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知質未足以知其略
原文
故居視其所安,達視其所舉,富視其所與,窮視其所為,貧視其所取。然後乃能知賢否。此又已試,非始相也。所以知質未足以知其略。且天下之人,不可得皆與遊處。或誌趣變易,或未至而懸欲,或已至而易顧;隨物而化;或窮約而力行,或得誌而從欲。此又居止之所失也。由是論之,能兩得其要,是難知之難。
——劉邵《人物誌·效難第十一》
譯文
所以,平時可以觀察其人心安於何處,通達之時可以觀察其人所舉薦者為何等人,富有之時可以觀察其人在給予他人東西時之表現,窮困之時可以觀察其人之所作所為,貧賤時可以觀察其人獲取東西時之表現,然後才能知道其人是否賢德。此已經是第二次測試,不是初次觀察。所以隻知其材質卻不足以了解其謀略。況且天下之人,並非所有人都可以交遊共處。有人誌趣會有變化,隨事物不同而發生轉變;有人尚未前來而已有前來投奔之欲望,有人已經前來投奔卻容易回頭;有人卑賤儉約卻能盡力而做事,有人得誌之後便放縱欲望。從此說來,能夠在兩方麵都能得到要領,是對人難以真正了解之難處。
縱橫家智慧故事
人才是變化的,考察品評人物也必須考慮到變化與發展。劉劭的“五視”鑒人法,不是隻憑最初的接觸印象去辨別出真正的賢才。比如,王莽其人謙恭儉讓,禮賢下士,建立新政之後則窮奢極欲,這樣的例子也有很多。
《資治通鑒·周紀一》記載,魏文侯在用魏成還是翟璜為相的問題上猶疑不決,於是征求李克的意見。魏文侯對李克說:“家貧思良妻,國亂思良相,現在要從魏成和翟璜兩人中挑選一個擔任國相,你認為哪一個合適?”李克並沒有正麵回答魏文侯的問題,而是提醒魏文侯說:“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達視其所舉,窮視其所不為,貧視其所不取,根據這五個方麵去比較魏成和翟璜的為人,就足以確定誰更適合擔任國相了,哪裏還用問我呢!”魏文侯馬上醒悟,說:“請先生回去休息,我的國相已經定了。”
李克辭別了魏文侯,來到翟璜家。翟璜問道:“聽說國君請先生去選國相,最後選定了誰?”李克回答說:“魏成子當上國相了。”
翟璜怒道:“憑大家的所見所聞,我翟璜有什麼地方不如魏成子?西河太守,是我推薦的。君王因鄴城之事發愁,我又推薦了西門豹。君王計劃要打中山,我就推薦了樂羊為將。攻下了中山,無人守衛,我又推薦了先生。世子無師,我又推薦了屈侯鮒。我有哪一點不如魏成子?”
李克說:“我之所以知道國君一定會任用魏成為相,是因為魏成雖然食祿千鍾,但他的財富有九成都花在為國家訪求賢人方麵,所以從東方得到卜子夏、田子方、段幹木三個高人,這三個人,國君把他們當作老師,而你所推薦的五個人,國君都把他們當作臣下,所以你怎麼能跟魏成相比呢!”李克一番話說得翟璜心服口服。
§§42. 知者患於不得達效,不知者亦自以為未識
原文
何謂無由得效之難?上材已莫知,或所識在幼賤之中,未達而喪;或所識者,未拔而先沒;或曲高和寡,唱不見讚;或身卑力微,言不見亮;或器非時好,不見信貴;或不在其位,無由得拔;或在其位,以有所屈迫。是以良材識真,萬不一遇也;須識真在位識,百不一有也;以位勢值可薦致之士,十不一合也。或明足識真,有所妨奪,不欲貢薦;或好貢薦,而不能識真。是故,知與不知,相與分亂於總猥之中;實知者患於不得達效,不知者亦自以為未識。所謂無由得效之難也。
——劉邵《人物誌·效難第十一》
譯文
什麼叫無從舉薦之難?上等人才已很難識別。有些被考察的人才,還在年幼或貧賤之中,沒有發達就夭喪了。有的被考察的人才未曾提拔就已去世。有的曲高和寡,知音太少,雖有人倡揚卻不被普遍讚頌。有的身微力輕,才智不為人賞識。有的不合於時尚,不被信任重用。有的人不在其位,知道人才又無從舉薦提拔,有的身在其位,卻迫於勢力不張,不能提拔所知人才。因此良才遇到能識別真才的人,萬不遇一。身處其位又能識別人才的,百不遇一。權位勢力相當又能舉薦人才的,大概十不遇一。有的人智力明敏足以識別人才,因有所妒忌而不願舉薦人才。有的人喜歡舉薦人才,卻又不能鑒別人才。因而能知人才的與不能知的,都相互雜亂地處在眾人之中。能知人的,擔心達不到舉薦的目的。不能知人的,又以為沒有遇到人才。這就是無人舉薦人才的難處。
縱橫家智慧故事
《九征·效難第十一》說了人才得不到任用有種種原因,可以看出人才固然十分重要,但能發現、推薦人才的人更重要。春秋時的百裏奚有一個羊皮換相的故事,可以詮釋者個道理。
百裏奚飽讀詩書,才學過人,可是家境貧困,加上楚國宗法製度森嚴,平民沒有希望入仕為官。百裏奚出遊列國,從南陽出遊求仕後,曆經宋國、齊國等國家,因為朝堂裏無人,都沒有得到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