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精進永固,毫不退轉(1 / 1)

原文

《易》雲:“日新之謂盛德。”學者一日必進一步,方不虛度時日。大凡世間一技一藝,其始學也,不勝其難,似萬不可成者。因置而不學,則終無成矣。所以,初學貴有決定不移之誌,又貴有勇猛精進之心,尤貴精進而又貞常永固、毫不退轉,則凡技藝焉有不成者哉!

——康熙《庭訓格言》

白話

《易經》上說:“日日更新可稱得上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或一種極高尚的品德。”學習應當天天都有所進步,才能不虛度光陰。基本上人世間每一種技藝,開始學習的時候,其難度往往使人忍受不了,好似萬萬不能成功。如果因此放棄而不再學下去,那終將是一事無成。所以,對初學者來說,可貴的是要有堅定不移的意誌,還要有不斷追求上進的恒心,尤其難能可貴的是要有一種言行一致、誓不後退的決心,那麼又有哪一種技藝學不到手呢?

家訓史話

《歐陽文忠公文集-歸田錄》裏有一則熟能生巧的故事:

陳堯谘擅長射箭,當時世上沒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憑著這一點自誇。曾經他曾在自家的園圃裏射箭,有個賣油的老翁放下挑著的擔子,站在一旁,不在意地斜著眼看他,久久地不離去。老翁見到陳堯谘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他也隻不過微微地點點頭讚許這情況。

陳堯谘看到了,跑過來問道:“你也會射箭嗎?我射箭的本領難道不也很精湛嗎?”老翁說:“沒有什麼別的奧秘,隻不過是熟能生巧罷了。”陳堯谘聽後憤憤地說:“你怎麼敢輕視我射箭的技術!”老翁說:“憑著我倒油的經驗就可知道這個道理。”於是老翁取過一個葫蘆立放在地上,用銅錢蓋在它的口上,慢慢地用勺子把油倒進葫蘆,油從銅錢的孔中注進去,卻不沾濕銅錢。老人說:“我這點手藝也沒有什麼別的奧秘,隻是熟能生巧罷了。”陳堯谘見此,隻好笑著將老翁打發走了。

古訓今鑒

孟子說:“憂勞足以興國,逸豫足以亡身。”“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學習就好像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就說明“拳不離手,曲不離口”、“閑中不放過,靜中不落空”的功用。一個人要想創立大事業,必須先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磨煉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