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馬可·波羅的哈喇木連大河
有一大河,名哈喇木連。河身甚大,不能建橋以覆,蓋此河流寬而深也。此河流入環繞世界全土之大洋,河上有城村數處,皆有城牆,其中商賈甚夥,河上商業繁盛;緣其地出產薑及絲不少,禽鳥眾至不可思議,野雞三頭僅植威尼斯銀錢一枚。
——摘自《馬可·波羅行紀》馮承鈞 譯
此河既深且廣,所以無法在上麵建造一座堅固的橋梁。這條河一直向東流入大海,河的兩岸有許多城市與城堡,裏麵住著大批的商人,從事廣泛的貿易。鄰河的區域生產薑和大量絲綢。這裏的鳥雀多得令人難以相信,尤其是雉,一個威尼斯銀幣可買三隻。
(2)黃河壺口觀瀑布
根據馬可·波羅在遊記中描述的黃河,我們大致可以認識到黃河的大致模樣。今日這條母親河又是怎樣的情景,下麵詳細介紹黃河上的壯麗景觀。
馬可·波羅經過山西臨汾和永濟一帶之後,來到了黃河邊。黃河上沒有橋,可見這條河的廣度和深度。於是馬可·波羅說它既深且廣。當初馬可·波羅是怎麼過黃河的,遊記中沒有提及。今日到黃河,山西這一段不能錯過的就是黃河壺口瀑布。
壺口瀑布是黃河中遊流經秦晉大峽穀時形成的一個天然瀑布。西臨陝西省宜川縣,東瀕山西省吉縣,壺口瀑布是中國黃河上的著名瀑布,其奔騰洶湧的氣勢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距太原大約5、6個小時車程;距西安大約2個多小時車程。黃河至此兩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狹如壺口,故名壺口瀑布。瀑布落差9米,蘊藏豐富的水力資源。瀑布寬達50米,深約50米,最大瀑麵3萬平方米。是中國僅次於貴州省黃果樹瀑布的第二大瀑布。滾滾黃河水至此,300餘米寬的洪流驟然被兩岸所束縛,上寬下窄,在50米的落差中翻騰傾湧,聲勢如同在巨大無比的壺中傾出。
黃河壺口瀑布以排山倒海的壯觀氣勢著稱於世。壺口瀑布水勢洶湧,濤聲震天,景色壯麗,是黃河最壯觀的一段,也是國內外罕見的瀑布奇觀。“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唐代著名詩人李白膾炙人口的佳句,勾畫出了大河奔流的壯觀景象。不觀壺口大瀑布,難識黃河真麵目,壺口瀑布這顆黃河上的璀璨明珠,正以它巨龍般的姿態奔騰、咆哮著。
壺口瀑布
滔滔黃河到此被兩岸蒼山挾持,束縛在狹窄的石穀中,300米餘寬的洪流驟然收束為50餘米,這時河水奔騰怒嘯,山鳴穀應,形如巨壺沸騰,最後從20餘米高的斷層石崖飛瀉直下,跌入30餘米寬的石槽之中,聽之如萬馬奔騰,視之如巨龍鼓浪,形成壺口大瀑布中的“雷首雨穴”、“萬丈龍槽”、“彩橋通天”等種種奇觀。
名勝區內還有孟門夜月、壺口冰橋等著名景點。在壺口瀑布往下3000米的河道中有一塊巨大的奇石,人們稱它為“孟門山”,河水至此就分成兩路,從巨石兩側飛瀉而過,然後又合流為一。這裏又是人們觀賞“孟門夜月”的地方。每當農曆月半,夜臨孟門,可見河底明月高懸。站北南觀,水中明月分為兩排飛舞而下;立南北望,水裏明月合二而一迎麵而來。每到冬季,黃河上遊的水夾雜著大大小小的冰塊湧至壺口,疊摞堆積起來,和石岸相平,形成了連接陝西、山西兩省的天然通道。“壺口冰橋”亦為一景。
景區內還有明代碼頭、同治長城、四銘碑亭、龍門飛渡等人文景觀,有唐太宗李世民帶兵征戰的掛甲山,宋元年間的坤柔聖母殿等。
3、實戰山西
山西省因地勢較高,東南麵又有山嶺阻擋海洋氣流,故較鄰近的華北平原氣溫低,降水少,晝夜溫差較大,特別是春季的風沙很大。因此雲岡石窟的最佳旅遊季節在5-10月。
每年的端午節,當地百姓都要身著新裝,全家老少一起想伴到木塔前燒香拜佛,並登上木塔的最高層,表示節節高升。如今,木塔受到文物保護,人們雖然不能集體登臨塔上,卻還是要到塔前燒香祈禱的,場麵十分隆重。
大同菜是晉北菜的代表,口味偏鹹,菜肴重油重色。大同菜雖沒有自己的菜係,卻集各個菜係之大成。特色小吃如蕎麥圪坨、蓧麵窩窩、豌豆麵等美食。
壺口瀑布
壺口瀑布最佳觀賞期分為兩段,一是春季4~5月份,正值農曆三月間,漫山遍野的山桃花盛開,岸邊凍結的冰崖消融,稱為“三月桃花汛”;二是秋季9~11月份雨季剛過去時,河邊眾多山泉小溪,彙集大量清流,陣陣秋風吹過,常有彩虹出現,叫做“壺口秋風”。這兩個時期,水大而穩,瀑布寬度可達千米左右。
瀑布兩邊的河岸全是較為平整的大岩石,表麵覆蓋著一層黃土,瀑布沒有圍欄,所以要特別注意安全,不要站得太靠近;路途較遠,最好帶些食品,路上食用。壺口瀑布周圍還有孟門月夜、鎮河神牛、旱地行船、清代長城、明清碼頭、梳妝台、古炮台、克難坡等自然和人文景觀,若從吉縣遊壺口,在壺口瀑布往西8公裏有閻錫山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