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淩源尚有影箱23部,皮影藝人150多位,他們不僅在本市演出,還流動於毗鄰河北、內蒙等地演出,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也促進了藝術交流。早在1979年,淩源皮影團參加朝陽市首屆皮影彙演,現代戲《雙喜臨門》,神話故事戲《白蛇傳》均榮獲一等獎。1991年,參加遼寧省首屆皮影戲調演,演出傳統戲《火焰山》一舉奪魁;1994年參加省調演,現代戲《紅嫂》獲二等獎;1998年參加省第三屆皮影調演,傳統折子戲《紅蓮除霸》獲得一等獎。1998年中秋節為來朝陽參加“一展一會”的埃及、俄羅斯等7國外賓專場演出,深受外國朋友的歡迎。
近年來,為弘揚民族民間優秀文化,挖掘、搶救、整理民間藝術遺產,淩源市文化館從1988年開始著手中國北方皮影戲影卷搜集整理工作。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現已經搜集到傳統及現代影卷3300卷,達3400萬字。為我國民間藝術積累了大量的寶貴資料,其數量之多,作品之工整,可為全國之首。
1992年遼寧省文化廳命名淩源為“皮影藝術之鄉”。1996年文化部命名淩源為“中國民間皮影藝術之鄉”。1999年遼寧省文化廳撥專款資助淩源建立了融皮影雕刻藝術、業績成果、影卷珍藏、演唱操作為一體的“淩源皮影藝苑”,使淩源皮影基地建設更上新的台階。我們有理由相信,淩源皮影藝術在新世紀的曙光裏,必將走出中國、享譽世界。
6.華陰皮影戲
皮影是用家畜皮刻製的人物影像,借助燈光投影屏幕表演的一種戲曲,通常叫燈影或皮影戲。據曆史學家顧頡剛考證,皮影的發祥地在陝西。
陝西民間有一個傳說,似乎說明了皮影的來曆。據說西漢時,文帝劉恒的幼兒由一位宮女照看。一天太子哭鬧不止,聰明的宮女便用梧桐樹葉剪成人形,借著透進紗窗的陽光,一麵用手舞動梧桐葉子,一麵口哼小曲,太子馬上轉哭為笑。
皮影的原型是用紙剪的,後來才改成用皮刻製。據宋朝《夢梁錄》等書記載:“京師初以素紙雕簇,自後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影,用以彩色裝飾,不致損壞”。皮影在漢代已經出現,到了宋代已相當流行,京師常見、“設帳張燈”上演“影人戲”。到了元代,蒙古軍隊中有皮影班子隨軍,一直傳到中亞國家。
華縣皮影製作精細,玲瓏剔透,深受民間喜愛。其製作過程是:牛皮或驢皮經浸泡後,刮鏟成半透明狀,再打磨、摹畫、雕刻、著色、熨平、綴合。華縣皮影造型以人物為主,兼有景物和道具。人物高約1尺,大頭突額,色彩豔麗,圖案精細。人物的頸、肩、腰、膝、肘等十處有輪盤牽線,活動自如。通常以五官反映人物的性格,如以平肩和皺眉區分陽剛和陰委,醜角多用圓嘴、吊眉和衝天鼻,形象誇張詼諧。
舊日,華縣城鄉有數十個皮影班子,一個班子5人,小車一推,背簍一背,隨時可外出演出,逢上廟會、結婚、祝壽、小孩滿月,一盞明燈,兩張方桌,幾塊木板就可搭台表演,演出時,操縱提線的人稱“簽手”,在屏幕後表演打、跳、翻、跑各種角色。唱腔多為碗碗腔。伴奏的樂手司掌琴、弦、鈸、鼓等樂器。5人一班配合默契,演得有聲有色。
農閑時,華縣皮影經常流動演出,在電影沒有普及的年代,是一種民間喜聞樂見的戲曲節目。1949年起華縣光明皮影社曾長期在西安演出。1975年華縣皮影進京上演博得好評。1986年上海電影製片廠為華縣皮影攝製紀錄片《皮影輕騎隊》。
近年來由於現代視聽媒介的普及,皮影戲演出的機會少了。皮影作為一種工藝美術品也為人所愛,一些外國遊客尤喜收藏。德國皮革博物館和日本民俗博物館都有華縣皮影陳列。
7.陸豐皮影戲
陸豐皮影戲是我國三大皮影係統之一的潮州皮影的惟一遺存,陸豐市皮影劇團是廣東省惟一的專業皮影劇團。陸豐皮影戲一直在民間生存、發展,有古代閩南語係的基因,又得海陸豐民間習俗的孕育,唱腔音樂豐富,地方特色濃厚,繪畫、雕刻精致,表演生動逼真,優雅可觀。
陸豐市位於廣東省東南部碣石灣畔,南瀕南海,毗鄰港澳,介於深圳與汕頭兩個經濟特區之間,水陸交通十分便利。陸豐皮影就在這座小城棲身,它的曆史悠久,形成於宋代,盛行於明、清,普及於民國時期。新中國成立前夕的戰亂時期,其他戲劇大部分停鼓散班,皮影戲班仍活躍在周邊鄉鎮,可見皮影戲的群眾基礎深厚,有很強的生命力。新中國成立後得到複興和發展,在繪畫、音樂、製作、表演、效果及舞台燈光等方麵,都為世人所矚目,所到之處,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少年兒童更為喜愛。演出區域不斷擴大,不但到過粵北地區的各市、縣及廣州等地,還在福建幾個市、縣留下足跡。1975年之後,多次赴京參加及演出,所演劇目如《戰惡獸》、《雞與蛇》、《龜兔賽跑》、《飛天》、《雞鬥》、《哭塔》等廣受好評。陸豐皮影是一種傳統民間藝術,具有很高的曆史價值、教育價值和藝術價值。
8.唐山皮影戲
唐山皮影又稱灤州影、樂亭影、驢皮影,是中國皮影戲中影響最大的種類之一。通常認為灤州影戲初創於明代末期,盛行於清末民國初年,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曆史。
唐山皮影戲的主要操縱演員有兩個人,即“上線”和“下線”。支配影人動作的杆子有3根,分別叫“主杆”和“手杆”。唐山皮影戲演出通常有拿、貼、打、拉、唱五種分工,有“七忙八閑”之說。
唐山皮影戲的劇本又稱“影卷”,現存至少500多部。其中“連台本”有130多部,單本劇也很多。劇目有《五鋒會》、《二度梅》、《青雲劍》等。皮影傳統劇本的文學結構為人物出場有上場“詩”,下場“對”。其格律常用“七字句”、“十字錦”、“三趕七”、“五字賦”、“硬散”、“大金邊”、“小金邊”等。這些唱詞結構都是以對偶的上下句為其結構的基本單位,每段唱詞一般都是由若幹對聲韻相同的上下句組成。唐山皮影以樂亭方言為基礎,以唱功見長,風格獨特,為板腔體。基本板式有大板、二性板、三性板、散板以及平唱、花腔、淒涼調、悲調、遊陰調、還陽調以及因特殊句式而得名的三趕七等各種腔調。
皮影的雕刻要經過刮皮漿皮、拓樣雕刻、著色塗油、拚釘裝杆幾個步驟。刀口和上色是最能體現雕刻藝人水平的地方。人物造型分為生、小、大、鬢、醜等。
唐山皮影的劇目內容是深層剖析當地社會民俗民風、宗教心理的重要材料。曆代唐山皮影藝人對唱腔表演、舞台道具的材料和技藝的改良與創新從未間斷過,這些經驗是今人和後人的寶貴財富。唐山皮影的傳承延續著口傳心授的方式,為文化傳承的方式方法提供了重要借鑒價值。唐山皮影的唱腔、音樂、表演、造型有著本地域特有的風格,受到國內外同行和觀眾的讚譽,具有很高的欣賞與研究價值。
現在,能夠進行皮影戲劇本創作的人不足10人,皮影藝人年齡偏大,找不到徒弟傳承,欣賞皮影藝術的人也越來越少。唐山皮影麵臨著失傳的困境。
9.冀南皮影戲
冀南皮影戲主要分布於河北南部,是宋代中原皮影戲重要的嫡脈。皮影造型古樸,體製簡練,雕繪結合。冀南皮影劇目豐富,演唱沒有文本,完全靠口傳心授方式傳承,對白口語化,通俗易懂,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冀南皮影演出時以板胡、二胡、悶笛、三弦、嗩呐、笙等樂器伴奏,武場另配有鼓、鑼、鑔、號、梆子等。
“基本特征”
一、冀南皮影戲是宋代中原皮影戲重要的嫡脈,它與河南皮影及豫北梆子腔有著重要聯係。
二、冀南皮影戲造型古樸、雕繪結合,造型體製簡練,體現著我國皮影戲的早期風貌。
三、冀南皮影戲劇目豐富,演唱沒有文本,完全是口傳心授,對白幽默風趣,非常口語化,表演起來通俗易懂,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四、冀南皮影戲班社與傳承依然保持傳統的習俗,基本體現原生態皮影戲表演形式。
“藝術價值”
冀南皮影屬於宋代中原影戲一支嫡脈,較多地保持著我國皮影戲的早期麵貌,它相比陝西皮影、唐山皮影,在造型、劇本、唱腔、演出形式等方麵有著非常強烈的差異,更具有較高學術價值和文化內涵。
冀南皮影戲造型粗獷古樸、線條簡練、雕繪結合,充分體現著古代中原影戲的造型特征、體現著我國皮影戲的早期特征。冀南皮影戲演唱沒有文本,完全是口傳心授,具有口語化、方言化的特征。
對於冀南皮影藝術的保護和研究是對我國皮影藝術曆史、流傳和現狀的深入挖掘、整理和全麵認識。對於宏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搶救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中國當代民間文化的繁榮和發展,將有著重要的意義。
“瀕危狀況”
冀南皮影戲有過輝煌的曆史,但時至今日卻陷入十分尷尬的生存境地,大多數皮影藝人年事已高無法演唱,中年藝人特別是年輕藝人很少,影戲箱也越來越少,有的班社隻留下道具,而藝人已經沒有了。據在冀南6個縣的統計,現在尚可演出的皮影戲班社已由解放初期的100多個減少至10餘個,皮影藝人由過去的近千人減少到100餘人,演出劇目從過去的200多個減少到30多個,而且演出場次越來越少,演出範圍越來越小。傳統的皮影表演技藝難以得到傳承,其唱腔、口傳劇目、雕製方法等,幾乎麵臨失傳。
10.阿宮腔
阿宮腔,也稱北路秦腔。因唱腔具有翻該遏低的藝術特點,亦稱遏宮腔。流行於禮泉、富平、興平、鹹陽、涇陽、三原、乾縣、高陵、耀縣、銅川、臨潼等地。
阿宮腔原為皮影形式演出,1960年搬上大舞台,在常腔、表演、音樂伴奏以及舞台美術方麵進行了較大的改革,但仍保持了原有的藝術特色。據老藝人段天煥回憶,清嘉慶、道光年間,阿宮腔已由禮泉傳播到渭北一帶,演出的劇目有《範雎相秦》、《玉瓶贈金》、《祥麟鏡》、《四賢冊》等。與原秦腔唱調相比,有“三放不如一遏”的藝術效果,遂取名“遏工小調”,藝人們稱為“遏工”。至清同治、光緒年間,又相繼出現許多皮影班社及名藝人,演出劇目主要有《滾龍床》、《紅拆書》、《鐵冠圖》、《艘孤》、《清河橋》等。
阿宮腔的特點是嫻雅婉轉,鋼勁有力,纏綿激昂,拖腔帶有“噫咽”之音,並以假嗓翻高唱出。
1940年前後,由於國民黨政府黑暗腐敗,加之連年遭災,阿宮腔戲班相繼解散,僅有段天煥一個戲班艱難地掙紮到解放。
新中國成立後,富平縣人民政府為搶救阿宮腔劇種,組織以段天煥為首的老藝人成立民樂皮影戲社,積極進行演出活動。1958年又將富平縣三團改為富平縣阿宮劇團,創作、改編、演出《喬太守亂點鴛鴦譜》、《玉瓶贈金》、《女巡按》、《錦香亭》、《王魁負義》、《四賢冊》、《白蛇傳》、《翰墨緣》、《金鱗記》等傳統戲及《雞毛信》、《雷鋒》、《紅石鍾聲》、《八一風暴》、《三姑娘》、《兩家親》等現代戲。並於1961年赴京進行彙報演出,受到戲劇專家及觀眾的歡迎和喜愛。
阿宮腔的劇目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已經挖掘整理的傳統劇目有六百餘本。劇目的唱詞淺顯樸實、生活氣息濃厚。取材於曆史的劇目,大都為揭露封建統治者的昏庸腐敗、荒淫無恥、殘忍凶暴以及批判賣國求榮、表彰民族氣節的戲,如《七箭書》、《重耳走國》等;取材民間故事的劇目,多為反映倫理道德、男女愛情、抨擊忘恩負義與頌揚清正廉潔、剛直不阿的清官戲,如《西廂記》、《金鱗記》、《王魁負義》、《女巡按》等;取材現實生活的劇目,大都是抨擊惡勢力和惡少劣婦的諷刺喜劇,如《三婆娘頂嘴》、《屎巴牛招親》、《打鍋》、《抹牌》等。
阿宮腔角色行當生、旦、淨、醜俱全;表演基本沿襲了秦腔程式,並采用了皮影某些特有的表演動作,顯得獨特別致。同時,在表演上有塌城、劍出鞘、踢打等武打特技。
阿宮腔屬板式變化體音樂。聲腔分歡音與苦音。歡音表達明朗、輕快的情緒,苦因表達悲傷、淒楚、懷念、憤慨的情感。其唱腔保持了阿宮腔腔調,惟淨角揉入眉戶某些曲調;旦角又吸收了碗碗腔行腔技巧,突出阿宮細膩、婉轉、剛柔並濟的特點。唱腔板路有[二六]、[慢板]、[二倒板]、[箭板]、[一疊腔]、[三不齊]和單句送等;常用的曲牌有[一起清雪]、[遷仙客]、[春宴開]、[點絳唇]等。伴奏樂器以板胡替代原二股弦領奏,增加了音響效果;武場麵以梆子擊節,配以鼓板、牙子、小鑼、繞鈸、大號等。
9.
11.碗碗腔
一、簡要描述
陝西省地方戲曲劇種。又名“燈碗腔”,“阮兒腔”。前者因擊節樂器小銅碗和演皮影需用燈盞照亮子而得名;後者因主奏樂器阮鹹(即月琴)而得名。l958年易名“華劇”,一般仍稱“碗碗腔”。碗碗腔在形成過程中吸收老腔的藝術成分較多,為與老腔相區別,關中東府人又稱其為“時腔”。主要盛行於陝西大荔、朝邑、渭南、西安、戶縣、綏德、米脂、洋縣、西鄉等地。山西晉南及晉中的孝義,河南西部的靈寶、陝縣、盧氏,甘肅的蘭州等地也有流行。
二、曆史沿革
碗碗腔的形成年代,無文字記載可考,據調查,清乾隆年間(1736--1795)渭南人李芳桂曾作有劇本“十大本”,就其唱詞結構分析,可斷定當時碗碗腔的主要唱腔已經形成。《重修華縣誌稿》載,在同州(治今大荔)一帶:“清末演唱者二三十家”,而各地又形成了洋縣碗碗腔、陝北碗碗腔、西府碗碗腔等不同分支。
洋縣碗碗腔相傳在乾隆時由洋縣萬家宮藝人雍朝傑所創。雍原為皮影桄桄戲藝人,赴渭北演出中,在朝邑(今大荔)學得碗碗腔後,與桄桄唱腔結合,後其子雍可敬(貓娃)與徒弟福娃又吸收了道情唱腔,逐漸形成別具一格的皮影碗碗腔。道光、鹹豐年間(1821-1861)已發展為十餘箱班,辛亥革命前後又有發展,取代了皮影桄桄戲。其流行地區主要在洋縣東鄉。陝北碗碗腔相傳清末在綏德義合鎮形成,流行於綏德、米脂一帶,唱腔上受晉劇影響較大。西府鳳翔碗碗腔有早於東府(同州)碗碗腔之說,清中葉後盛行,流行於鳳翔、千陽一帶。此外,光緒三年(1877)前後,大荔一帶藝人因荒災,逃荒入山西,遂形成山西的碗碗腔。
建國前,陝西的各支皮影碗碗腔先後衰落。西府碗碗腔大致在20世紀30年代已告絕跡,其餘也在建國前夕消失。建國後,經有關部門的挖掘、搶救,各支碗碗腔先後發展為戲曲劇種。其東府、西府兩支於建國初期由陝西省戲曲劇院搬上戲曲舞台,繼而洋縣人民劇團將洋縣碗碗腔發展為戲曲形式。1960年,陝北碗碗腔也改為舞台劇。各支碗碗腔均整理、改編了一批劇目,並在音樂唱腔、表演藝術、舞台美術等方麵進行了改革和創造。其主要演出團體先後有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眉碗劇團(兼演眉戶和碗碗腔)、大荔碗碗腔劇團以及榆林、興平、洋縣等地的碗碗腔劇團。
三、藝術特色
碗碗腔表演上主要運用我國戲曲的傳統程式,適當吸收皮影戲中人物的表演動作。演唱時,小生、小旦、青衣真假嗓結合,吐字多用真聲,拖腔多用假聲;老生、須生、老旦、小醜全用真聲;花臉多用喉音和腦後音。演出中並有重唱、齊唱、伴唱等形式。唱詞以七字句和十字句為主,也有五字句和“三不齊”(長短句)。通常為上下句結構,也有“單句送”,即七字句上、下句的唱段,結束時隻唱一個上句,曲調慢聲而下。
在皮影碗碗腔階段,各支派均有不同特點的音樂唱腔。如“西府“的板式與秦腔相近,除滾板外,還有花音、苦音之別。板式有侵板、,尖版(墊扳)、二六、代板、飛板、喝場和韻白等,其慢板與“東府”相近,餘均有差異。“洋縣”唱腔以微調式為多,板式有安板(軟、硬)、添板(軟硬)、二六(軟硬)、代板、快板、急板、嘹子、滾板等。“陝北”唱腔風格近似晉劇,有慢扳、二六板、流水、大起板、鈴子、導板、還陽板等。發展為舞台劇後,主要板式有慢板(亦稱“西路”、“南路”)、東路(亦稱“北路”)、二八板、慢緊扳、緊板(亦稱“流水板”、“二六板”)、飛板、滾板(滾白)、閃板、揚句子,墊板(尖板)、觀燈、過關、導板序子等。彩腔有花花腔、疊腔等。每種唱腔又分花音(歡音)、哭音(苦音)兩大腔係,唯不滾白、疊腔隻有哭音,觀燈、過關隻有花音。這兩類腔係,各有其不同的音律、音階、調式和表現功能。一般說來,花音擅長表現歡快、明朗的情調,哭音則主要表現悲傷、哀怨的情緒。慢板與緊板,又有“三不齊”(“西廂調”)的特殊唱法。另外,還有一定數量的曲牌、板式和鑼鼓音樂。如〔殺妲己〕、〔梵王宮〕、〔重台〕等。
伴奏樂器弦樂器有月琴、硬弦(二股弦)、板胡,管樂器有嗩、馬號(喇叭),打擊樂器有梆子、銅碗、邊鼓、堂鼓、鐃鈸、鉸子、手鑼、大鑼(勾鑼)等。演唱時,由月琴碗碗領奏,硬弦、板胡伴隨。
碗碗腔的劇目相當豐富,現已抄錄在卷和出版的就有二百四十多種。其中的《香蓮佩》、《春秋配》、《十王廟》、《玉燕釵》、《白玉真》、《紫霞宮》、《萬福蓮》、《蝴蝶媒》、《火焰駒》、《清素庵》即所謂“十大本”,簡稱“佩配廟釵真,宮蓮媒駒庵”。
碗碗腔的著名名藝人有史長財、段轉窩、王平安、李俊民、李五喜、張立兒、疙頂、王四貴、王鳳堂、金奎、雷文立、參苗子、齊喜、王曼、一杆旗(杜升初)、朱哼、謝德龍等。民間流傳說:“齊喜王曼參苗子,一杆旗歪脖子”。足見這些人在群眾中是享有盛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