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藝民俗是一切文學藝術的基礎。遊藝民俗不但包括民間口頭文學、歌謠、諺語、歇後語、神話、傳說、寓言、笑話、生活故事等文學體裁,還包含了民間小戲、歌舞、雜藝等民間歌舞樂。這些民間歌舞樂形式活潑、曲調繁多,鄉土味濃,且生動詼諧。從遊藝民俗中,不難看到民眾對美好生活與幸福未來的憧憬……

亭子是川東北地區一項大型的遊藝節目,它以高、雅、險、奇、巧著稱。看亭子更看美人。“隔壁幺妹一十八,好似出水芙蓉花。皇帝看了要下馬,和尚見了怨出家。”亭與人,人與亭,都期待著你來探尋秘密……

正月十四這天晚上,賀興成、賀興仁、賀興瓊兄妹,聽說縣城明日要表演抬亭子,耍龍燈、獅子,踩高蹺,還有劃旱船,十分熱鬧,都吵著要去看。賀世龍在父親參加合作社後,有一年到縣城裏去看過抬亭子,那確實是十分驚險的。想孩子們長這麼大,還沒看過這樣的稀奇,又想這些天孩子們天天跟在自己後麵,給磚匠鄭蓑衣提瓦筒子、和泥巴,連過年都沒有耍好,現在有機會就讓他們去看看吧,於是便答應了。隻叮嚀賀興成、賀興仁要帶好妹妹興瓊,不要讓人把她踩到了,還有就是看完要早點回來。賀興成、賀興仁自是滿口應承,三兄妹高興得一晚上都沒睡好。

第二天天還沒亮,三兄妹就起了床,熱了一些剩菜剩飯吃了便直奔縣城而去。到了縣城,已是上午十點多鍾,看熱鬧的人早已把大街小巷擠得水泄不通了。三兄妹費了很大的勁,方才擠到老車壩的廣場邊,就再也擠不動了。賀興成隻得牽了賀興瓊的手,在街邊人行道上尋了一個人縫站了下來。因那街道中央一會兒要讓抬亭子的表演隊伍走,不準站人,看熱鬧的人隻能站在警戒線兩邊的人行道上,因此人就顯得更擠了。這時,那抬亭子的隊伍雖然還沒來,可大街上不時跑著巡邏警察的摩托車,兩邊警戒線上隔一段距離又站著一個值勤的警察。所以,盡管人群擠得水泄不通,也沒人敢往街道中間去透口氣。賀興瓊在人群中有些受不住了,便朝賀興成喊道:“大哥,悶死我了!”

賀興成一聽,便使出渾身的勁,又是用手往前推,又是用屁股往後抵,給興瓊開辟了一個透氣的空間來。

賀興仁也被擠得滿頭是汗,於是也說:“哥,我們換一個地方吧!”

賀興成說:“到處都是人,往哪裏換?人走江山失,你等會兒連這樣的地方都會找不到!”

賀興仁聽了,便不再說走的話。這時,人群突然騷動起來,有人驚喜地喊了起來:“來了!來了!”隨著喊聲,人們一齊朝前麵的街道望去,也有人使勁往前麵擠。值勤的警察急忙跑過來,朝擁擠的人揮了一下手裏的警棍,叫道:“擠啥子?再擠抓起來!”接著又說:“還早得很,慌啥子慌,啊?”擁擠的人這才安分地站下來。過了一會,人群稍安靜下來,便聽見鑼鼓聲從前麵傳了過來,眾人又是一陣騷動,但有警察在旁邊監視著,沒人敢擠。站了一會,鑼鼓聲似乎近了,不但響聲越來越大,而且節奏也聽得十分分明:“咚不隆咚、鏘鏘,咚不隆咚、鏘鏘……”那鑼鼓聲猶如敲在人們心上,人群雖不敢擠動,但全都伸長了頸項,踮起腳,像鴨子般朝前麵看著。看了一陣,卻仍是隻聽見鑼鼓鏘鏘響,不見人過來。人們頸項望酸了,便一邊嘟噥,一邊把頭扭回來,來回擺動著,煞是中了魔般好笑。但就在人們紛紛擺動頭顱時,隊伍過來了。先是一輛警車開道,上麵的喇叭威嚴地響著:“讓開些!讓開些——”接著是六輛警用摩托,上麵坐了全副武裝的警察,虎視眈眈地看著街道兩邊。隨著警車緩緩而行,後麵便是抬亭子的隊伍了。一看見抬亭子的隊伍,盡管有警察維持秩序,人們還是不約而同地叫了起來。一時,街道兩邊人聲鼎沸,歡呼雷動,如那江水潮湧,難以描述。賀興瓊在人群中聽見人們的歡呼聲,自己卻啥都看不見,就叫了起來:“大哥,我看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