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皮影(2 / 3)

皮影戲自誕生以來,不僅在國內廣泛流傳,在國外也流傳頗廣。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山西省孝義市皮影研究會會長侯丕烈告訴記者,到清代,皮影戲除了西藏、新疆等少數幾個省區外,在國內許多地方留下了痕跡。與此同時,皮影藝術從元代起,就開始遠播海外。

據介紹,在元代,皮影戲隨軍隊傳到了南亞。波斯(伊朗)曆史學者瑞士德·安定曾說:“成吉思汗的兒子在位時,曾有演員到波斯,能在幕後表演特別的戲曲,內容多為國家的故事。”實際上,這位波斯(伊朗)曆史學者說的是中國皮影戲。

皮影戲還傳播至土耳其、泰國、緬甸等國家。在土耳其,皮影戲有“卡拉格茲”的別稱。

18世紀中葉,皮影戲傳到歐洲,各國藝術家對中國的皮影戲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1774年,德國文學家歌德曾在威蘭博覽會上把中國皮影戲介紹給德國觀眾,並在1781年8月28日他生日那天主持演出了皮影戲《米拉瓦的生平》。

漸被“塵封”

皮影藝術屬於綜合藝術,它融雕刻、繪畫、戲曲、音樂為一體。然而,在現代化的衝擊下,這種傳承千年的藝術格外脆弱。

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特別是電視機進入家庭後,這種曾經受寵的皮影戲被冷落了。

傳承人老了,離去了,或者改從他業,那些老戲班裏曾經傳世的“家什”,竟然被搬到了古玩市場,變成了“賣品”。

“其實,老藝人看到無聲電影時,就意識到危機來了。”朱文說。

據介紹,在皮影戲最繁榮的時期,僅山西省孝義市就曾有40多個皮影劇團,而現在早已不再演出了。

紙窗皮影戲,以孝義為中心流播、輻射在周圍各縣。流傳在呂梁的孝義、汾陽、交城、交口、中陽等,晉中的平遙、介休、祁縣、太穀以及晉東南的沁源等地。它是個很古老的影戲劇種,影戲藝人過去供奉黃龍,傳說他是影戲之祖。黃龍是殷紂時人,《封神榜》上的十二門人之一,一次守城戰中,他設空城計,用紙糊城門,內懸燈晃動影人,外敵疑城中兵多將廣,懼而遁逃。後人傳謂影戲之始。這種說法原不足信。也有影戲班供奉孔子的,很多人認為:可能是文人秀才主辦的影戲班。

山西皮影戲還存在有另一個流派,那就是腕腕腔紗簾影戲。從唱腔音樂、故事腳本,到表演形式、人物造型都和陝西東路皮影類同,山西晉南和陝西渭南地區隔河相望,從氣候條件、生活方式、風土人情都有頗同,長期以來,在經濟上、文化生活上過往甚密,遠在戰國時期就結為秦晉之好。明末清初,陝西華縣、華陰縣的影戲就傳到了晉南、順山西從南到北,由運城地區(新絳縣為代表,並周圍各縣),到臨汾地區(曲沃縣為代表,並周圍各縣),再到晉中地區(以孝義為中心,並周圍各縣)。腕腕腔紗窗影戲,由於它有委婉動聽的音樂唱腔,演唱故事更符合群眾的欣賞口味,紙窗改進為紗窗,使表演有很大的突破性提高,而玲瓏剔透的人手物造型,以及大型景物的出現都使它聲譽倍增,很快在山西蔓延開來。尤其在清乾隆年間,渭南地區落第舉子李十三,創作了“十大本”,如《紫霞宮》、《火焰駒》、《春秋配》等,逐漸也在山西地區傳播開來,同時,晉南人還過黃河到陝西購置影箱,有的去學藝,陝西雕簇皮影的藝人也到晉南來開業。皮影戲在晉南遍及城鄉,蔚然成風。據新絳縣誌載,明末清初新絳縣有影戲劇社十六個,活躍在民間,新絳縣北王馬村文家影戲班,子承父業百餘年,譽滿晉南城鄉。1979年老藝人文徐丁又重操舊業,移值改編了《雙報恩》、《白陽河》、《火焰山》、《三打白骨精》等二十多個劇目,寓情於影,頗受群體歡迎。

隨著皮影戲的興起,專門從事皮影戲雕刻藝術的“專業戶”也相應產生,候馬虎祁村北城李武昌家,南上官楊茂盛家就開有皮影雕刻作坊,還有流散串班售雕者,隻楊茂盛一家就承攬有十多個皮影班的皮影人物的雕刻,影戲活動代代相傳,遍及城鄉,也遠播於汾、平、介、孝。

民國初年新絳縣高鳳鳴從陝西學藝歸來,在南大街開了一個作坊,專營皮影雕刻藝術品,數十年來高鳳鳴積累了上千萬影人臉譜,創造性的繼承和發展了皮影雕刻藝術,成為當時晉南皮影雕刻藝術的代表。生前他為晉南劇團雕刻了近百套戲箱,還培養了十幾名青年藝人,謝君一是其中的姣姣者。(參考廉振華《晉南皮影》)

碗碗腔紗窗皮影何時傳入到孝義?據“會刊”載“相傳三代之老藝人王茂珠說,明末清初是我縣最盛行之際,全縣有(影戲班)一百一十餘班,不僅活躍在我省各地,同時渡過黃河到達陝西,穿過雁門關到達內蒙古……”“明末清初”約在乾隆年間,此時時處乾隆盛世,陝西、晉南影戲都有處於鼎盛時期,孝義處“最盛行之際”當在理中,可惜到嘉慶年間皮影戲遭劫難,產生了二、三十年斷代,所以產生了碗碗腔紗窗影戲清末年初傳進孝義的說法。情況是:碗碗腔紗窗影戲吸收當地皮腔、汾孝秧歌、晉劇的滋養,經過長期的藝術實踐,形成了孝義獨有的碗碗腔皮影戲,到清末民初形成了影戲的又一個鼎盛時期,境內有影戲班社六、七十個,同時也延伸到周圍各縣,行跡遍布三晉。如後營馬四兒往文水徐家鎮搭吉慶班;那莊耿老旺到文水於家堡搭寶盛班;後營鈕善貢往汾陽東馬莊、孫俊英去祁縣、馬員才往太穀等等,流傳有"無孝不成班"的民謠。孝義境內一時異彩紛呈,影藝名人成出不窮;王寶棟等於竿工精熟,操技藏神;張立廣銅音鐵嗓。月驚星迷;井潤元專說閨門戲,人稱“小姐班”;李付德擅長喜鬧劇,譽為“哈哈班”。此外,還有張萬年、於吉榮、宋廣德、耿富有等一批青年藝人,稱為後起之秀,操、說、唱各有千秋,名聲遠播。

5.淩源皮影戲

淩源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紅山女神的故鄉,因大淩河的源頭而得名。淩源位於東經118°,北緯41°,遼、冀、蒙三省(區)三縣(市)交彙處,地處遼西走廊北通道的要衝。東鄰喀左,西接河北省平泉縣,南邊是建昌縣,北與內蒙的寧城縣和遼寧的建平接壤。區位條件優越,101、306兩條國家級公路穿境而過,京沈、魏塔二條鐵路貫穿全境。淩源曆史悠久,人文景觀眾多,古生物、地熱、生態資源豐富。著名的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被列為全國考古十大發現之一。南部青龍河流域是省內最大的省級自然生態保護區。

淩源秦漢時代就是縣郡治所,自古為商賈雲集、經貿發達之地。這裏農業發達,物產豐富,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使優質小雜糧等傳統農產品久負盛名,水果產量進入全國百強縣行列,是全國最大的反季無公害黃瓜生產基地和球根類鮮切花生產基地,被譽為“北方花都”。

淩源皮影不僅是本市城鄉人民喜聞樂見的鄉土藝術,而且隨著多年的經濟往來,人口遷移,皮影戲班、皮影藝人流動演出等不同途徑傳播到省外的黑、吉、冀、蒙等地區,深受他鄉群眾的喜愛。

1951年,淩源三道河子鄉皮影藝人李鳳武,在內蒙古通遼演出時,竟然貼出了“天下第一黑頭大王李鳳武”的海報,他的演唱也確實得到了當地觀眾的讚賞;1952年,烏蘭白鄉皮影藝人白俊山曾到錦州市葛福班執藝,1954年加入錦州市皮影社,1966年調回喀左縣皮影團;三家子鄉王國豐影班多年來活動在內蒙古林西、寧城和河北省青龍縣木頭凳一帶;三家子鄉皮影藝人崔吉林,因家鄉當年遭受嚴重的自然災害,於1960年攜帶著心愛的皮影箱,遷移到黑龍江省青岡縣定居,1974年參加黑龍江省皮影會演榮獲操縱表演一等獎。

近年來,因關內各地皮影演員嚴重不足,淩源藝人李海奎、馬秀琴、王攀、張翠榮、馬占榮等20多位演員應邀赴遷安、遵化、玉田、豐潤等河北省各縣影班演出。李樹廣被樂亭縣皮影團接納為正式成員。黃寶豔、李海奎、範春榮、馬秀琴等,多次應河北省“百靈音像出版社”約請,參加演唱,錄製了大量皮影戲光盤,投放市場後,成為音像行業的搶手貨。僅上述幾例,可窺見淩源皮影活動區域之廣,影響之深。據史料記述,早在宋代由紙影進化為皮影,易雕刻而不致損壞,形成了比較完善的戲曲藝術形式。宋理宗端平二年《都城記盛》載:“凡影戲乃京師人初以素紙雕鏃,後為彩色裝皮為之,其話本與講史書者頗同,大抵真假相半,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與之醜貌,蓋亦寓褒貶於市俗之眼戲也。”由此可見,皮影戲已有千餘年的悠久曆史。

明代,朝陽地區所轄朝陽、建平、淩源、喀左等地均屬烏良哈牧場。當時土著民族是否有本地的皮影?它又是什麼形態?尚無資料證實。《中國影戲略史及其現狀》中言道:“灤州影戲創於明萬曆間,地點乃關東。”“於康熙間始入關而後盛行於各地。”皮影藝術界人士共識,現在流傳在遼西一帶的皮影為中國北方皮影戲的一支,屬灤州影派係,由明萬曆年間灤州安各莊黃素誌興創。黃素誌是位通詩書、喜繪畫、精雕刻、崇佛教多才多藝的秀才,因屢試不第,憤而出關遊學遼陽,於此興創了這派皮影。他以宣揚教化為宗旨,依《宣講拾遺》為底本,改羊皮為驢皮雕影,獨樹一幟,後在清代隨皇室入關,得到權貴的重視,皮影戲逐步發展起來,流布於河北、東北、內蒙古,逐漸形成了:影人造型、用料、雕鏤、色彩、裝置、卷本類同,又因流傳地域不同,受民歌、民間音樂、民族習俗、語音調值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呈現聲腔音樂、演唱風格、白話韻味各異、地域特點十分明顯的中國北方皮影戲。淩源皮影也不例外,在生活快節奏的今天,越來越突出鄉土特點。不僅演唱講究快馬清刀,道白方言韻味濃重,就連影戲開演之前,為招引觀眾所打的“一封書”、“一板到底”、“八鑼住”影通,節奏快,火暴熱烈,也明顯區別於關內影班的“慢通”,地方特點更加突出。

解放前,淩源皮影班更換演唱場地,所有的家當用兩頭毛驢一馱便可出發。一頭驢馱上蓬、圍、杆、杖和演員的行李,另一頭馱上皮影上箱和下箱。頂燈人提著燈具,就可輕鬆地去某地演出。

1、影台:解放前,影班隻帶台板以上的蓬、圍、杆、杖,從不帶影台。每到一地,都是當地民眾張羅搭台。說也簡單,用農村打場用的四個碌碡做立柱,橫擔上兩根檀子,再擺上一副棺材料子板或是兩扇車大門,約六尺見方、三尺高的台座就搭成了。前台從百姓家借兩張高桌,中間夾上一塊壓箱板子(影班自帶專用木板),連綴係牢。台座四角豎起四根六尺高的立柱,行話叫“抱柱子”,上麵架上蓬架,用繩係住。演出前上好布製蓬頂,台的左、右、後三麵掛上圍子,開演時支上影窗(現稱銀幕)。這樣,影台就搭好了。隻要鑼鼓一響,影戲就開演了。

1958年以後,影人尺碼加大了,當年的小影台便不適用。由那時起,為方便群眾,影班自帶台座及杆杖。有的用三角木支架,頂起兩根木梁,有的用專製的鐵支架,上麵鋪平自帶的台板,前台搭上專用的台案,台麵上係好專用杆杖蓬架,便完成演出前搭台準備工作。現在,如用1尺6寸高的影人,台麵應為4米見方,距地麵約1米至1.2米,影窗也隨著加寬加長。現在多數“抱柱子”用一寸鐵管,蓬架的橫順梁有的用木方,有的用竹杆,也有的用鐵管。影蓬的拱頂仍延用四根1.5寸寬的竹劈。蓬蓋多用防雨性能好的凡布,圍子多用較結實、防寒性能好的小凡布或白粗布。

2、銀幕:影窗,現又稱銀幕,是皮影戲必備的工具,它直接影響著影人的清晰度和影戲的演出質量。解放前,影窗是在5尺長、2.5尺寬的長方形木框上糊上兩張粉蓮紙製成。操影要十分小心,不可碰破窗麵。解放以後糊影窗用料有了改進,有的用漂白布,後來用白的確良,近年又有人試著用燈箱布。如用1.6尺高的影人,影窗通常為3米至3.2米長、1米至1.4米寬的長方形。為便於表演,影人增高影窗也相應加大。

3、燈具。隨著曆史的發展,皮影戲用來照明的光源也有變化。傳說原始的皮影戲用一個馬勺,搭上四五根棉花撚子,以蓖麻籽或線麻籽油做燃料,照明演影。後改用薄鐵片焊油箱,再焊上六、七根油管裝燈撚,用豆油或麻油點燃照明(淩源文化館珍藏有實物)。隨著科學發展,四十年代後才用上了戴罩的煤油燈(當時稱洋油燈)、汽燈、電石燈(俗稱玍石燈),直到五十年代末,淩源多數地區才用上電燈(白質燈泡)。七十年代,皮影戲台上開始應用碘鎢燈或是日光燈,這種光源平而白,演出效果好,銀幕上看不到影人的手條和脖條,使皮影銀幕幹淨利落。其弱點是,影人稍離開銀幕影子就不實,產生虛幻的感覺。所以,拿線者要根據新的光源重新練功,影人必須緊貼銀幕,切忌遠離,才能達到所需的效果。

4、影箱。影箱分為上箱和下箱。上箱為存放影人、影件所用。內裝各種場片、車船、馬匹、蟒、靠、鎧、褂、袍、衣等;每個影箱必有70—100個戳子、400—600個頭茬。頭茬依據影人身份、地位、性別的不同,分裝在官紗、王帽、帥盔紮巾、反王紮巾、文武生頭、文武旦頭、神仙妖頭六個影包內。另有兩個包:盛裝劈頭甩發及各種小型的雜包和演出前挑選本戲所用頭茬的隨手包。

下箱盛裝本班的影卷、武場樂器、所用備品和隨手工具等。

5、武場樂器。班鼓,即戲劇所用單皮鼓,又稱崩鼓。下腔直徑25公分,上蒙豬皮,中間鼓麵發音部分直徑5公分,用鍵敲擊,發出“嘎嘎”清脆的響聲。

響板,也有人叫水板,用烏木、鐵犁、紅木、黃楊等不同材料製作。由三塊同樣大小的板組成一副響板。長27公分,中間寬5公分,下端寬7公分,豎向中間起棱,稱為板牙。用後麵一塊板的板牙部位擊打前麵兩塊捆在一起的板,發出響聲標示唱腔的節拍。

鼓、板在皮影戲中不僅起節奏作用,也有摟腔打掛的伴奏作用。

大鑼。從前影台上所用的大鑼多是小光奉鑼,調高而清脆。鑼的口麵為26—28公分,鑼光響點為6—8公分。當前,借鑒兄弟劇種的經驗,文戲用蘇鑼。一般蘇鑼口麵為30—32公分,鑼光響點為12—14公分,音色渾厚柔和。武戲用奉鑼,觀眾俗雲聽著精神。

鐃鈸,是武場樂器中必備的打擊樂器,與大鑼同用。其直徑19.5公分。

手鑼,有人叫它“鏇子”,是武場中主要樂器之一,與大鑼、鐃鈸合奏。特別在影戲中旦角上下場單獨使用時,聲音幽默、詼諧。解放前,皮影戲使用的手鑼多為小光高調,其口麵直徑為21.5公分,鑼光響點為5—6公分。現多數影班使用中光手鑼,調門略低,鑼光響點為7—8公分。

堂鼓。影班使用的堂鼓大體上分兩種,一種是白色鼓腔,兩麵蒙江豬(類似長白豬)皮的高調堂鼓;二是紅漆鼓腔,兩麵蒙牛皮,一敲發出咚咚聲響的中音堂鼓。鼓高均為35公分,鼓麵直徑為22公分。在皮影戲中,“打通”、升堂、點將、武打等許多場麵必用,是武場樂器中一件主要樂器。

6、文場樂器。1940年以前,皮影戲主要伴奏樂器是“小京崩”,即小三弦。1940年以後皮影戲應用銅筒蟒皮四弦伴奏。1960年以前的琴弦多用絲弦,以後逐步改用鋼弦。在淩源通用調高為F,兩條外弦同度定G,兩條內弦同度定C,以2—5弦指法演奏,最高音用到,最低音為裏弦空弦5.演奏時,按弦手指戴金屬套,使聲音更加清脆明亮。琴筒長17公分,內徑6.5公分,琴擔子(琴杆)長90公分,上按四個弦軸。琴弓裝兩綹馬尾,分別通過兩根二弦、兩根老弦之間,向外用力可同時拉響兩條外弦(二弦),向內用力可同時拉響兩條裏弦(老弦)。演奏時所發出的雙聲悅耳動聽,別具風格。

嗩呐。皮影戲多用八寸黑杆嗩呐,又名“三機子”。多用在擺朝、點將、迎娶、打尾聲等場麵。它也是皮影戲必用的樂器。

灤州皮影始創於關東,發展於河北,又傳入東北三省及內蒙古部分地區。由於通商、移民、藝人流動等各種因素,灤州影戲流布各方。一是從樂亭經渤海北上流傳到丹東、大連;二是出山海關經錦州流向東北;三是由遷安、遷西出冷口,經青龍、寬城的商賈小路流向關外;四是出京東,經喜峰口流傳到承德、平泉、淩源等地,逐漸繁榮發展。此乃皮影戲由關內傳播到東北及內蒙古的四條主要通道。

但淩源皮影何時、何地由何人通過哪條路線傳入?首先傳給哪個影班或哪幾位藝人?目前,尚未見資料證實。

1994年,淩源刀爾登鄉著名皮影藝人郭永山親述(韓琢記錄),河北省遷安縣“任八老爺”的影班,總是圍繞長城在關內外演出,因此被眾人稱為“護城班”。班內藝人藝術精湛,且有一定文化水平。該班主要藝人有:湯滿(彈三弦,在關內號稱湯半台)、張秀峰(打鼓)、王安泰(掌上線)、任慶龍(字耀先,打鼓、唱小兒)、鄧春林(號鄧老林,掌上線)。藝友們演出之餘,精心錘煉卷本,共商演藝,堅持常年活動,深受歡迎,名震關內外。1928年,“護城班”應淩源三道梁子村皮影班主宮萬裏的邀請,曾到淩源的刀爾登、三道梁子等地演出。1933年,郭永山住刀爾登溫樸齋班,請來了原“護城班”皮影藝人鄧春林、任慶龍、王雲閣、劉朝卿(字向臣,彈三弦)等關內外藝人,聚會淩源溫樸齋班同台演出,切磋技藝,取長補短,共同提高。此為民國年間,河北省皮影班社及藝人從遷安出冷口,經青龍流動到遼寧淩源之一例。

1937年,冷口外河北青龍縣王子店鄉皮影藝人佟敏祖孫三代,為避難逃荒來到淩源。祖父佟秀章,號佟老布,掌上線唱小兒,父親佟鳳洲,打鼓唱大。佟敏門裏出身,12歲從事影藝,習得拿、貼、打、唱,樣樣精通,雕刻影人更為關內外著名。初來淩源,祖孫三代搭班唱影以此謀生。1949年與藝友建立了淩源縣皮影社,1957年淩源縣建立皮影團,佟敏就成了大家公認的藝術骨幹。1959年,天津寶坻皮影藝人婁永昌到淩源皮影團工作,主功唱髯。他聲音甜潤蒼勁,授徒淩源的許子林,直到“文革”才返回故裏。表麵看,藝人們搭班唱影為的是糊口謀生,實質也傳播了皮影藝術。

民間皮影藝術的傳承,無論雕刻影人,還是拿、打、拉、唱各種藝術的傳承,都是以師帶徒,或是舉辦專門的科班來培養人才。解放前,如以師帶徒,經中人介紹,立下生死合同——“車前馬後,投河覓井,與師無關……”,隨班流動,邊唱邊學,學業期滿先為師父效力三年,方可搭班從藝,以此謀生。專門科班,一師眾徒,邊演出邊學藝,影價比成人班略低,所有收入歸師父所得,或兩年、或三年幾個學員一起出科,就這樣皮影藝術才得一輩一輩的傳承,一代一代的發展。解放後,取消了從前的老規矩,但傳承方式略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