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繡繡品品種繁多,色彩豐富。其圖案主要以民間流行的題材為內容,一般是取寓意或諧音來表達某個含義,常取吉祥喜慶等群眾心目中美好的願望為題目。如表示愛情的鴛鴦戲水,表示富貴的鳳凰牡丹,表示家庭和睦、人丁兩旺的五子登科,表示長壽的鬆柏仙鶴等等。在人物為題材的蜀繡中,除福祿壽三星、百子圖一類的寓意性題材外,在彩帳上多取材於戲曲和民間流行的傳奇故事。如郭子儀拜壽,穆桂英大宴,八仙、西遊記故事等。雙麵異形主體繡也是蜀繡中的代表作,如彭世平創作的《文君聽琴》,在繡屏的正麵繡的是卓文君在簾外傾聽簾內的司馬相如彈琴的畫麵,而在繡屏的反麵是司馬相如在簾內彈琴,卓文君在簾外傾聽,巧妙之處是正麵的卓文君的背麵就是司馬相如,正麵的司馬相如的背麵就是卓文君。兩麵結合得惟妙惟肖,天衣無縫,而繡工的精細,更是耐人尋味。
蜀繡起源於素有天府之國美稱的川西民間,它不僅受到當地的自然環境、風俗和文化的影響,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銷售地區的反饋影響。因此,蜀繡的風格特點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出我國西南和北部地區人民的性格和喜愛。其技藝特點是絨片平滑,繡品嚴謹細膩、渾厚圓潤、光亮平整、鮮豔明快、寓虛靈於樸拙、摻色柔和、車擰自如,勁氣生動、虛實得體。針法多而細膩,現有針法12大類、132種。
其中常見的針法有暈針、木石木針(嵌入縫隙的意思)、鋪針、滾針、截針、摻針、沙針、蓋針等,其中暈針具有自己的獨到之處。由於各種針法的使用與配合有各自的習慣,從而逐漸形成不同的特色和蜀繡的流派。
蜀繡的曆史發展
蜀繡源於周,興於漢,盛於唐。蜀繡有三千多年的曆史,從廣漢“三星堆”遺址中出土的一具青銅塑像,留存在服飾上的龍紋,據清華大學中國絲綢服飾圖案專家黃能福教授鑒定,所塑銅像為君王,服飾上的龍紋為刺繡。由此將蜀繡的起源追溯到了商周時期。蜀繡為絲織品上繡製產物,不易長時間保存,保存極好的也不過一二百年,因此蜀繡曆史隻能從相關曆史物證和曆史文獻中查找推斷。
西漢賦學家楊雄在其《蜀都賦》中雲“若揮錦繡布,望芒兮無幅”。足見漢時蜀繡的興繁景象。到西漢末刺繡已成為“女工之業,覆衣天下”(《後漢書》)。當時藝高的繡女被朝廷官府控製,漢代少府屬官的東織室、西織室,就是專為皇室加工繒帛紋繡高級成衣而設立的。因繡品顯示出非凡之技而被皇宮貴族們視為珍寶。晉常璩《華陽國誌》中詳細記載了此蜀中之寶,更將蜀繡與金銀珠玉同列。漢末三國時,蜀繡被用來換與易物彌補財政之不足。
唐時成都繁華富麗,天下太平而俱於生活享樂。蜀地偏僻獨安,群山環抱,地處川西平原,氣候溫潤祥和,土地肥沃豐潤,特適合種桑養蠶,所產絲帛質優量大,為蜀繡的發展奠定了優裕的物質基礎,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氛圍。(著名的南絲綢之路便始於成都)。
五代十國時,四川先後被王建、孟知祥割據,稱為“前蜀”、“後蜀”,後蜀皇帝趨尚享樂,驕奢淫侈,《說郫》:“衍(王衍:王建之子)北巡,至宜昌,泛舟巡閬中,舟子皆錦繡”。韋莊“浣花詞”雲:“錦浦春女繡衣金縷,霧薄遠輕”。
宋代的帝王貴胄、富人大貫,享樂之風盛行,刺繡的需求量大增,刺繡技藝也隨之提高。由此也促進了蜀繡的發展,《全蜀藝文誌》卷三十四中述:“織紋錦繡,窮工極巧”。《皇朝通鑒》卷十三載述:“蜀工富饒,絲帛所產,民製作冰、紈、綺、繡等物,號為冠天下”。
經世代相傳,蜀繡技藝日趨完善,風格逐漸形成。迄今為止,蜀繡針法已發展到十二大類,一百二十二種。清道光以前,散步於民間的蜀繡藝人已相當眾多,並形成許多小型刺繡作坊,民間組織“三皇神會”成立,這是由店主組織工人生產、加工、銷售蜀繡製品的專門行會。表明蜀繡已從家庭小作坊走入市場形成規模化生產的轉變過程。當時蜀繡主要分三類:穿貨(禮服、霞披、睡衣、挽袖及其它實用品)、行頭(劇裝)、燈彩(紅白喜事用的圍屏、采帳、被麵等)。到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成都成立“勸工總局”,內設刺繡科、設計科。聘請名家設計繡稿,蜀繡針法在當時也得到了豐富和發展。繡品種類除實用品外,又發展了欣賞品和裝飾品。如堂屏(條屏、中堂、鬥方、橫披等)。
勸工局設在當時的勸業場,現在的商業場。在勸工局的組織下,民間蜀繡盛行,成都周邊郊縣如(郫縣、新津、邛崍、崇州)刺繡從業人員眾多。不少家庭以此為業代代相傳,從而產生不少民間刺繡高手。據說清代不少宮廷繡源自蜀繡。《成都通覽》記載:“勸工局所出繡品為天下無雙之品,以東洋之繡較之,出於東洋十倍矣”。當時一批名畫家之作如劉子兼的山水、趙鶴琴的花鳥、楊建安的荷花、張致安的蟲魚等入繡,提高了蜀繡的藝術欣賞性,同時產生了一批蜀繡名家如:張洪興、王草遠、羅文勝等。據《蜀風》記載,張洪興等四人繡製的動物四聯屏參加了在南洋舉辦的“巴拿馬賽會”榮獲金質獎章。之後張洪興繡製的“獅子滾繡球”掛展,得到清朝廷嘉獎,授予“五品軍功”。
解放後政府非常重視民間工藝的保護和發展,於一九五一年成立了三個公私合營的刺繡廠。一九六一年合並為“成都市蜀繡廠”。一九八零年在政府領導人的關心和支持下,蜀繡廠從和平街遷廠至浣花溪畔草堂東路15號。今天黨和政府同樣非常重視蜀繡的振興和發展,在浣花公園旁規劃了“錦繡工場”。同時組織了蜀繡廠的改製,使觀念陳舊、管理落後、負擔沉重的老蜀繡廠重新煥發新春。蜀繡這個具有三千多年曆史的傳統工藝,是祖先給我們留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顆絢麗的藝術明珠,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珍視和愛護的文化遺產。在政府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蜀繡新成立了代表四大名繡之一的“成都蜀繡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蜀繡將從這裏重新起飛,重樹輝煌!
蜀繡氣韻
蜀繡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每繡一幅繡得有生氣,繡出一氣嗬成,氣韻連貫的藝術效果。
一首唱少女給情郎繡荷包表達愛心的四川民歌,有句“為繡荷包兒有人求,……瞞倒爹娘繡得忙”,封建社會青年男女互生戀情,違背父母之命,私送信物,故要瞞著。荷包隨身佩帶,除裝錢物又作裝飾,元雜劇明清小說服飾描寫每每提及,歐陽修的“紫荷垂橐”即言此物。因以彩色絲線刺繡,故必出自閨閣,送心上人,圖案繡鴛鴦或並蒂蓮,喻有情人終不分離,針針線線,極盡工巧,最見女子惠心深情。荷包未必都特別,然而刺繡確非等閑手段。先秦典籍記“觀古人之象”時,把“作會”(即繪)與“繡”並提,說“畫繢(繪)之事,雜五色……五采備謂之繡”(《尚書》《周禮》)。畫繡皆用色,且“繡亦須畫乃刺之”,可見其不簡單。漢以前刺繡主要是衣裳,王充《論衡》:“刺繡之師,能縫惟裳”。所謂“繡”,文繡(《禮記》)。隻有皇帝服裝才以五色繡之。據說周代以繡文繡區別以葛布與絲帛為材料的繡品。《史記》載“楚莊王有所愛馬,衣以文繡,置華屋之下”皇帝寵物穿繡圖絲衣顯是極尊貴;戰國“齊紈魯縞”很有名,這大概與齊郡尚刺繡、“恒女無不能”有關,絲織繡品大量製作在當時是極奢侈的,所以齊國號為“冠帶衣履天下”。
衣因繡而尊,便有等級之分,古代正史上的《輿服誌》詳列此種差別,謂之“典章興矣”(《舊唐書》)。不僅如此,絲帛必須“加五采之巧,施針縷之飾”,方顯珍貴,這正是“織錦刺繡,名曰卓殊”《論衡》的奇能,也是中國“女功之始也”(《禮記》)。王充論儒生之富於才學,比“猶女工織錦刺繡之奇也”。尤其商業發達生活侈靡之地刺繡更見興盛,且名家一出,便自成流派。
今見蜀繡較早記載出於漢賦家楊雄,其《蜀都賦》雲:“若揮錦布繡,望芒兮無幅”,另作《繡補》詩。隨著蜀地絲織業的發達,蜀繡有了雄厚的基礎,所以到西漢末蜀地“女工之業,覆衣天下”(《後漢書》),名聲在外。刺繡基礎在民間,但作為工藝,在當時仍很稀罕,因是奢侈品,並受朝廷官府控製。漢代少府屬官的東織室西織室,就是專為皇室加工繒帛文繡高級成品而設立的。因繡品顯示非凡之技,所以常視之為寶。晉常璩《華陽國誌》詳載蜀地寶物,便將錦繡與金銀珠玉同列。漢末三國時,蜀錦蜀繡均被用來換馬以應作戰之需並補財政之不足。
蜀繡的發展基於蜀地富饒,尤其是所產絲帛質好量大(著名的南絲綢之路便始發於成都),故唐宋時“繭絲織文纖麗者窮於天下”(《宋史·地理誌》),“民織作冰紈綺繡等物,號為冠天下”(《續資治通鑒長編紀事本末》)。成都繁華富麗,生活享樂而藝能有所工,史稱“成人多工巧,綾錦雕縷之妙,殆牟於上國”)《隋書·地理誌》)。良好的社會物質條件與優裕的精神氛圍使得繡藝妙絕天下。
民間凡富裕士子遊女也多衣錦繡。《花間集》詞多詠五代蜀中男女情事,時有刺繡方麵描寫,如“新貼繡羅襦,雙雙金鷓鴣”(溫庭筠),“錦浦春女,繡衣金縷,霧薄雲輕”(韋莊);除穿戴又借多種繡品及圖案抒發情思並點染境界,如“紅燭背,繡廉垂,夢長君不知”(溫庭筠),“繡鴛鴦枕暖,畫孔雀屏欹”(顧曾)等等,盡管是詞人之語,也可探知當時風俗;女紅之盛,由閨閣的特定背景描寫可見一斑,如“鶯啼殘月,繡閣香燈滅”(韋莊),“後園裏看百花發,香風拂繡戶金扉”(毛文錫),諸如此類,幾乎成了香豔脂粉套語,如“繡戶”不少是指大戶人家雕梁畫棟的屋宇,如王倨“繡戶雕軒文杏梁”。上舉詞中每每用金錢繡鴛鴦鷓鴣,那直是富豪之女的事,如白居易詩“紅樓富家女,金縷刺羅襦”,所謂繡樓繡閣,當是大家閨秀的所在。但也看出刺繡及繡品在婦女生活中的重要。
古蜀繡品極少傳世,較早的“北宋蜀繡雙冠圖片”(現藏西南師範大學),綾地,繡片高44厘米,寬30.7厘米,上繡二株雞冠花、孤嶼、水草水波紋,一雄雞嶼上昂首振翼催曉,上端鈐“明昌禦覽”玉璽一方。明昌是金章宗皇帝年號,可能是宋朝廷贈給金國的。中國古代的山水花鳥畫的成熟期在五代,其突出代表便是西蜀南唐的畫家如黃筌、荊浩等。宋人之繡,針線細密,其用線止一、二絲,用針如發細者為之。花草禽鳥之繡非如此細密而不能工不能真,加之題材之自然清新,比較龍鳳及漢唐流行紋樣更富於生活氣息。後代言及繡者之工,就說“工仿宋繡”,讚揚“精刺繡”者,即言其“能滅去針線痕跡”,直稱“針神”。此乃仿宋畫之工,甚至有直謂“繪繡”的。
明代秦良玉錦袍也是蜀中今所見稀罕繡品。一為藍緞並金繡蟒袍,胸背襟袖均並金刺繡蟒紋,又間彩繡萬福、如意、雲紋、寶相花紋等;一為黃緞並金繡花蟒鳳衫,除蟒紋,胸背又繡雙鳳,裙腳彩繡壽山福海,空白間繡彩雲。秦良玉乃一代名將,崇禎帝曾召見並賦詩表彰其征戰之功,雲:“蜀錦征袍手製成,桃花馬上請長纓,世間不少奇男子,誰肯沙場萬裏行”,身著蜀錦緞精繡蟒袍馳騁疆場,其俊美英武非男兒可比。服飾之用黃色在隋唐為皇帝所興,宋元以後赤黃、丹黃、淺黃更為皇朝所專用。秦良玉因召賜“太子太保誥封一品夫人”,故可服黃緞蟒鳳紋袍衫。《古董瑣記》載石柱有秦良玉錦袍,極長大。有作《秦良玉錦袍歌》:“……宮錦歸來撫戰袍,鏤金錯繡皆天澤……錦袍樂府蠻女唱,弓衣合繡都官篇”(見清王培荀《聽雨樓隨筆》引)。可見這件原藏石柱縣秦良玉家廟的精工細做之戰袍非常有名。
蜀繡的創新
蜀繡與蘇繡、湘繡、粵繡並列為中國的“四大名繡”,以其精湛的技藝和精美的產品馳名中外,被譽為“東方藝術明珠”。在近三千年的曆史中,刺繡藝人們以其創造性的勞動,繡製了數以萬計的蜀繡精品,使蜀繡針活技藝世代相傳,為繼承和發展我國的傳統工藝,弘揚巴蜀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也為人類曆史留下了一個耀眼的閃光點。
綜觀曆史,我們可以看到蜀繡的發展是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對蜀繡產品的需求而逐步形成的。蜀繡要發展,必須適應社會生產力水平的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這給蜀繡的發展提供了機遇,同時又使長期處於計劃經濟政策保護下的成都蜀繡麵臨嚴峻的考驗。
蜀繡事業如何擺脫困境,繼續發展,出路隻有一條,改革創新。蜀繡必須進行包括產品、技藝、針法、體製在內的全麵創新。
產品創新。蜀繡產品分為實用品和工藝品。改革開放以前,由於人們生活水平低,蜀繡產品以繡衣、被麵、繡鞋為主,花色品種單一,技術含量較低,不能充分體現蜀繡的精湛技藝。改革開放以後,人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對外交流增多。蜀繡實用品的手工刺繡逐漸被機繡、電腦繡替代,而蜀繡工藝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
蜀繡藝人們開發出單麵繡、雙麵繡異色繡等新產品,題材也由過去簡單的花鳥、人物發展為係列產品。蜀繡形成了“大小熊貓、芙蓉鮮魚”兩個工藝係列。但蜀繡產品的現狀仍然不能適應經濟形勢特別是旅遊事業的發展。由於題材的限製,蜀繡產品不能滿足廣大旅遊者,特別是年輕一代的需求。蜀繡必須跳出傳統的框框,開拓新的題材,為滿足來川大量旅遊客人的需求。開發“四川人文景觀蜀繡工藝品”,將蜀繡技藝與豐富的四川人文景觀相結合,生產便於攜帶的、具有紀念意義的蜀繡工藝品。為滿足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群的需求,開發用於成婚紀念、祝壽、室內裝飾的高檔蜀繡精品。為適應國外客人的要求,開發生產以西畫為題材,內容的蜀繡收藏品。為滿足年輕一代的審美要求,開發生產卡通人物、童話故事為題材的蜀繡裝飾品。從機繡實用品中另辟蹊徑。開發生產手繡高檔服飾、圍巾、繡鞋等,滿足一部分特殊人群的需求。
技藝創新。蜀繡產品的精美來源於蜀繡技藝的精湛。蜀繡藝人的在長期的實踐中,逐漸形成了蜀繡“平齊光亮、針腳整齊、澤色柔和”的基本特點。不管是單麵繡還是雙麵繡,蜀繡都是以淨色的輕緞或尼龍紗作“筆”。通過特殊的工藝“繪製”出一幅幅精妙絕倫的繡品。特別是雙麵繡中的異色繡,一在是人物,另一麵是花鳥或動物,密不透風,平不見籽,細致精微,令人歎為觀止。這好比繪畫中的“工筆畫”。這種獨特的技藝,生產高精蜀繡工藝品是必須的。但這種工藝技術含量高、耗時多,不適宜生產能進入千家萬戶的低檔蜀繡工藝品,不利於蜀繡產品量的擴大。
為適應蜀繡產品的創新,需要蜀繡技藝在繼承、保存傳統的基礎上進行創新。用線條繡代替滿繡。現在的蜀繡工藝品多是用線鋪滿畫麵。在生產部分產品時,可考慮運用簡潔的辦法,以線代麵,該細的細,該粗的粗,簡繁結合,既不影響效果,又節約了工時。用繡畫結合代替單純刺繡,蜀繡是在畫稿的基礎上進行的再創造。由於是傳統技藝,耗時多,技術含量高,因而價值也大。高檔蜀繡工藝品具有較高的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滿足了一部分收入較高的人群對藝術品的需求。但滿足不了一般低收入人群對蜀繡產品的喜愛。如果采用科技手法,在繡品上料時,先用彩色絲印機將底色印在絲料上,然後再在上麵進行刺繡創作,繡畫結合,別具一格。這樣,既不影響蜀繡工藝品的審美,又大大節約了原材料和工時。
針法創新。蜀繡技藝是通過針法來表現的。蜀繡有針法一百多種,基本的針法也有十餘種。一般繡製單麵繡時多采用絲毛針、蓋運針等十幾種針法。而繡製雙麵繡時除運針外,還要采用難度更大的滾針、戴針等,針法細分有三十多種。
過去蜀繡技藝特講究針法的規範,刺繡什麼產品用什麼針法是確定的,一成不變的。技藝要創新,針法也要隨時創新。一是將針法細膩發展為粗細結合。蜀繡針法的“平齊光亮,針腳細密”的傳統是必須堅持的。但在繡製一些大眾化的低檔旅遊紀念品時,卻不一定非要這樣要求,該細的堅持細,可粗的沒有必要非去追求細。粗細結合,相得益彰。二是將傳統針法與亂針針法結合。一般來說,蜀繡在刺繡中國畫題材繡品時,采用傳統針法即平針的針法,而在刺繡西畫的時候則采用亂針繡的針法。為了增強繡品的藝術效果,可以廣泛采用平針與亂針相結合的方法。
蜀繡藝人們在繡製雙麵繡“九寨溝熊貓”時,對這種結合進行了大膽探索,對“大熊貓”藝人們采用平刺繡,用絲毛針、蓋針、撒針、切針等十多種高難針法,把大熊貓刻畫得活靈活現。而對背景“九寨溝則采用亂針技法,迎著針腳參差不齊,遠看山水、樹木栩栩如生。這種“平針繡”與“亂針繡”的結合,得到了專家和客人的好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蜀繡的發展是時代的需要,同時也是曆史對當代刺繡藝人的要求。隻有改變舊的觀念,打破舊的體製,堅持創新,蜀繡事業才能有新的發展,才能迎來更加輝煌的明天。
蜀繡的發展
作為專門技藝,曆史上刺繡常為朝廷官府控製,如宋朝廷始設文繡院,招納繡工專為皇室繡製禦服及裝飾品,元代在全國各地設有繡局,明代設內廷作坊專管各項工藝製作,清代同類機構叫造辦處。這些官方機構除了督造朝廷政府所需,對刺繡行業的正規確立,提高其社會經濟地位也起到積極作用。如清政府於光緒二十九年(1903)在成都成立四川省勸工總局,內設刺繡科,聘請有名的畫家設計繡稿,同時鑽研刺繡技法。當時一批有特色的畫家如劉子兼的山水、趙鶴琴的花鳥、楊建安的荷花、張致安的蟲魚等入繡,既提高了蜀繡的藝術欣賞性,同時也產生了一批刺繡名家,如張洪興、王草廷、羅文勝、陳文勝等。張洪興等名家繡製的動物四聯屏並獲巴拿馬賽會金質獎章。張洪興繡製的獅子滾繡球掛屏又得清王朝嘉獎,授與五品軍功,為蜀繡贏得很大聲譽。
但蜀繡之形成專業比官方勸工局更早。道光年間(1830年),民間組織的三皇神會成立。這是一個由鋪(店主)、料(領工)、師(工人)組成的刺繡業的專門行會。這種正式垂版立行,建立行規,確定專業分工,維持行業內部各方(如生產、銷售等)的利益,表明蜀繡已從家庭逐漸進入市場,形成廣為社會所需的規模生產。那時成都的刺繡手工作坊在九龍巷、科甲巷一帶有八九十家,到官方勸工局成立,蜀繡業更加興盛。如三皇神會時的刺繡主分三類:穿貨(生產禮服、霞披、挽袖及其它實用品)、行頭(劇裝)、燈彩(紅白喜事用的圍屏、采帳等),到勸工局時期,實用品外更豐富了刺繡欣賞品類,如條屏、中堂、鬥方、橫披等,題材除以古代名家畫作如蘇東坡的怪石叢條、鄭板橋的竹石、陳老蓮的人物等為粉本,又請當時名畫家設計繡稿,並繡製流行圖案,既有山水花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