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愛之為道也,情民厚,深而感物
原文
何謂觀其愛敬,以知通塞?蓋人道之極,莫過愛敬。人情之質,有愛敬之誠,則與道德同體,動獲人心,而道無不通也。然愛不可少於敬。則雖廉節者不悅,而愛接者死之。何則?敬之為道也,嚴而相離,其勢難久。愛之為道也,情民厚,深而感物。是故觀其愛敬之誠,而通塞之理可德而知也。
——劉邵《人物誌·八觀第九》
譯文
怎樣通過觀察一個人對別人的愛敬態度,來判斷他為人處世之道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呢?倫理道德的最高境界,就是愛別人、尊敬別人。因此,《孝經》中認為“愛”是最高的道德,把“敬”作為最高的道德準則;《周易》把自然氣息之間的交融感應作為道德,把謙讓作為準則;《老子》把“無”當作道德,把“虛”作為準則;《禮》把“敬”作為根本準則;而《樂》則把“愛”作為中心思想。要是人的本質中有愛和敬的成份,那麼他就能達到道德的最高境界,就可能在感動天地的同時獲得別人的信任,因此,他在為人處世方麵就會有一帆風順之感。在愛和敬兩者之中,“愛”的方麵不能比“敬”的方麵比例小,要是愛比敬少的話,隻有廉潔清高的人願意歸附這樣的人,大多數人則不願和他在一起,如果一個人的性格中愛比敬多的話,雖然廉潔清高的人對他不滿意,但被他的愛打動感化的人會心甘情願地為他獻身。這是什麼緣故呢?這是因為“敬”作為一種道德規範,能使人們之間的等級差別過於嚴格,從而使人們相互疏遠,這種情況若長久下去,就難以打動人心。而“愛”作為一種道德規範,能夠使人們之間的感情日趨親密,這種情真意厚的愛才能深深地打動人心。因此,觀察一個人敬愛別人的態度是否真誠而端正,就可以知道他的為人處世之道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
縱橫家智慧故事
隻有真心能真正打動真心,說起來不過是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所以縱橫家說考察一個人身上的愛敬情況,大體上就能知道他為人處世方麵做得如何。
吳起是戰國初期卓越的軍事家,治軍嚴於己而寬於人,與士卒同甘共苦,因而軍士皆能效死從命。
吳起做將軍時,和最下層的士卒同衣同食。睡覺時不鋪席子,行軍時不騎馬坐車,親自背幹糧,和士卒共擔勞苦。士卒中有人生瘡,吳起就用嘴為他吸膿。這個士卒的母親知道這事後大哭起來。
別人說:“你兒子是個士卒,而將軍親自為他吸取瘡上的膿,為什麼不感謝,反而要哭呢?”母親說:“不是這樣。往年吳公為他父親吸過瘡上的膿,他父親作戰時就一往無前地拚命,所以就戰死了。現在吳公又為我兒子吸瘡上的膿,我不知他又將死到那裏了,所以我才哭。”
§§27. 不杼其能則怨
原文
何謂觀其情機,以辨恕惑?夫人之情有六機。杼其所欲則喜,不杼其所欲則怨,以自伐曆之則惡,以謙損下之則悅,犯其所乏則婟,以惡犯婟則妒。此人性之六機也。夫人情莫不欲遂其誌,故烈士樂奮力之功,善士樂督政之訓,能士樂治亂之事,術士樂計策之謀,辨士樂陵訊之辭,貪者樂貨財之積,幸者樂權勢之尤。苟讚其誌,則莫不欣然,是所謂杼其所欲則喜也。若不杼其所能,則不獲其誌,不獲其誌則戚。是故功力不建則烈士奮,德行不訓則正人哀,政亂不治則能者歎,敵能未弭則術人思,貨財不積則貪者憂,權勢不尤則幸者悲,是所謂不杼其能則怨也。
——劉邵《人物誌·八觀第九》
譯文
怎樣通過觀察一個人的情緒和欲望,來辨別他是心胸寬廣的賢者還是器量狹小的小人呢?人的情緒和欲望有6種基本的表現方式。如果一個人實現了自己的願望,他就會感到喜悅;要是他的才能得不到發揮,他就會產生抱怨;要是他總向別人炫耀自己的成績,就會被別人所厭惡;要是他處處謙虛退讓,甘居人後,就會討得別人的喜歡;要是他揭露了別人的短處,就會惹人生氣;要是他既經常自我誇耀,又揭露了別人的短處,就會遭到別人的妒忌。這些是人的本性的6種不同表現。希望自己的理想實現是人之常情,所以性格剛強的人喜歡發憤圖強,建功立業;正直善良的人喜歡督察行政事務,考訂規章製度;有才能的人喜歡治理動亂的局麵;有謀略的人喜歡出謀劃策;能言善辯的人喜歡盛氣淩人的抽問別人;貪婪的人喜歡聚斂財富;得到上級寵幸的人喜歡顯示他的權勢。如果他們的願望理想得到別人的稱讚歌頌,他們就會非常高興,這就是所謂的願望得到了實現;如果他們的能力得不到發揮,那麼他們的願望就實現不了,要是他們的理想得不到實現,他們就會感到悲哀。因此,要是不能建功立業,性格剛強的人就會憤慨;要是行政事務都不講規章製度,正直善良的人就會悲哀;要是政局動蕩不安,有才能的人就會哀歎;要是敵人的力量還沒有被消滅,有謀略的人就會陷入沉思;要是無法積聚財富,貪婪的人就會憂慮;要是自己的權勢得不到顯露,得寵的人就會悲傷。這就是所謂能力得不到發揮時,人們就會悲哀。
縱橫家智慧故事
§§28. 觀其情機,而賢鄙之誌,可得而知
原文
人情莫不欲處前,故惡人之自伐。自伐,皆欲勝之類也。是故自伐其善則莫不惡也,是所謂自伐曆之則惡也。人情皆欲求勝,故悅人之謙;謙所以下之,下有推與之意。是故,人無賢愚,接之以謙,則無不色懌;是所謂以謙下之則悅也。人情皆欲掩其所短,見其所長。是故,人駁其所短,似若物冒之,是所謂駁其所伐則婟也。人情陵上者也,陵犯其所惡,雖見憎未害也;若以長駁短,是所謂以惡犯婟,則妒惡生矣。凡此六機,其歸皆欲處上。是以君子接物,犯而不校,不校則無不敬下,所以避其害也。小人則不然,既不見機,而欲人之順己。以佯愛敬為見異,以偶邀會為輕;苟犯其機,則深以為怨。是故,觀其情機,而賢鄙之誌,可得而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