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自我改變與高尚追求。
以上所述可以概括如下:我們自己的改變才是包括社會在內的一切變革和進步之前提。在我們自己的生活中,無論做什麼事情自己的身體力行率先垂範最為重要,同時這也是對自己本身最好的教育。要想改善別人首先必須先改善自己,每個人都可以在他自身的行為中展示出這一效果。自立自尊自愛,是做人的開始。
未雨綢繆就是為了應對人生的變幻無常,而且這也是我們勤勞節儉極力儲蓄的一個強大動機,同時它更是一個人應盡的道德義務和社會義務。即使是從宗教的角度來說,人們也必須這樣做,因為“如果任何一個人不是為他自己盡這項義務,而是刻意為他的家人盡這項義務,那麼他就毀棄了這一信仰,這比無神論者還糟糕。”
眾所周知,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即使一個最身強力壯和最健康的人也難以抵擋突如其來的偶發事件或疾病的打擊。人生不僅充滿了變數而且永遠都處在變化之中,我們的生活也同樣如此或者說更加複雜多樣。如果說什麼是確定的話,那麼就隻有死亡是無法避免和確定無疑的。
沒有人可以逃過最終一死,但是我們可以有不同的選擇和態度來麵對。在災難麵前哭叫“沒有人會幫助我們嗎?”的,就是那些垂頭喪氣!不可救藥的人。如果這種哭喊還是出自那些本來可以通過自我克製和勤儉就可以輕易地自救並且還能幫助自己的人之口,那麼他們這種無知懦弱不僅讓人感到無比氣憤,而且他們這種卑鄙自私的叫喊更會令人作嘔的。
的確,無知使得很多人喪失了堅強的意誌和美好的品德,因而也使自由和幸運等都遠離了他們。事實上這些從根本上說都源自於他們自身,外在的強製如立法等手段畢竟不是形成這些良好品行的根基所在。外在的強製很那讓他們變得節製!富有才智和品行良好,對大多數人來說,他們不幸的根源絕不在於國會通過的法律而是就在於他們自身。
更有甚者,那些揮霍浪費者還對國會的立法加以嘲笑,而那些嗜酒如命者則對其充滿蔑視,他們寧肯把自己最終的悲慘結局歸罪於別人,也絕不會承認我克製和為未來做好作長遠打算的意義。那些極端狹隘的自私之徒對千百萬民眾的極力煽動,更讓這種無知的惡行壞到無以複加的地步。全民的瘋狂幾乎使得沒有人去盡力去教育這些可憐的民眾去養成節儉!克製和自我修養的習慣,反而更加歇斯底裏地喊叫“沒有人會幫助我們嗎?”
這種叫喊會嚴重腐蝕人的心靈變。因為這不僅會強化他們的無知,而且會進一步導致他們對個人幸招原則即必須依靠自己的原則的極漠視。要想幫助自己得到提高,他們必須要靠自我拯救。勇敢和奮發向上的精神能征服一切,它會讓人變得無堅不摧。即使那些最窮苦的人都能做得到,其他人也決沒有理由去拒絕。
實際上,有著良好收入的工薪階層在我們國家的人數已經越來越多。隻要稍加努力進行節省從而為未來做好準備,他們不費多大力氣就可以改善他們的健康狀況和道德品質並促進自身的高尚和獨立,從而為提高他們作為人和公民的社會地位。然而,隻顧眼前享樂早已讓他們忘了節儉,由此給他們個人幸福和家庭生活帶來的危害遠超過了人們的想象。
照理說,工薪階層的人們應當盡力為他們年老或為一個不斷擴大的家庭的需要作些起碼的準備才行,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們卻隻顧胡亂滿足自己的欲望,並形成了鋪張浪費和腐化墮落的惡習。在“繁榮時期”他們大手大腳地胡亂花掉自己的收人;當艱難日子來臨的時候,他們立刻就陷入悲慘的困境中。錢沒有被妙用而是被濫用:人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沒有被存到了儲蓄所或流向了慈善團體,而是流進了啤酒館。這絕不是誇大其詞吧,我們隻要將其同周圍的任何一個勤勞節儉的鄰居做個對比就可以得到足夠明確的答案。工廠裏全部機器滿負荷的運轉!工人們拿著很高的新水,倉庫裏沒有積壓的貨物,產品遠銷國外,鐵路貨車滿載貨物往來穿梭,港口貨輪忙得不可開交……一派繁榮景象表現著繁榮時期的興旺和生氣,每個人都似乎正在變得更加富裕和更加興旺。與此同時卻也出現了常常是所有時期裏最不繁榮的場麵,因為繁榮並沒有減少人們的放縱揮霍,也沒有讓男人和女人們都變得比過去更加明智更有素養,有節製並且追求高的目標的生活仍需要付出努力。
6。繁榮時期的節儉致富。
繁榮景象下人們的生活怎樣?如果仔細考察一下我們將發現,與繁榮相伴隨的就是各個領域開銷的迅猛增長。人們的高薪水高收入迅速被大手大腳不計後果地花掉,不斷增長的工資非但沒有節省下來,反而花在了酗酒上。不僅好的習慣沒有養成,而且還形成並延續了壞習慣。可見,任何物質上的繁榮都不會給那些鼠目寸光毫不顧及將來而又不懂勤儉之道的人帶來多大益處。除非學會節儉並且學會為將來做打算,否則當貿易一旦蕭條下來時,一種“饑餓和撐飽”的惡性循環將會經常性地折磨他們,並使他們茫然不知所措。
經濟發展的周期律決定了“繁榮時期”也絕不會長久不衰。在繁榮時期,星期天可以不工作幾乎成為一種慣例,因為工人們的高工資高收入足以讓他們擁有更多的空閑時間。雖然銀行在每周周日也照常開放,但卻難見到工人們的身影,而在工地上也並沒有人在工作“工人們都到哪兒去了呢?”就連雇主們也納悶,他四處尋找他雇來的建築工人並對包工頭說:“這項工作必須不停地進行,必須在好天氣結束前把建築物封頂。”“可是,先生”包工頭隻能無奈地告訴他“今天是星期日,建築工人還沒花完他們的錢呢。”情況就是這樣,由於能拿到足夠多的收入,工人們就不必更不會每天再留在工廠裏幹活而可以把“節約”出來的時間用於享樂。殊不知,這些人不僅在揮霍他們的血汗錢,而且同時又給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損失。據德文郡首府埃克塞特的布道者波伊德教長講,每年在棉紡織業!棉花貿易!砌磚業和建築業中由此而帶來的損失竟高達700萬斯特林(英國舊式貨幣單位)。這是多大的一筆損失啊。
繁榮不應該僅僅局限於把布匹!絲綢!棉花!五金器具!玩具和瓷器等等生產出來,並賤買貴賣,更不應該僅僅局限於耕耘土地!種植穀物!喂養牲畜並囤積居奇,待價而沽,隻為金錢利息而活。更不能把這些就當作我們生活的全部目標,因為人是有才智有理想有意誌的高等動物,除了人的肉體物質需求外,人還必須要有更高的精神的心靈的追求,除了滿足人的口腹欲求之外還必須追求靈魂的聖潔和品格的高尚。隻有人們不僅獲得物質需要的極大發展和滿足,而且包括他的道德!才智以及精神靈魂在內都得到極大的改善和健康健康發展,才算是真正的繁榮。
繁榮的標誌絕不是僅僅是金錢,當然繁榮也並不取決於一個人的本性。因為在很多時候,盡管人們有更多的錢可供支配,但他們卻沒有往他的錢箱裏存下一分錢的時候,他的本性的發育也許會遭到更大的障礙和扭曲變形。這樣看來,也許收入的增長不過成了放縱和滿足他們那無止境的動物式的欲求的手段,而並不意味著他們的道德品格會同他們的收入一樣得到同步改善。經濟繁榮也可能僅僅是讓那些沒有受過教育的而平時又勞累過度的人獲得了大吃大喝放縱享樂的機會而已。如果是這樣,那麼由政府經濟學家們所稱的“國家繁榮”就根本不會成為讓普通大眾物質生活變得富足的保障。如果這個問題及其相關因素至今仍未得到人們應有的重視,那麼可以想象,這種“繁榮”所產生的就不是益處而是非常可怕的惡果。甚或的富裕乃至生命的尊嚴都需要良好的學識和高尚的美德來鑄就,隻有這種品質的不斷增長,而不僅僅隻是不可勝數的工業農業產品以及生活用品的生產和銷售,才是促進個民族的真正繁榮昌盛的保障。
在伯列斯頓慶祝豐收的感恩聚會上,來自英格蘭南部一位牧師寫給曼徹斯特的主教的一封信函中對當地農業工人生活境況的描述也再次說明了這個事實。這位牧師首先對工人們的高收人表達了他的高興之情,同時又痛心疾首地描述了下述情形:“目前,高收入給他們帶來的唯一結果是更多的啤酒被消費掉。如果說這就是我們從繁榮中所能得到的益處的話,那麼我們就很難把它稱之為我們應當向主表達感激的恩賜。一個民族真正繁榮昌盛的標誌不在於財富雖然財富是繁榮的一個必要特征而在於這個民族德行的增長,也在於舒適!安逸和滿足感在整個社會的更加平穩的分布。”這也是從另一個角度對繁榮真諦的揭示。
勤儉致富是我們一貫堅持和強調的,也是我們一貫推崇的。但我們也絕非宣揚一種吝嗇鬼!苦行憎式的赤貧生活,因為生活中那些小氣鬼!守財奴!慳吝鬼都足以讓人厭惡並嗤之以鼻。我們所鼓勵和提倡的是,人們應該培養勤儉致富的品性,養成規劃生活並善於為將來做好準備的習慣。每個人都應該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在衣食豐足的美好時期要意識到為赤貧匱乏做好準備;在生活安逸的時候為將來有可能降臨到自己身上的壞日子作好準備。特別是要像枯水期也要修好防洪堤一樣,要時刻克勤克儉為日後的生活做好充分的準備。這也才能既維持幸福富裕的生活又得以自尊自立,並且還能增進社會的健康。我們堅信點滴的積累都有可能在必要時派上大用場,但節儉絕不等同於貪婪!吝嗇,牟利也絕不就是自私或放高利貸。實際上,它恰恰是與其相對立。因為節儉意味著人們對金錢不僅不能濫用而且還要妙用,同時更是為了追求獨立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因而可以說,節儉致富。
不是為了要將它藏入金庫。
也不是為了要有仆人服務。
隻是為了獨立的人格尊嚴。
和不受別人的奴役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