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茨就是仰慕者之一。當時他也和朋友一起注冊了“微軟”的商標,而後創建了微軟公司,但沒有任何營利,他仍然在地下室專注於BASIC語言編程工作,和成千上萬的蘋果產品愛好者一樣崇拜喬布斯。
他們的財富積累一直不同步。最初,是“壞孩子”喬布斯領先一步。1980年,Apple III推出,蘋果公司上市,喬布斯身價超過千萬美元,成為華爾街最年輕的富翁。比爾·蓋茨則拿到了他第一桶金,從IBM公司賺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個5萬美元。
喬布斯的智慧顯而易見,從某種意義上說,蓋茨也在采訪中承認了這一點。他和喬布斯一同成長,兩個人都見證了對方的成功,也曾偷偷地心懷羨慕,對彼此的弱點心知肚明。
1984年,蘋果公司的年銷售額已經超過15億美元,微軟公司卻隻有1億美元。比爾·蓋茨帶著Excel、file、Chart來到蘋果公司拜訪喬布斯,準備和蘋果合作,其間他頻頻造訪蘋果公司,並見識了喬布斯的個人魅力和蠱惑力。他事後說:“史蒂夫用自己超級蠱惑人心的方式宣稱Mac將如何改變世界,瘋了似的讓人們超負荷工作,氣氛異常緊張,人際關係也很複雜。”
但因為喬布斯的強勢和反複無常,這次合作最終未能如願。比爾·蓋茨轉而將產品賣給IBM,開啟了微軟風行全球的時代。
1985年,蘋果公司到了分崩離析的邊緣,公司內部分裂為水火不容的兩派,絕望的創業同伴也萌生了去意。強勢、傲慢、自我的喬布斯被董事會剝奪了繼續在蘋果工作的權利。
在他和比爾·蓋茨的長跑比賽中,他的領先優勢喪失了。就在喬布斯辭職之際,比爾·蓋茨的圖形用戶界麵係統問世。這個名叫Windows的個人電腦係統,將蓋茨推上了全球首富的寶座。
這一次,輪到喬布斯拜訪比爾·蓋茨了。1996年,喬布斯重新回到蘋果公司,公司已經虧損10億美元。一年之後,在喬布斯的“蠱惑”下,比爾·蓋茨用1.5億美元購買了蘋果的非投票股票,這筆資金拯救了水深火熱的蘋果公司,而當時微軟市值已經高達2500億美元。
此後10年,在喬布斯的帶領下,瀕臨破產的蘋果迅速膨脹為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喬布斯成為全球果粉的“幫主”,他的個人魅力已經超越個人電腦,成為IT、手機、多媒體三大領域的絕對偶像。
屏幕上的比爾·蓋茨坦承在設計上喬布斯更有天分,他讚歎喬布斯“對設計的那種直覺,讓所有事物滿足一種特定美學的執著”。
“事實是,他並沒有什麼超強的工程背景,”比爾·蓋茨說,“設計能夠為你指引一個正確的方向,這也帶來了那些驚人的產品。”
喬布斯原本推崇幹淨實用的包豪斯風格,後來受禪修的影響,開始迷戀日式風格,還和三宅一生、貝聿銘等設計明星有過接觸。他曾說:“我一直都認為佛教——尤其是日本的佛教禪宗——在審美上是超群的。我見過的最美的設計就是京都地區的花園。”
這影響了他的全部產品。蘋果產品推翻索尼建立的金屬色風格,大膽使用當時並不高貴的白色,設計理念是“大道至簡”。
相比之下,微軟產品的設計則展示了技術極客們的一貫審美——缺乏優雅,注重實用,但最終能主宰整個操作係統領域。作為商人和極客的結合,比爾·蓋茨無疑不太在乎產品的審美品位。
兩個巨人始終保持著若即若離的關係,他們很難避免骨子裏的差別帶來的衝突。
(源自《人物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