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2 / 3)

“萍姐,您一來,昨天下午,今天上午,學校幾乎停課一天。……這麼多校友返校,又開了個很好的座談會,當然都是有益的事。不過,今天下午就要正常上課了。我抽不出更多時間陪著周叔叔您們啦,請萍姐一定原諒!”

隻“給”這一天時間呀。聽著弟弟的話,望著他的模樣、氣質、神態,章麗萍的心血又往上翻騰了。爸爸,您那“教育狂”的狂勁兒,為什麼又傳到了他身上啊?

餘思燕又生氣、又心疼,“繼業!話別這麼說。你忙你的,可也休想幾天就把我趕走。”

“思燕要寫書,哈玉是帶著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課題來的。至於我嘛,”周立言笑笑,“退休啦,時間有的是!十天半月也不走!你小章校長就這麼不通人情,跟你爸爸一樣--除了辦教育就六親不認?”

周立言倚老賣老,把大夥兒全逗樂了。

“我跟哈玉姐姐早就計劃好了,到老校長走過的二十幾個小村寨去轉一圈,親眼看看這些文化村,廣泛搜集材料。”餘思燕說。

“我也不走!”章麗萍說,“我給你們倆帶路,親眼看看鳳凰山的變遷,加深理解爸爸的遺教:熱愛祖國包含著愛她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包含著熱愛中華民族悠久的曆史和文化!”

章繼業一驚:“萍姐!爸爸的話,您都背下來啦?四十年,一字不差!”

章麗萍嗚咽了,“我怎麼會忘……!”

劉菊淡一直忙著給大家布菜,現在才勸慰萍萍:“你弟弟忙,就讓他忙去。我舍不得你們剛來就走……我陪著你們,要談的話太多啦!”

“媽媽!”章麗萍嗚咽著,“我也是作母親的人啦,怎麼能不走哩。可是,我要把您接走!不,我要把全家都接走……”

如果不是她哭出了聲,章繼業大概會說出許多大道理來,甚至象他父親一樣“不通人情”。

誰也不說什麼了。隻有小鳳兒天真地叫了一句:“我跟姑姑到美國上學去!”

吃晚飯的時候,情緒更低沉。

章麗萍怎麼也忘不了四十年前除夕晚上那頓盼望團圓的年飯啊……李長辛叔叔到貴陽去尋找周老師他們十位親人,我天天盼、夜夜盼,一天三遍站到寨門口去眺望,爸爸還說中國人有個規矩,年三十晚上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可是李叔叔一去不返,音訊全無。那天夜裏,這張飯桌旁邊隻有爸爸、我和劉小姐三個人,飯菜紋絲未動……那是盼團圓,還有個盼頭,可今晚呢,怕分離,倒是無法避免喲……

飯後,章麗萍在大家的陪同下,又到靈堂裏看了一遍挽聯,抄錄了所有的悼念文辭,拍了許多照片,心裏才安頓了一點。但她也望著父親的墓碑出神,問弟弟:“墓碑怎麼搬到了這裏?爸爸的墳在哪兒?這塊墓碑怎麼是砸斷了的?”

章繼業一時難住了。有關“文化大革命”的野蠻行為,怎樣才能向海外歸來的姐姐說清楚呢?他想了想,覺得還是不要損傷姐姐的感情,隻好委婉地說:“文明與野蠻,始終是冰炭難容的。爸爸的墓碑原先豎立在鳳凰山上,後來被外鄉無知的文盲打斷了,鋪在山下的路上。”

章麗萍似乎聽懂了一點兒,還要再問的時候,被劉菊淡攔住,“萍萍!鋪路有什麼不好?這絲毫也損傷不了一位人民教師啊……為他人鋪路,為高尚的理想鋪路,你父親九泉有知,也會慨然允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