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四、未來抉擇,考研就業創業全攻略1(2 / 2)

其次,根據自己的價值觀念給事物或情境中的好的因素與壞的因素進行權重。隻要自己認為利大於弊,就可以去選擇,別老是想著有利而無弊。雖然魚和熊掌孟子都想要,但是在不能同時得到的時候,他“舍魚而取熊掌也”;生與義他也都得不到,在不能兼顧的時候,他“舍身而取義也”。這就是根據他的價值觀念做出的選擇。

價值觀對一個人的決策影響是很大的,麵對未來,無論是就業、考研、創業,我們都應該根據自己的價值觀念來做出選擇,在做出了一種選擇之後,就應該坦然接受這個選擇所帶來的一切正麵的或者負麵的影響。

進入大三之後,每個人都不得不考慮自己的前程。是步入社會還是考研繼續深造?一邊是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一邊是日趨激烈的考研競爭,還有一種選擇就是創業(這相對人數較少)究竟哪個才是最適合自己的選擇呢?

首先要確立一個觀念,無論是考研還是就業、創業,說不上誰比誰更好,重要的是對你合適不合適?你要根據自己的個人情況作決定,而不能簡單跟風。適合別人的卻不一定適合你;適合你的也不一定適合別人。你要充分考慮自身的情況,包括:本科就業機會及收入、家庭的經濟情況、自身的活動能力、讀研後預期的情形等等,對所有這些都要有個評估。其次,你要盡早作出明確的決定。不能讓自己一直徘徊在就業與考研之中,時而想考研,時而想就業,結果隻有一個:精疲力竭卻一無所獲。

在這裏,我們分別列出考研,就業的優勢和劣勢,你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作出決策。

考研的優勢:

能夠發展自己對科研的興趣,開發自己的潛質。

提高學曆和自身能力,便於以後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在更高的平台上發展自己。

可能帶來更高經濟收入。

暫緩就業壓力,可以利用三年的時間,增加就業砝碼。

考研的劣勢:

考研的過程本身會喪失很多的就業機會。

繼續呆在學校裏三年,工作經驗比同班同學要少很多。

三年之後的就業形勢很難預料,存在風險性。

經濟成本問題。三年裏,別人都是已經賺錢了,而自己不但沒有賺錢(或者隻賺一些生活費)而且還花很大一筆錢。

就業的優勢:

可以解決經濟問題,自己養活自己。

積累工作經驗,不斷發展自己。

擴大自己的交往圈,由學習到工作,不同的生活方式會使得生活更有動力。

就業的劣勢:

發展的平台較低。單單一個本科學曆含金量實在不是很高,很難成功地敲開理想的用人單位的大門。

很難實現自己的生活理想,往往為了生計被迫工作。

每一種選擇都有利與弊,我們能做的就是把“利”發揮到最大化。如果你認為自己家庭經濟條件不好,本科專業就業不算太差,自己又不太想做研究工作,活動交際能力也還可以,那麼你可以選擇先工作,今後有了一定的基礎再繼續深造;如果你的家庭經濟情況很好,自己將來研究生的專業一定有升值的潛力,自己又不太能適應社會,那麼你可以選擇先讀研。當然,更重要的是要考慮自己的誌趣所在。

還有一部分同學在麵對就業與考研的衝突選擇了先就業再考研,即先工作兩三年,有了一定的工作經曆,並且知道了自己到底需要什麼知識然後再選擇考研。這個觀點乍一聽似乎很有創意,既滿足了工作的需要,又為將來深造做了準備,但是這個方案的可行性有一定問題。參加工作之後,再考研會遇到很多的困難,比如在時間上,一個專心於高壓力工作的人想擠出時間來看書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在學習上,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時還要麵對高難度的考研學習需要更多的意誌努力;況且,辦公室緊張或閑散的氣氛都可能瓦解你考研的意誌和決心,相當數量的本科生正因為此而打消了工作幾年回校考研的誌向。不過,這種可能性也不是不存在,對於有些人來說,這的確是一種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