繡新采用的底本質材,則為當時流行的織品,如織成“延年益壽大宜子孫”、“長樂光明”等吉祥文字之絲綢錦絹。其技法以鎖繡為主,將圖案填滿,構圖緊密,針法整齊,線條極為流暢。
東晉到北朝的絲織物,出土於甘肅敦煌以及新疆和田、巴楚、吐魯番等地,所見殘片繡品無論圖案或留白,整幅都用細密的鎖繡全部繡出,成為滿地施繡的特色。傳世及出土的唐代刺繡,與唐代宗教藝術有著密切的關係,其中有不少唐繡佛像,如大英博物館藏有東方敦煌千佛洞發現之繡帳靈鷲山釋迦說經圖,日本奈良國立博物館所藏釋迦說法圖等,都與當對佛敦隆盛的信仰,有直接關聯。此時刺繡技法仍沿襲漢代鎖繡,但針法已開始轉變運用平繡為主,並采用多種不同針法,多種色線。所用繡底質料亦不限於錦帛和平絹。刺繡所用圖案,與繪畫有密切關係,唐代繪畫除了佛像人物,山水花鳥也漸興盛。因此佛像人物,山水樓閣,花卉禽鳥,也成為刺繡圖樣,構圖活潑,設色明亮。使用微細平繡之繡法,以各種色線和針法之運用,替代顏料描寫之繪畫形成一門特殊的藝術,也是唐繡獨特的風格。至於運用金銀線盤繞圖案的輪廓,加強實物之立體感,更可視為唐代刺繡的一項創新。
唐以前之繡品,多為實用及裝飾之用,刺繡內容與生活上的需要和風俗有關。宋代刺繡之作,除為實用品外,尤致力於繡畫。自晉唐以來,文人士大夫嗜愛書法並及於繪畫,書畫乃當時最高的藝術表現,至宋更及於絲繡,書畫風格直接影響到刺繡之作風。曆代迄清各時代之繡畫與繪畫應有不可分離之關係。
宋代刺繡之發達,由於當時朝廷獎勵提倡之故。據《宋史·職官誌》載,宮中文繡院掌纂繡。徽宗年間又設繡畫專科,使繡畫分類為山水、樓閣,人物、花鳥,因而名繡工相繼輩出,使繪畫發展至最高境界,並由實用進而為藝術欣賞,將書畫帶入刺繡之中,形成獨特之觀賞性繡作。為使作品達到書畫之傳神意境,繡前需先有計劃,繡時需度其形勢,乃趨於精巧。構圖必須簡單化,紋樣的取舍留白非常重要,與唐代無論有無圖案之滿地施繡截然不同,明代董其昌《筠清軒秘錄》載:“宋人之繡,針線細密,用絨止一二絲,用針如發細者,為之設色精妙光彩射目。山水分遠近之趣,樓閣待深邃之體,人物具瞻眺生動之情,花鳥極綽約讒唼之態。佳者較畫更勝,望之三趣悉備,十指春風,蓋至此乎”。此段描述,大致說明了宋繡之特色。
元代繡品傳世極少,台灣雇故宮博物院僅有一幅作品,由作品觀之,仍承繼宋代遺風。元人用絨稍粗,落針不密,不如宋繡之精工。
明代的染織工藝,至宣德間始變發達。刺繡始於嘉靖年間上海顧氏露香園,以繡傳家,名媛輩出。至顧名世次孫顧壽潛及其妻韓希孟,深通六法,遠紹唐宋發繡之真傳。摹繡古今名人書畫,劈絲配色,別有秘傳,故能點染成文,所繡山水人物花鳥,無不精妙,世稱露香園顧氏繡,蓋所謂畫繡也。此即傳世聞名之顧繡。
顧繡針法,最主要繼承了宋代最完備之已成繡法,更加以變化而運用之,可謂集針法之大成。用線主要仍多數用平線,有時亦用撚線,絲細如發,針腳平整,而所用色線種類之多,則非宋繡所能比擬。同時又使用中間色線,借色與補色,繡繪並用,力求逼真原稿。又視圖案所需,可以隨意取材,不拘成法,真草、暹羅鬥雞尾毛,薄金、頭發均可入繡別創新意,尤其利用發繡完成繪畫之製作,於世界染織史上從未一見,即此可知顧繡有極其巧妙精微之刺繡技術。
清代刺繡,宮廷禦用的刺繡品,大部分均由宮中造辦處如意館的畫人繪製花樣,經批核後再發送江南織造管轄的三個織繡作坊,照樣繡製,繡品極工整精美。除了禦用的宮廷刺繡,同時在民間先後出現了許多地方繡,著名的有魯繡、粵繡、湘繡等、京繡、蘇繡、蜀繡等,各具地方特色。蘇、蜀、粵、湘四種地方繡,後又稱為“四大名繡”,其中蘇繡最負盛名。蘇繡全盛時期,流派繁衍,名手競秀,刺繡運用普及於日常生活,造成刺繡針法的多種變化,繡工更為精細,繡線配色更具巧思。所作圖案多為喜慶、長壽、吉祥之意,尤其花鳥繡品,深受人們喜愛,享盛名的刺繡大家相繼而出,如丁佩、沈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