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理:任何時候都不能以貌取人,一身珠光寶氣的人並不一定能成為你的準客戶,而衣著簡樸的人卻常常能給你帶來意外的驚喜。
改造自己
一個保險公司的業務員,雖然每天都在勤奮地工作,但收入仍少得可憐。一天他來到一座寺廟,請寺廟住持為自己指點迷津。二人相對而坐,他先向老和尚大吐苦水,接著又向老和尚介紹投保的好處。老和尚一言不發,很有耐心地聽他把話說完,然後平靜地說:“聽完你的介紹之後,絲毫引不起我投保的意願。”年輕人愣住了,一下子泄了氣。
老和尚注視著他,良久,接著又說:“人與人之間,像這樣相對而坐的時候,一定要具備一種強烈的吸引對方的魅力,如果你做不到這一點,將來就沒有什麼前途可言了。”年輕人啞口無言。老和尚又說了一句:“小夥子,先努力改造自己吧。”
大道理:業務員要提高業績,並不隻是要練習推銷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改變自己,在堅持自我的同時,改掉那些錯誤和不足,進一步弘揚自己的優點和長處。
推銷的語言
一個美國人到日本做現場演講,請一位日本人做他的翻譯。
美國人為了考驗翻譯,一口氣講了15分鍾才停下來讓日本人翻譯,但那位日本翻譯隻講了一句就完了。美國人覺得很奇怪,但又不好意思問,就繼續又講了15分鍾,再停下來讓日本人翻譯,結果日本人又是一句就完了。
最後美國人又講了10分鍾,結束了他的演說,而日本人一句話就帶了過去,聽眾報以熱烈的掌聲。
演講圓滿結束。美國人非常驚奇,想知道那個日本人為什麼那麼厲害,就去問台下會日語的朋友他翻譯了些什麼。他的朋友對他說:
“第一句是‘到目前為止,沒有什麼新鮮的事可聽。’第二句是‘我想到結束前都不會有什麼可聽的。’第三句是‘我說的沒錯吧。’”
大道理:有些業務員總喜歡滔滔不絕、長篇大論,試圖以此來說服客戶購買產品,孰不知常常適得其反。學會錘煉語言,減少語言的失誤,才能使客戶與你保持長久的業務關係。
擔柴與摘蘋果
在南方一個寺院裏,有一位老和尚,自知自己的歲月不多,想從身邊一幫虔誠的弟子中挑選一個接班人。有一天,他囑咐弟子們每人去南山打一擔柴回來。
弟子們遵從師命,結伴向南山奔去,但當匆匆行至離山不遠的一條河邊時,大家都驚呆了。洪水從山上奔瀉而下,水流湍急,無論如何也無法渡河打柴了。弟子們垂頭喪氣,隻得原路返回。
隻有一個小和尚回來後,從懷裏掏出一個紅紅的蘋果,交給師父。然後對師父說:“我過不了河,打不了柴,但見河邊有棵蘋果樹,我就順手把河邊樹上惟一一個蘋果摘了來,總算沒有空手而回。”
後來,這位小和尚成了老和尚的衣缽傳人。
大道理:世上有走不了的路,也有過不了的河。聰明的業務員在遭遇挫折掉頭而回時,懂得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讓自己不至於白忙一場。
俄亥俄州的笑容
rmi公司是美國一家非常有名的大公司,它位於美國俄亥俄州。有一個時期,這個公司的生產滑坡,工作效率低下,利潤上不去。公司想了許多辦法,都沒有扭轉這種局麵。
後來,公司派丹尼爾任總經理,丹尼爾上任伊始,在工廠裏到處貼上這樣的標語:“如果你看到一個沒有笑容的人,請把你的笑容分些給他”,“任何事情隻有做起來興致勃勃,才能取得成功”,標語下都簽著丹尼爾的名字。丹尼爾還把工廠的廠徽改成一張笑臉。平時,丹尼爾率先垂範,他總是春風滿麵的樣子,他見到工人像見到自己的親人一般親切地打招呼,征詢他們的意見,並且他能毫不費力地叫出每個工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