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泥塑(1 / 3)

1.泥塑介紹

起源與發展

泥塑藝術是我國一種古老常見的民間藝術。它以泥土為原料,以手工捏製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動物為主。

我國泥塑藝術可上溯到距今4千至1萬年前的新石器時期。史前文化地下考古就有多處發現。浙江河姆渡文化遺址出土的陶豬、陶羊時間約為6千至7千年前左右;河南新鄭裴李崗文化遺址出土的古陶井及泥豬、泥羊頭時間約為7千年前。可以確認是人類早期手工捏製的藝術品。

自新石器時代之後,中國泥塑藝術一直沒有間斷,發展到漢代已成為重要的藝術品種。考古工作者從兩漢墓葬中發掘了大量的文物,其中有為數眾多的陶俑、陶獸、陶馬車、陶船等等。其中有手捏的,也有模製的。漢代先民認為亡靈如人生在世,同樣有物質生活的需求。因此喪葬習俗中需要大量的陪葬品,這在客觀上為泥塑的發展和演變起了推動作用。

兩漢以後,隨著道教的興起和佛教的傳入,以及多神化的奉祀活動,社會上的道觀、佛寺、廟堂興起,直接促進了泥塑偶像的需求和泥塑藝術的發展。到了唐代,泥塑藝術達到了頂峰。被譽為雕塑聖手的楊惠之就是唐代傑出的代表。他與吳道子同師張僧繇,道子學成,惠之不甘落後,毅然焚毀筆硯,奮發專攻塑,終成名家。為當世人稱讚:“道子畫,惠之塑,奪得僧繇神筆路”。

泥塑藝術發展到宋代,不但宗教題材的大型佛像繼續繁榮,小型泥塑玩具也發展起來。有許多人專門從事泥人製作,作為商品出售。北宋時東京著名的泥玩具“磨喝樂”在七月七日前後出售,不僅平民百姓買回去“乞巧”,達官貴人也要在七夕期間買回去供奉玩耍。

元代之後,曆經明、清、民國,泥塑藝術品在社會上仍然流傳不衰,尤其是小型泥塑,既可觀賞陳設,又可讓兒童玩耍。幾乎全國各地都有生產,其中著名的產地有無錫惠山、天津“泥人張”、陝西風翔、河北白溝、山東高密、河南浚縣、淮陽以及北京。

製作工藝

泥塑的基本用料——泥土需精心準備,一般選用帶些粘性又細膩的土,經過捶打、摔、揉,有時還要在泥土裏加些棉絮、紙或蜂蜜。泥塑的模製一般分為四步:製子兒、翻模、脫胎、著色。製子兒就是製出原型,找一塊和好的泥,運用雕、塑、捏等手法,塑造好一個形象,經過修改、磨光、晾幹後即可,有些地方還要用火燒一下,加強強度。翻模就是把泥土壓在原形上印成模子,常見有單片模和雙片模,也有多片模。脫胎就是用模子印壓泥人坯胎,通常是先把和好的泥擀成片狀,然後壓進模子,再把兩片壓好泥的模子合攏壓緊,再安一個“底”,即在泥人下部粘上一片泥,使泥人中空外嚴,在胎體上留一個孔,使胎體內外空氣流通,以免胎內空氣壓力變化破壞泥胎。最後一道工序是著色,素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說。一般著色之前先上一層底色,以保持表麵光潔,便於吸收彩繪顏色,彩繪的顏料多用品色,調以水膠,以加強顏色附著力。

地區與分布

天津“泥人張”彩塑是清道光年間發展起來的,自張明山先生首創,流傳至今已有180年曆史。泥人張彩塑具有鮮明的現實主義藝術特色,能真實地刻畫出人物性格、體態;追求解剖結構,誇張合理,取舍得當;用色敷彩,典雅秀麗。泥人張彩塑適於室內陳設,一般尺寸不大,約40厘米,可放在案頭或架上。它所用的材料是含沙量低無雜質的純淨膠泥,經風化、打漿、過濾、脫水,加以棉絮反複砸揉而成的“熟泥”。經藝術家手工捏製成型,自然風幹,再施以彩繪。

無錫彩塑相傳已有400年的曆史。經藝人世代藝術實踐,創造出享譽世界的惠山泥人。惠山泥人品類豐富,分為粗貨、細貨兩大類。粗貨又稱耍貨,主要以吉祥祈福為題材,采用模具印坯,手工繪彩,其造型誇張,線條簡拙,整體豐碩稚胖,彩繪用筆粗放,色彩對比強烈。主要供兒童玩耍。細貨是以手捏為主塑造藝術形象。內容大多以戲劇題材為主,故稱手捏戲文。也捏佛像和反映現時生活的作品。一件作品從腳捏起,從下到上,由裏到外,分段組合,一氣嗬成。在彩繪上則以細膩的筆觸,從頭到腳,從人物表情到衣服褶襇作精致的描繪。手捏戲文再現了戲劇演出的典型場景,突出戲劇人物的瞬間神態,造型生動,色彩豔麗悅目,裝飾精美,曆久不衰。是人們家居的裝飾品和送禮的佳品。

製作方法是在粘土裏摻入少許棉花纖維,搗勻後,捏製成各種人物的泥坯,經陰幹,禿上底粉,再施彩繪。

做源人殉葬,做佛像膜拜,做“耍貨”玩賞的民間風俗,是中國泥塑藝術得以發展的主要原因。至唐宋時代,泥塑藝術發展到盛期,著名泥塑有甘肅敦煌莫高窟的菩薩,山西太原晉調的宮女等。至清代,泥塑形成南北兩著名流派:北方有天津“泥人張”,南方有無錫惠山泥人。“泥人張”指天津泥人張長林,是捏塑世家,作品以寫實為特色,人物造型,音容笑貌,色彩裝飾,無不強調一個“像”字。其子張兆榮、孫張景桔繼承祖業,為中國彩塑藝術做出貢獻。惠山泥人又可分兩類:一類“泥要貨”供兒童玩耍、“大阿福”是最典型的作品。其造型豐滿活潑、渾厚簡練,色彩明朗熱烈,富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另一類為“手捏戲文”,主要塑造戲曲人物。這類泥人很注意種態刻畫,造型適當誇張,表現技法精練,色彩純樸、深厚,實有江南地方特色。現代著名藝人有胡新明、王忠富、於慶成等人。此外,陝西鳳翔、河北白溝河、蘇州虎丘等地亦為著名的民間泥塑重要產區。

2.安塞泥塑

安塞民間泥塑製作的主要材料是當地產的一種紅色粘土,俗稱紅膠泥,先把膠土用水和成糊狀,經地窖過淋,等餘水滲幹,把泥挖出在平板上,加適量麻紙或棉花,用木棒反複捶打,直到紙絮或棉絮在泥內分布均勻時,再用雙手舉泥在板上用力摔摜,到泥成總塊,再摜成長方形,用塑料紙包嚴,三天後便可捏製。作者創作時,為了充分表現各自的審美要求,還得借助用柏木製成各種尖、細、圓、扁、方、斜、凸、四和多齒等大小不同的工具,通過點、按、挑、刻、畫的手法和泥點、泥線的堆積去塑造各自認為最美的形體。

安塞現代民間泥塑,雖然是安塞民間藝術中的一朵新花,但她已形成了自己的特點和風格。它雖源於麵花,保留有麵花的捏塑痕跡,但又能充分發揮“泥”的性質,通過多種不同工具和手法,把一個具體的形象刻畫得豐富多彩。再加上她們對生活的真實感受,淳樸的認識,創造出了具有一定的氣勢性,傳神性,情趣性和啟迪性的似像非像的原母體造型,使安塞泥塑有了內在美,與這裏的天、這裏的地和這裏的人形成了和諧與統一。人們可以從這有限的具體形象中根據自己的審美經驗獲得豐富的審美感受,可以給人留下很大的想象和回味的餘地。

安塞現代泥塑和安塞民間繪畫、安塞剪紙一樣,都是自我表現自我欣賞的民間藝術品,前麵說過,它源於麵花,廣大婦女在捏百花時,從來不考慮透視比例,不求其樣,比如捏雀雀燕燕和雞,頭都是一個樣子;隻是在身子、翅膀和尾部稍加變化便可分清是雀是燕還是雞。捏塑老虎和獅子,隻在頭部和尾部變化便可說明是什麼。從不細雕細刻,全靠她們平日對生活的認識,感覺和各自的審美意識,憑借靈心巧手,抓住既能表現其特征,又能表現其神韻的特點去塑造形象。

安塞現代民間泥塑是剛剛興起的一枝民間藝術新花,但已初步形成安塞地域文化的藝術特征她不同任何地區的泥塑,已引起國內外藝術界的重視和讚賞,前景十分廣闊。

3.聶家莊泥塑

聶家莊泥塑的曆史

聶家莊泥塑,被稱為高密“三絕”之一的聶家莊泥塑是聶家莊生產的泥玩具。聶家莊分東西聶家莊,地屬高密縣的薑莊鎮,東西聶家莊聶姓為大姓,據聶氏家譜記載,從明朝萬曆初年聶福來製作“鍋子花”(一種以泥巴做外衣,中間裝火藥,頂部留空,外形極似反扣鍋底的玩藝,可作為禮花點放)進行銷售謀生開始,便有人跟著仿效。到康熙後期,東西聶家莊幾乎家家戶戶都捏泥玩,而且開始由做“鍋子花”向做泥娃娃、鳥獸蟲魚等家庭觀賞品和兒童玩耍的泥玩具發展。清朝嘉慶年間,聶家莊泥塑進入全盛期,這一時期前不會動、不會叫、不會鬥趣的“呆”玩藝,此時演化為會動、會叫、會鬥趣的“活”玩藝,出現了叫虎、叫獅、叫猴、叫雞等聲形並茂,形象較為完美的藝術品。民謠說:“聶家莊,朝南門,家家戶戶捏泥人。”此後又經過近200個春秋,使其完成由簡單造型到複雜結構的演變,逐步形成現在具有聲、形、色、動的藝術品,品種達150餘個。

聶家莊泥塑工藝特點

高密薑莊鎮聶家莊的泥塑造型憨樸,著色濃豔,在全國泥塑中別具一格。所塑事物,有靜有動,並多能鬥趣、發聲。不少作品動靜結合,形聲俱備,雅拙中透精巧,憨樸中顯靈秀,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其中“叫虎”,豎眉瞪眼,昂首踞立,胸掛桃紅大花,額塗朱筆大“王”,既威風凜凜,又嬌豔可掬,用手拉送首尾,即有嘯聲發出。一物在手,平添無窮樂趣,實屬國內泥塑中罕有之佳品。聶家莊泥塑無論是創作題材的選擇,還是泥玩的造型、色彩的運用,都受到高密撲灰年畫和剪紙藝術的深刻影響,撲灰年畫和剪紙表現的民間傳說、神話故事、鳥獸蟲魚等,都可以在聶家莊泥塑中找到。在藝術造型上,聶家莊泥塑向剪紙靠攏,大膽誇張,注重神似,力求簡約概括,似於不似,與天津“泥人張”注重寫真的藝術手法大異其趣。在色彩運用上,聶家莊泥塑追求鮮明醒目而又柔和動人,用色少而精,以桃紅和大綠兩種基本顏色為主,卻能把動物和人的神情襯托得恰到好處,又不失濃鬱的民間情調,在這一點上,聶家莊泥塑與撲灰年畫是一致的。聶家莊泥塑還吸收了撲灰年畫上“明油”和“涮畫”的技法,加強了泥塑作品色彩的亮度和暈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