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剪紙(2 / 3)

如今,剪紙的天地更為廣闊了,它早已走出了莊戶人的小院,走入現代設計的廣闊天地,在產品包裝設計、商標廣告、室內裝演、服裝設計、書籍裝幀、郵票設計、報刊題花、連環畫、舞台美術、動畫、影視等各個方麵都有她的清影;她也走向世界,名揚四海,成為全人類的文化財富與藝術瑰寶。隨著曆史的進程,許多民族的、傳統的東西被漸漸淡化、湮沒了。然而,真正文明的標誌應是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並存,共同發展。願這棵古老的藝術之樹常綠常新。

3.陝西安塞剪紙

安塞剪紙藝術,就像黃土高原上盛開的山菊花,可愛而美麗,質樸而倔強。它是安塞人性格的披露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如到農家走走,裏裏外外的剪紙藝術使人讚歎不已,象黃米清酒沁人肺腑,使人陶醉。

安塞人愛剪花的是婦女。安塞婦女也都愛剪花。安塞民歌《迎親歌》中有一句:“生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鉸的。”看誰家女子是否聰明靈巧,總是要與剪花連在一起。

安塞剪紙的曆史很少有文字可考證,但問一問健在的剪花老婆婆:“你們少年時剪花跟誰學來的?”她們都會同樣回答:“媽媽教的”。安塞人現在還稱傳統花樣為“古時花”自有它的道理。從現在整理出來的剪紙作品來看,可以尋覓到安塞曆史文化的蹤跡。

安塞境內的四條川道,都可以找到仰韶、龍山文化遺址。商周以來的文物也較為豐富。漢墓成群,唐宋石窟也十多處。古時的三個藝術高潮(新石器時代的彩陶、漢代的石刻、唐宋的雕塑繪畫)對安塞剪紙也曾有過較大影響,宋元以後因天災人禍,森林被毀,植被遭受嚴重破壞,交通閉塞,致使剪紙等方麵的習俗也就在這種特殊的地理環境中被完整地保留下來。

距安塞縣城一百多裏的暖水泉村,延喜芳的婆婆把自己剪的作品視為傳家寶,臨離世時把兒媳叫到跟前;“我這輩子就愛鉸花,你把這包窗花好好留著作個紀念。”白鳳蘭老婆婆小時家貧買不起紙,用梨樹葉代替紙,照著母親留下的花樣學習。在大部分農家都可見到她們用煙熏成的“祖傳”古時花樣,保留著傳統的剪紙藝術。由於代代相傳,相互提高,安塞剪紙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安塞剪紙個性強烈,是因為它是自我欣賞的藝術。在農家,剪紙用來美化自己的環境,想怎麼剪就怎麼剪,不受任何人的限製,不受商品價值和政治上的擺布。在創作中,和民歌中的信天遊一樣,強調“隨心走”和“窮樂嗬”,在隨意的樂嗬中用自己的雙手創造自己需要的精神文化。所以安塞剪紙感情真摯,寓意深長。

在安塞的四條川道,有著各自不同風格的剪紙,沿河灣的杏子河川以白鳳蘭(猴吃桃),王占蘭(獵手)為代表。剪紙的外形和內部裝飾都比較簡煉,概括,淳樸。高橋、磚窯灣的西河川,以曹佃祥(獅子),常振芳(鳳雞)為代表,剪紙的外形簡煉古樸,而內部裝飾的比較繁麗,多采用線麵結合的手法。化子坪的延河川以胡鳳蓮(鶴)、餘步英(虎)為代表,在剪紙的裝飾上多為抽象的紋理。郝家坪至王家灣的平橋川(高如蘭的娃娃坐蓮花),造型,內容都較為古樸,以塊為主,和石刻畫像的造型頗為近似。另外,與靖邊相鄰的幾個鄉鎮,也有象三邊風格的,形象較寫實,剪法工細纖巧,這主要是靖邊姑娘出嫁到安塞的緣故,人數不多。

從年齡上看,老年作者的造型風格相近多為變形,中青年作者繼承了部分傳統造型特點,剪法較為寫實。雖然每個川道的高手影響著各自川道的風格,但這種自我欣賞的剪紙仍然按其作者的個性向前發展著。

安塞剪紙的應用和內容可分四類:

第一類:春節用於美化環境。

春節,家家戶戶貼窗花.把窗戶打扮得春意盎然,給黃土高原增加了無限生機。窯內,質樸可愛的老虎、獅子同忠厚樸實的安塞人融為一體。春節是婦女們顯示藝術才華的最佳時間,家家好似一個剪紙展覽館。剪紙內容多以吉祥如意,勞動果實及牛羊豬馬最多,保平安的老虎,鎮邪惡的獅子是必不可少的內容。

第二類:用於嫁娶時裝飾洞房結婚布置洞房。

剪紙是必不可少的,講究也最大。寓意最深,最有趣的是窗子中間的“喜花”,如《蛇盤兔》。“蛇盤兔,必定富”,這是群眾的口頭語,並進一步解釋:十二屬相中,男方屬蛇,女方屬免,這樣的男女婚配家庭才會和睦幸福。蛇,又稱小龍,龍為陽,男性;免為陰,女性,實際是男女婚配的意思。還有《鷹踏兔》(鷹為陽);《狗攆兔》(天狗為陽),這些都表現陰陽結合、生命生殖繁衍的寓意。曹佃祥剪的《騎豬娃娃》,娃娃一手舉鳥(陽),一手舉蠍(陰),豬,多子,寓意生殖與多子。還有《石榴坐牡丹》、《娃娃坐蓮花》、《魚兒戲蓮花》等剪紙作品,都是祝願新婚夫婦相親相愛,生兒育女。

第三類:用於宗教禮儀活動的裝飾。

過年都要給神龕上剪個門簾貼上,既美觀,又具有“神”的感覺。在圖案的內容上,常用的貫錢、福連萬字、雲頭、雞、魚、豬、灶狗、馬及看門的娃娃等。門神剪紙,鎮宅老虎,叫魂的紙人,“掃天婆”,“扶鹿馬”等,雖然為宗教迷信服務,但在藝術形式上有著獨特的風格。在內容上,對研究當地民俗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第四類:用於製作刺繡,布玩具的底樣。

婦女們繡花,必須先剪出花樣,然後把花樣貼到布上,再用色線繡出。雖然是剪紙底樣,但同樣是一幅獨立的剪紙藝術品。常見的有枕花樣、鞋花樣、針紮樣、裹肚花樣等。

老年人剪花,先快出外形,然後隨意裝飾,造型誇張洗煉,內容變化豐富且有趣,完整地繼承了傳統民間剪紙神韻。曹佃祥的《雞》把欲飛的雞的翅膀變成了雲勾,尾巴變成了盛開的花朵。高金愛的《馬》、《老虎》等作品,形象變得天真稚氣。王占蘭剪的《馬》、《牛》都是側麵頭,正麵眼。胡鳳蓮剪的《兔》,兔腿剪成四個圓蛋蛋,表現臥兔縮腿的姿態。老年作者的剪紙在造型上要求外輪廓必須完整,互不遮當。如剪牛,不論是正麵頭或側麵頭,都要剪出兩個牛角,兩隻耳朵;站著或側著,四條腿必須剪出,身子也都用側麵表現,強調形象特點,抓住事物的本質進行變形誇張,給人第一印象和感覺首先要神像。在內部裝飾上,以隨意裝飾與意象裝飾為主,有時用意象與具象裝飾相結合,這是安塞民間剪紙的又一重要特點。剪

紙離開了裝飾使人感到單調,具象的裝飾使人覺得乏味。剪的好壞,也要看裝飾水平。“三分外形,七分打扮”就說的是這些。老年人對於剪紙的內部裝飾極其講究,一個簡單地形象,在她們的剪下,用各種花草、雲勾、貫錢、月牙、鋸齒等紋飾裝扮得神奇可愛。

馬玉英剪的《貓》,常振芳剪的《牛》、《龍》,曹佃祥剪的《老虎》、《獅子》等,她們都並不去考慮這些動物身上的毛發和斑紋,而是用抽象的紋理表現理想中對美的感受。白鳳蘭的《南瓜》,胡鳳蓮的《魚》,王占蘭的《猴》而是用意象手法來裝飾。如南瓜,則根據瓜內瓜子,瓜瓤進行變形,裝飾其表。魚則按魚刺魚腸變形。魚刺變成了“人”字形圖案,腸子用雲勾表示,給人一種似與不似的藝術效果。猴用小猴裝飾,虎用小虎變化。老年人用自己對事物的內部理解來表現事物的本質,很有情趣。白風蘭用意象手法和具象手法結合,稍作裝飾,既淳樸而有變化,藝術效果很強。

老年人剪花,都有一定名堂。高金愛老婆婆說:“不管鉸什麼,要能說成一句話,才有意思。”白鳳蓮說:“古年人剪花都有講究,有故事,不能瞎鉸。白鳳蓮剪的坐帳花《石榴佛手》意為“九石榴,一佛手,守定娘再不走。”高文蓮剪的“喜花”中剪出的蝶(音扇)和魚,“蝶蝶魚魚,兒女纏纏”,是兒女多的意思。高如蘭剪的“娃娃坐蓮花”,有“娃娃坐蓮花,兩口子好緣法”之說。其它還有“蓮生貴子”,剪一個磚花欄的花邊圖案,說成“蓮生貴子扭個扭,小兩口能活九十九。”以及祖先崇拜的陰陽形象,都表示某種吉慶的寓意。在神龕剪紙中,“灶君爺”掛簾很有情趣,其中掛簾中要剪出灶狗形象,說是小媳婦如在灶君前摜打,灶君將會放出狗咬的。在春節的剪紙中,表現現實生活內容比較多,如《騎驢婆姨趕驢漢》、《娶媳婦》、《回娘家》、《民兵》等。民間故亭,民歌等題材,也是婦女們的喜愛內容。如《騎白馬挎洋槍》、《老鼠嫁女》、《牛郎織女》、《王三姐挖苦菜》等。隨著農村經濟狀況好轉,剪紙創作非常活躍。曹佃祥、白鳳蘭、李秀芳等剪紙能手,創作出了《計劃生育》、《秋收》、《說書》、《發展五業》等新題材的剪紙作品。

在剪法上分雙鉸、單鉸和零鉸。雙鉸,也就是折鉸。剪一些對稱圖案或局部對稱紋飾,都用這種辦法。如剪轉花,枕頂花等。單鉸,剪一隻雞,一頭牛,凡不能對稱剪的形象,隻能單鉸。大部分老年人都喜歡用雙鉸和單鉸相結合,產生了很好的藝術效果。如75歲的馬生蘭老婆婆外形單鉸,麵部及其它紋飾都用局部雙鉸,剪紙味特別足。其實,雙鉸和單鉸結合是剪紙中傳統鉸法。零鉸,一幅剪紙局部形象分開單獨鉸出,然後擺在紙上安排構圖,拚成完整圖案。如白鳳蘭的仙猴吃桃,樹和猴都分開剪出。安塞剪紙多為單色,隻是在布置環境時顏色相互搭配。

安塞剪紙用於農家的裏裏外外,需用美化的地方,都有剪紙出現,根據實用的地方在剪法上也不盡相同。用於窗戶上的窗花,就剪的比較工細,以線為主。貼在室內的則以塊為主。在什麼地方應用,也就叫什麼花(畫),有窗花、門神畫、炕圍花、掛簾、窯頂花、桌圍花、鞋花、牌牌花及圍肚、針紮花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