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月季長廊(1 / 1)

4月初,北京天氣驟然轉暖,白天氣溫最高達到了22攝氏度,惹得月季長廊那百十株高高的玉蘭樹率先開花了。這些都是白玉蘭(公園裏還有紫玉蘭)。光禿禿的樹枝上,一片嫩葉也沒有的時節,忽然綻開滿樹白花,堪稱一絕。這玉蘭花潔白如玉,一朵便有三四寸長,一棵樹上同時開放幾百朵,樹下也是最早開放的金黃色報春花,加上高大凝重的紫牆為背景,就更顯得鮮嫩可愛了。

月季長廊,並不是一個正式的地名。我第一次是從妻子口中聽到的。“你聽誰說的?”她笑了:“我自己願意這樣叫嘛!”也許她就是月季長廊的命名人,隻可惜未曾申報專利。

這是長安街北側,從中山公園直到六部口,沿著中南海南牆外邊的一長條花壇。幾年前,這花壇裏種植了成千上萬叢各色月季,也有玉蘭樹和報春花,還有饅頭型的小葉冬青樹,但以月季為主體,所以妻子就不假思索地叫它月季長廊了。其實這裏根本沒有頤和園裏那樣華麗的長廊,隻是緊貼著人行便道,勉強可以稱做走廊吧。

玉蘭和報春花盛開之後,月季就要爭芳吐豔了。朋友,北京可比不得南國的花城廣州呀,廣州處於北回歸線南側,四季綠葉,全年開花,北京在北緯40度線上,全年無霜期僅有174天。而這月季長廊的月季花期,竟然超過了無霜期,簡直是傲霜的奇葩了。

除了溫室裏的月季之外,在北京,大概隻有此地的花期最長。因為品種好,管理得當,水肥充足,還有一條就是中南海那堵高大的紫牆--我想,它起到了“風障”和“陽畦”的雙重保護作用。北京的菜農在早春和晚秋種菜,就是用荊笆和韋箔在菜田裏架設風障,以防寒冷的西北風、把菜秧“抽”死;另一種措施,則是在田裏挖成一排排淺平的方坑,將挖出來的泥土又在方坑的北邊排成矮牆,這就是陽畦了,陽畦多用於育菜秧,同時具有向陽、擋風和吸取地溫等多種作用。月季長廊得天獨厚,南牆根底下種花,那小氣候一定是暖和的。

我和妻子經常在月季長廊散步,沿著它來回走一圈,大約五華裏吧,對那千姿百態、五顏六色的月季花總是看不夠!我不知道是否因為它月月開花才被稱為月季?不過,看了月季長廊常開不敗的鮮花,我倒是從心裏否認了“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的老話兒。

去年,北京開始評選市花。月季、菊花、玉蘭都是眾望所歸的候選者,《北京晚報》為它們發表了不少競選文章。我呢?願投月季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