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年畫(3 / 3)

絳州木版年畫曆史悠久、品種繁多、內容十分豐富。主要反映五穀豐登、生活富裕、婚姻美滿、子孫滿堂、安居樂業、幸福長壽、吉祥如意這些美好寓意。也有表現神仙、菩薩、財神、灶君一類的神祗畫。絳州木版年畫從內容上大致可劃分為七大類,即戲曲故事、人情風俗、吉祥如意、民間童話、花鳥走獸、名勝風景、天仙神祗。題材多根據當地群眾欣賞與使用的需要,主要品種由曆代名人圖、古代忠義誌士、門神有關公、趙雲、秦瓊、敬德、鍾馗;祈福題材的有天仙送子、麒麟送子、八仙慶壽、百子生金、四季平安、利市和合,天仙慶壽、福祿康泰、滿門增幅、天官賜福、福祿壽三星圖、財、福;有神仙題材的天仙、八仙、劉海戲金蟾、和合二仙、灶神、財神、馬王、牛王;有民俗題材的老鼠娶親、猴子搶帽、五子登科、鎮宅神虎、行孝圖(24孝)、四季美人圖、雞上加冠、箱底畫;有現實生活題材的閨房訓子、三娘教子、春牛圖、漁樵喜樂圖;有戲曲題材的取洛陽、明公案、天河配、黃鶴樓、趙雲就阿鬥等等。題材之多,多不勝數。千百年來,絳州木版年畫深受勞動人民喜愛,已成為城鄉人民不可缺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新絳古稱絳州,為全國曆史文化名城,有1300多年曆史,自古就享有“水旱碼頭,交通樞紐”“七十二行樣樣俱全”“天下錢鑄有其三”之稱。

絳州木版年畫的生產有其深厚的曆史、社會根源和濃厚的文化底蘊。聞名於世的絳帖,是宋代三大法帖之一,法帖是把墨筆摹刻到石壁或木板上,供習學者臨摹,刻帖也由此影響和帶動了木版年畫。據史料記載,現存最早的木版年畫,始於北宋年間《佛說北鬥七星經》,絳州郭下宋守真刊印的刻本,成為海內外之孤本,有著極高的研究考察價值,該刻本被稱為我國木版年畫的鼻祖。清光緒33年,在今屬內蒙古的黑水城舊址,俄國人柯茲洛夫發現我國現存宋金時代木版畫上刻 “平水徐家印”的《四美圖》,這幅印在通俗話本上的民間書籍卷首畫,刻有“平陽姬家雕印”,金興定二年(1218年)絳州升為晉安府,興定三年又轄置正平、翼城、曲沃、聞喜、垣曲、太平等八縣。“平水徐家”當屬古絳州轄地。當時絳州為晉南商貿,文化中心,由於明代推崇“益人倫,厚風俗”“敬禮百神”,使民間木版年畫暢行一時。出現了絳州木版年畫的生產戶、銷售木版年畫的經銷商。解放前,在絳州城繁忙的大街上,標有年畫的店鋪,如天福成、益盛成、茂盛畫店,景記紙局,光前堂印局,永寧堡等,其木版年畫每年要印刷數十萬,行銷華北、西北十多個省市,特別是過舊曆年,人們購買絳州木版年畫,使其成了洛陽紙貴,一畫難求。

5. 桃花塢木板年畫

桃花塢年畫是江南水鄉的特產,圖文並解,具有連環畫故事風格。采用木版套印,長期以來一直運用比較簡單的手工方式從事生產,色彩上紅黃綠黑藍五種顏色。在無數雕板和印刷工人的精心製作下,蘇州年畫不僅色彩絢麗奪目,而且構圖精巧,形象突出,主次分明,富於裝飾性,形成一種優美清秀、嚴密工整的民族藝術的獨特風格。 桃花塢木刻品種很多,大致可分為門畫、農事畫、兒童、美女畫、裝飾圖案畫、曆史故事畫和神州傳說畫等,其中神仙佛像等迷信類畫片,內容有門神、灶神,以及所謂“辟邪人物”。含有致富獲利內容的畫片有《一團和氣》、《娃娃得利》、《劉海戲金錢》、《歲朝圖》等。有關農事的有《春牛圖》、《豐收圖》、《魚樵耕讀》、《大慶豐收》等。山水風景畫片有各地風景,如《姑蘇萬年橋》、《蘇州閶門圖》等。雍正後出現的故事戲文畫片,範圍很廣,有古有今,有單張有連續,如《武鬆打虎》、《花果山》、《定軍山》等。風俗畫有《玄妙觀廟會》、《蘇州城內外三百六十行圖》等。風土人情躍然紙上,今天成了寶貴的地方史料。有些年畫富有愛國主義色彩,如《法人求和》、《劉軍門大敗法軍圖》等,讚揚中法**中愛國將領劉永福,可謂較早的**宣傳畫。

桃花塢木刻年畫,因曾集中在蘇州城內桃花塢一帶生產而得名。它和河南朱仙鎮、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四川綿竹的木刻年畫,並稱為我國五大民間木刻年畫。

明清時期,隨著蘇州城市經濟的發展,閶門一帶集中了許多工藝作坊,以年畫鋪為最多。在此出品的民間木版年畫,更使桃花塢名聞天下。桃花塢木版年畫以其豐富的題材、儒雅的畫麵和清秀的色彩所顯示的魅力而受到世人的歡迎,與天津的楊柳青木版年畫、山東濰坊的木版年畫一起,成為明清時期中國民間木版年畫藝術的代表。

明代已逐步形成自己的風格,清代雍正、乾隆年間為盛期,稱為“姑蘇版”。當時與天津楊柳青,成為全國木版年畫的南北中心。

桃花塢位於江蘇省蘇州市以北。桃花塢年畫源於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藝,由繡像圖演變而來,到明代發展成為民間藝術流派,清代雍正、乾隆年間為鼎盛時期,每年出產的桃花塢木版年畫達百萬張以上。桃花塢年畫的印刷兼用著色和彩套版,構圖對稱、豐滿,色彩絢麗,常以紫紅色為主調表現歡樂氣氛,基本全用套色製作,刻工、色彩和造型具有精細秀雅的江南民間藝術風格,主要表現吉祥喜慶、民俗生活、戲文故事、花鳥蔬果和驅鬼避邪等民間傳統審美內容。

江蘇省蘇州桃花塢一帶流行的民間木版畫。其題材有:武鬆打虎、白蛇傳、西廂記、

三美圖、百子圖、姑蘇萬年橋、蘇州閶門圖、花卉圖、耕織圖、大慶豐收年、拜月圖、戲雪圖、壽字圖等;印製用彩色套版兼用手工著色;色彩多在墨線上套印紅、黃、藍、綠、紫五色;主要製作和出售店鋪有張星聚、張文聚、魏鴻泰、陸福順、張友王、季永吉、墨香齋、鳴雲閣、王榮興、吳錦增等。

桃花塢木版年畫的題材主要有如下幾類:

1、祈福迎祥,如《和氣致祥》、《天官賜福》、《萬寶祥瑞》、《花開富貴》、《福壽雙全》、《八仙慶壽》、《金雞報曉》等;

2、驅凶避邪,如《門神》、《灶君》、《關公》、《鍾馗》、《薑太公》、《張天師》、《張仙》等;

3、時事風俗,如《法人求和》、《蘇州火車開往吳淞》、《劉軍克複宣泰大獲全勝》、《春牛圖》、《十美踢球圖》、《姑蘇報恩寺進香圖》、《洋燈美人》、《合家歡》、《黃貓銜鼠》等;

4、戲曲故事,如《楊家將》、《忠義堂》、《西廂記》、《孫悟空大鬧天宮》、《白蛇傳》、《穆桂英大破天門陣》、《三笑煙緣》、《定軍山》、《苦肉記》、《戰北原》等。

這些都是人們所喜聞樂見,品種繁多,都直接或間接地表達了人民禳凶祈吉的美好心願。

桃花塢木版年畫畫幅的尺寸,直幅的有大至四尺的"中堂"、小至五寸左右的"神馬紙"及二寸大小的"蛋麵(貼在蛋麵上的小畫片)";橫幅中最大的有三張一套的"全景床幃",最小的是五寸左右的"燈麵"。刻印的神像、風景、什景圖等一般有大、中、小三種。戲曲故事年畫多為對開橫幅,品種繁多。

年畫的銷售主要集中於農曆臘月,攤販們或在集市上設攤銷售,鋪上油紙,攤上年畫,邊唱邊賣;或遊走農村,邊走邊賣,並通過說唱來吸引群眾,講述相關年畫的內容,說唱的曲調和唱詞也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說唱表演,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也促進了年畫的銷售,人們圍集、挑選,到處是一派喜慶祥和的熱鬧景。

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是我國三大木版年畫之一,具有400多年曆史,與天津“楊柳青”年畫並稱“南桃北楊”。桃花塢年畫源於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藝,由繡像圖演變而來,到明代發展成為民間藝術流派,形成了獨特的風格。現在最早的桃花塢木版年畫,是在日本刊行的《***古版畫圖錄》中收錄的“壽星圖”,畫麵上刻有“萬曆念五年(1597年)”的刊記。從其畫麵來看,作品 的構圖、刻工、印製均已達到了相當的水平。日本的“浮世繪”也深受挑花塢木刻年畫的影響。

明末清初,是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的繁盛時期,當時的畫鋪約有四、五十家,大部分設在楓橋、山塘街、虎丘和閶門內桃花塢至報恩寺塔一帶。出產的桃花塢木版年畫達百萬張以上,除銷到江蘇各地及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山東、河南、東北三省外,還隨著商船遠銷到南洋等地,其藝術成就,曾對日本浮世繪藝術的發展產生過相當大的影響。

桃花塢木版年畫盛於清代雍正、乾隆年間,最繁盛時期有張星聚、張文聚、魏宏泰、呂雲林、陸福順、陸嘉順、墨香齋、張在、泰源、張臨、季祥吉等畫鋪,稍後出現的王榮興、陳同盛、陳同興、吳錦增、吳太元、鴻雲閣等畫鋪在當時亦有不小的影響。桃花塢木版年畫曾流行江蘇、上海、浙江等處,遠銷湖北、河南、山東各地,並流傳到國外,日本的浮世繪等版畫藝術受其影響甚大,英國、法國、俄羅斯、德國等亦有桃花塢木版年畫作品收藏。

傳統的桃花塢木版年畫藝術已很少生產,但畢竟在曆史上曾有過輝煌的一頁,故作為舊時主要民間美術樣式之一的桃花塢木版年畫業已成為一種珍貴的文物,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時至今日,我們學習和研究桃花塢木版年畫,對於發展的新的藝術,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有著重要的意義的。

但是,近三十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桃花塢木版年畫的實用功能大大減弱,而純粹的觀賞功能反倒有所提高。市場的變化影響到桃花塢木版年畫中傳統技藝的留存,現代印刷技術的發展給傳統木版年畫的手工製版和印刷技巧造成巨大衝擊。桃花塢木版年畫的畫鋪越來越少,傳統雕版技藝和染色印刷技術的傳承也越來越困難。時至今日,我們學習和研究桃花塢木版年畫,對於發展的新的藝術,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有著重要的意義的。

作為一門工藝,桃花塢木版年畫的製作過程曆來是有明確分工的,畫稿、刻板、印刷流水作業。如今,掌握這門技藝的總共大約不到10人,學員要求學習全套製作程序。近年來,桃花塢木版年畫作為蘇州工藝美院的一個常設專業,有了固定的教學基地。藝術收藏品、旅遊紀念品的開發製作成為桃花塢木刻年畫社的主業之一。文化部門正在大力進行桃花塢木版年畫博物館的資料征集等工作,它將被建成傳統木版年畫的收藏、研究、保護基地。

但由於傳統藝術生存市場嚴重萎縮,木刻年畫在民間的市場幾乎接近於零,目前僅有幾人堅持年畫創作,後繼乏人現狀一時難以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