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英國商人(2 / 2)

完成了去年的巨量單子後,新任第三鎮統製曹錕大人,代表北洋新軍又下了一個長期訂單,一千萬發7.9毫米圓頭彈和一萬發75毫米炮彈。原本電能有缺口,生產完這批軍火,至少需要八個多月。現在電能足夠,僅需四個多月就足以,往往是原料供應不上延長了生產時間。

但是這批軍火的利潤就遠遠不抵大炮的了,隻有五十萬兩不到。陳安覺得還有大半時間空著生產能力很是不劃算,幹脆發電報給曹錕,問他能不能將訂單加一倍的量。

曹錕見了電報很是吃了一驚,去年還說產能有限隻好減少訂單,今年卻要求增加了,看來對方的軍火加工廠又擴張了。

拿出一張亞洲地圖,曹錕用尺子在上海和階州為中心,分別比劃了幾下,又默默計算了一下,忽然微笑著,用手點了一下印度的伊莎波爾步槍廠,是了,就是這裏,陳安是在為英國人販運軍火,難怪和英國人的關係這麼好。

請示了幾位大佬後,曹錕很幹脆地回電陳安,增加一倍訂單數額。

雖然利潤增加到九十多萬兩,但是一下子就被萊恩扯去五十萬兩,陳安仍覺得有些失望,北洋軍怎麼不多買些大炮呀。槍支的利潤,遠不如大炮,看來越是大型貨物,利潤越高。

仍在為完成陳安訂單而努力的尼森伯姆,總算是送來了一些上半年的成果。二十支英國人剛定型的李-恩菲爾德SMLEMk.III步槍和二挺維克斯1906型重機槍。陳安為此支付的運費,都要超過槍械的成本,但是陳安仍然為之驚喜不已,總算有了配套的同口徑子彈重機槍了,而且明顯是改進版的馬克沁型號。

英國的維克斯公司買下馬克沁重機槍專利後,繼續生產希拉姆?馬克沁設計的重機槍並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地。但由於早期型馬克沁機槍結構複雜,重量過大,英軍並不滿意,要求維克斯公司開發新型機槍。

1906型維克斯7.7毫米重機槍就是最新改型。在新機槍上,維克斯公司巧妙地把原來槍機上的彎曲解鎖結構倒轉過來,節省了大量閑置空間,把沉重的鋼製機匣降低了整整兩英寸。同時,大量采用鋁製和合金鋼零件取代原來的黃銅件,比如將原來黃銅水筒,換用帶有凹陷衝壓加強筋的薄鋼板水筒,拋殼方式作了重大改進變得簡單而有效。

經過一係列改進,維克斯機槍槍體的實際重量降至十四公斤多,比原來的馬克沁減輕了將近一半。雖然三腳架還有二十多公斤,整個機槍的重量仍然相當可觀,但是卻基本適應步兵快速攜帶的需求了。

唯一略顯不足的是,尼森伯姆說1906型機槍英國軍方並沒有通過審核,還需要進一步調試和改進,估計至少要兩年以後才能正式定型。

還要兩年,那不就是1908型維克斯機槍了?陳安嘀咕了幾句,以後再想辦法搞一批來吧。陳家莊的靶場上測試1906型維克斯機槍是非常優秀的,完全滿足北方軍的需要。笨重的沙俄版7.62毫米馬克沁早期型總算是可以退役了。

至於另外一款李氏步槍SMLEMk.III型,陳安他們一拿到手,就知道是北方軍已經列裝步槍的正式定型版本。隻是英國人的原版步槍,還是沒有去除彈匣隔斷器,自然不如北方軍手上的步槍火力猛,很快就被放進軍火庫,堆在一角沒人理會了。

讓科瓦爾抽調人手去給萊恩幫忙,又是一通麻煩。

科瓦爾整天跑到陳安麵前,嘀咕人手缺乏,根本無人可調。陳安煩不勝煩,到最後幹脆躲著科瓦爾,誰叫他也沒有人手可以調出來呀。

林先生看到跑到私塾來避開科瓦爾的陳安,非常好笑,“人家是書到用時方覺少,你是人到用時方覺少呀。”

陳安嗬嗬地輕笑幾聲,“沒辦法,誰叫林先生這裏培養識字的人手,還要好幾年才能用呢?”

林先生眨了眨眼,“好像你手上的北方軍,很多都是已經會粗識文字了呀。”

陳安一怔,猛然閃出一個念頭,是呀,因為要成為士官生必須識字,很多第一批北方軍也都跟著努力學習,不少人已經粗通文墨了。

實際上,大部分的士兵是不可能通過考核成為士官生的,但是學習識字卻成為了北方軍的一個傳統了。

陳安一拍大腿,“林先生說得好,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第一批北方軍士兵滿三年就要放出來,成為公司的骨幹力量,軍營也是一個最好的培養基地呀。”

繼續推廣識字運動,然後將經過長期忠誠教育的士兵輪流退役,充實到北方工業公司,這才能徹底解決人才匱乏的問題,至於技師類人才則還是需要一步一步慢慢培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