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晚年的最後一個批示
往事
作者:李鳴生
周恩來寫完這個批示之後的第11天,即1974年6月1日,便被迫住進了305醫院。此後,周恩來再也沒有回到他那張寬大的辦公桌前。
1974年5月19日,周恩來寫完了他一生中最後一個批示。11天之後,他就被迫住進了305醫院。此後,周恩來再也沒有回到他那張寬大的辦公桌前。那麼,周恩來寫的這個批示是什麼?
尼克鬆的“黑匣子”
1972年2月21日,美國總統尼克鬆訪華。尼克鬆訪華的前幾天,美國的一架運輸機提前降落在了北京首都機場。這架運輸機剛停穩,一個秘密的集裝箱便從飛機上卸了下來。這個集裝箱被迅速打開後,露出的是一個中國人從未見過的活動型的衛星地麵站。在中方有關人員的協助下,美國的這個衛星地麵站便安放在了首都機場,其天線直徑僅有10米。
於是,當尼克鬆總統訪華的專機一降落在北京首都機場,尼克鬆走下舷梯,美國國防部安全軍官黑格便如同影子一般緊緊地跟在尼克鬆身後,手上隻拎了一隻精致的黑皮箱。這個後來被稱之為“黑匣子”的黑皮箱,即微型活動衛星地麵站的終端。
最先注意到這個“黑匣子”的,是周恩來。當晚,周恩來陪同尼克鬆一起看當天中美活動錄像時,尼克鬆便指著錄像對周恩來說,“現在美國人民也坐在電視機旁看我們今天的活動情況。”周恩來略微一驚。尼克鬆笑了,指著身邊黑格拎著的黑皮箱說,“從我踏上中國領土的第一步起,我在中國每時每刻的活動情況,便全都由它記錄在案,然後再通過我們天上的通信衛星,將這兒的每一個活動細節隨時傳回美國。”
據有關工作人員回憶,周恩來聽後十分震驚,雖表麵上依然顯得漫不經心,事後卻找來有關人員詢問“黑匣子”之事。有關人員把“黑匣子”和衛星地麵站的秘密詳細地向周恩來作了介紹,最後不無遺憾地說了一句:“可惜的是,天上現在還沒有我們中國的通信衛星!”周恩來一下沉默了。
從第二天起,周恩來與尼克鬆在一起的日子裏,眼睛總是有意無意地看一看尼克鬆身邊的那個“黑匣子”。一次晚宴中,周恩來又一次談到了那個神秘的“黑匣子”,尼克鬆脫口說道:“我們這次帶來的衛星地麵站,到時就留給你們吧!”周恩來端起酒杯,笑了笑,說:“總統先生,我看還是賣給我們吧!”就這樣,尼克鬆訪華結束後,他帶來的那個衛星地麵站,便被中國買了下來,留在了北京電信管理局。
郵電學院“三劍客”
尼克鬆總統訪華時隨身帶來的“黑匣子”和衛星地麵站,也極大地震撼了先後畢業於北京郵電學院的三個年輕人的心靈!這三個年輕人,一個叫黃仲玉,一個叫林克平,一個叫鍾義信。有人後來將他們稱之為“郵電學院三劍客”。
1970年中國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後,黃仲玉就激動過,對中國發射通信衛星的事情一直抱著很大的希望。可是,一晃快四年過去了,通信衛星的事情非但沒有得到解決,“批林批孔”運動反倒搞起來了。這一“批”,不知又要“批”到何時。黃仲玉找到郵電部部長鍾夫翔,向他彙報了搞通信衛星的一些想法,主張通信衛星不從國外買,由中國自己來搞。鍾夫翔部長對此表示讚同和支持,並要他組織一個關於通信衛星的聯合調查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