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3 / 3)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十天過去了。餘思燕收獲很大,特別是“鋪路”這個情節,隨時都能激發女作家的靈感與文思。

還有一件令人感歎不已的傷心事--李長辛來信了!這是一封很“大”的信,大信封裏裝著十幾封不同年月寫的、又被郵局退回原處的信。拆閱之後,才發現這位忠誠耿直的老工人,在每一封信裏,都以誠惶誠恐的自責口吻,從頭到尾訴說一遍他“莽撞誤事”的經過。原來,四十年前的那個隆冬,他徒步走到貴陽之後,沒找到親人,卻是冤家路窄,碰見了耀武揚威的獨眼龍韓六。仇人見麵分外眼紅。李長辛再也按捺不住心頭怒火,一頓拳腳就把他打死在貴陽街頭了。此後的幾年,在死牢裏受盡了折磨;越獄逃跑又身受重傷……至今行走不便。否則,他早就找回界牌嶺來了。現在他住在山東老家,衣食無慮,隻想見見老校長,磕幾個響頭,請求寬恕!

章麗萍和劉菊淡決心到山東去看看他,以免老人抱恨終身。

這天,章繼業夫婦送親人們上火車,去執行“家庭會議”的最佳設計方案:首先,是劉菊淡和章麗萍要帶著小鳳兒一同去山東拜望李長辛。餘思燕當然也去,然後她還要遍訪當年的鐵路孤兒、今日在各條戰線忙得脫不開身的棟梁之材。周立言懷念病中的王雨農老先生,但他要和哈玉先回一趟北京,然後再去。十一歲的小鳳兒跟姑姑去美國讀書,這個年紀學英語最合適,不費勁兒,還忘不了中國話,大學畢業之後再回國,也才二十歲嘛!

“家庭會議”未能最後決定的事兒,是劉菊淡怎樣安度晚年?“媽媽,跟我去三藩市吧,一來照料小鳳兒,二來還可以親親您的外孫子、外孫女兒……您這一生也太辛苦了!”章麗萍不止一次地懇求過。

“不,我這個圖書管理員還沒退休。路過大城市,我還要為學校選購一批圖書帶回來。”

“選購圖書……由我捐贈。”

“好!萍萍,這也是你親手創辦的學校!”

“媽媽,難道您就不該休息幾年麼……”章麗萍哭了。

劉菊淡沒說話。看來,這母女之間的事兒,一路上還且得商量幾次哩。

火車開動了。章繼業夫婦的身影向後退去。鳳凰山高大的身影向後退去。這列並不太快的客車,將在一天的時間裏就經過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許多地方:河池,東江,宜山,三岔,柳江大橋和柳州,桂林,湘江大橋和衡陽……湘桂大撤退的時候,這一天路程他們卻整整走了半年啊!

對於山村女教師劉菊淡來說,這還是她時隔四十年之後第一次乘坐火車。觸景生情嗎?是啊,怎能忘懷那些石破天驚的往事喲……她喃喃地對萍萍敘說著:“你爸爸是一九六五年臨去世的時候,被吸收為共產黨員的,那年,他六十三歲,對我說:死而無憾了!……後來,你弟弟結婚,唔,這個賀柳,就是賀舉人的親孫女兒,還是我包辦的呐,你看,多有趣兒!其實,賀柳很可憐,土改以後,這孩子是我一手拉扯著長大的……”

餘思燕又把袖珍錄音機悄悄地放在了劉菊淡身旁。這位女作家想得更多一些。咱中國終於強盛起來了!那百萬難民大撤退的悲壯曆史,親身經曆過的人有責任把它如實地寫下來。

1985.11.30.初稿,

1987.3.28.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