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瑞士表,還有收藏價值嗎?(1 / 1)

瑞士表,還有收藏價值嗎?

生活

作者:嚴葭淇

“窮玩車、富玩表。”這句俗語顯示中國富裕階層對名表的喜好。中國內地是瑞士表的全球第三大市場。前段時間,瑞士表或零關稅的傳聞,吸引了眾多對瑞士表心向往之人的目光,其中瑞士表是否會因此降價的猜測,更牽動著中國瑞士表迷們的心旌。

買表海外更便宜

其實,瑞士表的零關稅傳聞,對表迷們卻有點兒空歡喜的意味。根據中瑞自貿協議,瑞士對中國出口的99.7%都實行零關稅,而其餘0.3%中的0.29%則是部分降稅,瑞士表就被劃在這0.29%中。實際上,關稅所占的比重並不大,這也就讓此次關稅遞降方案顯不出太多優勢。

製作精良的瑞士表,一直是中國富裕階層最熱衷購買的奢侈品,佩戴和擁有瑞士表也逐漸成為中國富裕和權勢階層身份地位的象征。也許正因為掐準了中國買家的購買心理,各瑞士表的品牌運營商在定價上,對中高檔名表實行每年上調一至兩次終端零售價策略,有的品牌的售價甚至一年內“四連漲”。業內人士稱,瑞士名表不斷漲價的直接原因並不在於關稅,而由彙率、流通、人力和運營成本及貴金屬提價等原因抬高。今後在關稅下調的背景下,更大的可能也就是名表價格從逐年漲價到趨於穩定,從而使境內外價差逐漸縮小。

原本習慣在海外及中國香港購買瑞士表的人,頓時打消了改變購買地的想法。而業內人士更在仔細核算了關稅遞降的成本後,認為還是去海外購買合算。以一塊漢米爾頓自動上鏈機械女表為例:國內定價7400元,而在歐美國家大概為5000元左右。7400元的售價按實際關稅3%計算約為200元至300元。如第一年降18%的關稅,則隻有幾十元的價差;即便降到10年後的60%,也隻能節省100多元,這還必須是在不漲價的前提下,而即便這樣,這塊表和海外的差價仍高達2000元。當然,業內人士也表示,關稅的降低對1萬元以下的瑞士表價格的降低還是有利好的。但收藏界的門檻是,10萬元以上的腕表才剛剛具備收藏價值,1萬元以下的腕表也就是個日常消費品。

男人“三寶”

手表是男人最重要的首飾,頂級名表更是實用性與藝術性的完美結合體。在西方國家,手表與鋼筆、打火機一起,曾被稱為男人的“三寶”。它不僅能提升佩戴者的魅力指數,更可以成為社交場合的話題。而在數碼設備普及的今天,名表早已超越了簡單的記時功能,它和名車豪宅一樣,是男人富有、成功和品位的象征。

在法國的傳統中,炫耀財富和成功是為禁忌,但法國社會學者稱,近10年間,這種保守的態度已經改變,在法國資產階級中正在誕生新“bling-bling”一代,也就是炫耀珠寶等華麗奢侈品的人群。而追求名牌和時尚的法國前總統薩科齊,對法國人財富觀的改變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說到薩科齊的炫富,從他花費了上萬英鎊購買頂級腕表就可略見一斑。在薩科齊的私藏中,寶璣、百年靈和勞力士等瑞士名表應有盡有,它們交相在他的腕間閃耀。

“窮玩車、富玩表。”這句俗語顯示中國富裕階層對名表的喜好,絲毫不遜色於薩科齊。最新跡象是,今年春拍,包括佳士得、中國嘉德和北京保利等各大拍行,都為中國內地買家推出了名表專場拍賣。

鍾表成全球收藏品

香港是帶動中國名表拍賣收藏風潮的最早市場。自1990年代開始,鍾表已逐漸成為全球重要的收藏品,全球買家對於百達翡麗和江詩丹頓等頂級品牌的認知度迅速提升。過去10年間,亞洲市場更擴展迅速,幾乎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市場,其中中國內地買家起到了中堅作用。近期發布的《世界鍾表報告》顯示,中國已首次超越美國成為對奢侈名表顯露出最大需求的國家。

頂級名表蘊涵著豐富的文化和曆史印跡,所以品牌越大,收藏價值越高。目前國際一線名表,在市場均表現出色。而諸如百達翡麗、江詩丹頓、寶璣、卡地亞、愛彼及勞力士等品牌,也最受中國買家追捧。除這些大品牌外,近年來獨立而富創新精神的品牌,也越來越被買家推崇,尤其是限量款。(源自《華夏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