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由於封建統治階級日益腐朽,國家的力量越發明顯地削弱了。與此相反,那時,歐美的一些國家已經進人了資本主義社會。
英、法、美等國家的經濟、科學和軍事技術,都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這些國家便加緊向我擴張。
華蘅芳8歲時,英國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從1840年開始至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的簽訂止,這場戰爭一共持續了兩年的時間。
在華蘅芳10歲的時候,英國侵略軍的艦隊闖入了長江,使侵略戰火一度燒到華蘅芳家鄉的鄰近地區。隨後,英國侵略者逼到南京城下,強迫清政府的代表簽訂了不平等的《南京條約》,才結束了這場戰爭。
鴉片戰爭以後,中國的大門被外國侵略者衝開了。在戰後的幾年間,上海對外“開放”,並且,這裏又逐漸地變成了外國人進行各種活動的重要的場所。
鴉片戰爭之後的中國,就像河堤決口一般,形形色色的外來勢力,蜂擁而入。我們古老的祖國,麵臨新的衝擊,發生著急劇的變化。
外國侵略者一步一步地深人中國,中國的獨立主權一步一步地喪失。中國人民的困苦逐漸加深。中國的經濟文化越發落後了。
從鴉片戰爭起,中國便由獨立的封建社會,開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一步一步地滑了下去。
從此,便開始了中國充滿血與火的近代史。
華蘅芳的少年時代,正處在中國曆史上這一巨大的曆史轉折時期。在這一時期,國家在急劇地動蕩,日益衰落,廣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我們偉大的祖國,有著悠久的曆史。同時,還有著光輝燦爛的古代科學文化。隻是到了後來,歐、美一些國家的經濟和科學技術得到迅速發展,那些曾在世界文明發展史中占過領先地位的中國古代文化科學,才落在了世界科學發展潮流的後麵。
鴉片戰爭以後,中國受到外國資本主義勢力的猛烈衝擊,可是我國的封建統治者仍然處於麻木不仁的狀態中。他們頑固地認為.自己是“天朝上國”,睜著眼睛不看現實。他們荒唐地認為,科學技術等一切新鮮事物,都是什麼離奇淫穢的所謂“奇技淫巧”。在這種愚昧、落後的政策統治下,當時中國的社會風氣,被一片死氣沉沉的氣氛所籠罩。
那時候,除了有些地方官署在當地設立“書院”,讓一些有名望的知識分子到這裏來講學和討論學問之外,可以說整個國家沒有一所正式的學校。
當時一些富有的地主家庭,大多是自己請老師來教自己的子弟;一般人要想得到一些文化知識,除了自己看書學習外,隻有到私人開辦的“學館”裏去就學。那時人們學習的內容是千篇一律的,全是那一套不切合實用的四書五經。多數人的學習目的,也隻不過是準備在將來參加科舉考試,以此進人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