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坦然麵對生活(2)(2 / 3)

吉爾伯特和蘇利文對他們的哨子多付了錢,我的愛迪線姑媽也一樣,我個人也一樣——在很多情況下。還有不朽的托爾斯泰,也就是兩部世界最偉大的小說——《戰爭與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的作者,根據大英百科全書的記載,托爾斯泰在他生命的最後20年當牛,“可能是全世界最受尊敬的人物”。在他逝世前的那20年,崇拜他的人不斷地到他家裏去,希望能見他一麵,聽到他的聲音,甚至於隻摸一摸他衣角。他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有人想在本上記錄下來,就像那是一句“聖諭”一樣。可是在生活上,托爾斯泰在70歲的時候,還不及富蘭克林在7歲的時候聰明,他簡直一點腦筋都沒有。我為什麼要如此說呢?

托爾斯泰娶了一個他非常可愛的女孩子。事實上,他們在一起非常快樂,他們經常跪下來,向上帝祈禱,讓他們繼續過這種神仙眷侶的生活。可是托爾斯泰所娶的那個女孩子天性非常善妒,她常扮成鄉下姑娘,去打探他的行動,甚至於溜到森林裏去看他。他們發生了許多很可怕的爭吵,她甚至嫉妒她親生的兒女,曾經抓起一把槍來,把她女兒的照片打了一個洞。她會在地板上打滾,拿著一瓶鴉片對著嘴巴,威脅著說要自殺,害得她的孩子們都縮在屋子的角落裏,嚇得尖聲大叫。

結果托爾斯泰怎麼做的呢?如果他跳起來,把家具都打得稀爛,我倒不怪他——因為他有理由這樣生氣。但他做的事比這個要壞多了,他記了一本私人日記!在那裏麵,他把一切都怪在了太太身上,這個就是他的“哨子”。他下定決心要下一代能夠原諒他,而把所有的錯都怪在他的太太身亡。而他太太用什麼辦法來對付他這種作法呢?還用問嗎,她當然是把他的日記撕下來燒掉了:她自己也寫了一本日記,在日記裏把錯全都推在托爾斯泰身上。她甚至還寫了一本小說,題目叫做《誰的錯》。在那部小說裏,她把她的丈夫描寫成一個破壞家庭的人,而她自己是一個烈士。

所有的事情結果如何呢?為什麼這兩個人會把他們惟一的家變成托爾斯泰自稱的“一座瘋人院”呢?很顯然,有幾個原由。其中之一就是他們極想引起別人的注意。不錯,他們所最擔心的就是別人的意見。我們會不會在乎應該怪誰呢?不會的,我們隻會注意我們自己的問題,而不必浪費一分鍾去想托爾斯泰家裏的事。這兩個無聊的人為他們的“哨子”付出了慘重的代價。50年的光陰都住在一個可怕的地獄裏,隻因為他們兩個人都沒有一個有腦筋會說“不要再吵了”,因為兩個人都沒有足夠的價值判斷力,並能夠說:“讓我們在這件事情上馬上告一段落,我們在浪費生命,讓我們現在就說‘夠了’吧。”

不錯,我非常相信,這是獲得心理平靜的最大秘訣之一——要有正確的價值觀念。而我也相信,隻要我們能定出一種個人的標準來——就是和我們的生活比起來,什麼樣的事情才值得的標準,我們的憂慮有50%就可以立刻消除。

所以,要在憂慮摧毀你之前,先改掉憂慮的習慣,下麵是規則第三條:

任何時候,我們想拿出錢來買的東西和生活比較起來不算好的話,那我們先停下來,問問自己下麵的三個問題:

(1)我現在正在擔心的問題,到底和我自己有什麼樣的關係?

(2)在這件令我憂慮的事情上,我應該從什麼地方設定一個“到此為止”的最低限度——然後把它整個忘掉。

(3)我到底應該付這支“哨子”多少錢?我是否已經付出了超過它價值的錢呢?

羅勒·摩爾的故事

人生短暫,如白駒過隙,卻浪費了很多時間,去愁一些一年內就會被忘卻的小事。

下麵是一個也許會使你終生難忘、很富戲劇性的故事。這個故事的主人叫羅勒·摩爾。

1945年3月,我學到了一生最重大的一課。我是在中南半島附近276尺深的海底下學到的。當時我和另外87個人一起在貝雅s·s·318號潛水艇上。我們通過雷達發現,一小支日本艦隊正朝我們這邊開來。黎明時分我們升出水麵發動了攻擊。我由潛望鏡裏發現一艘日本的驅逐護航艦、一艘油輪,和一艘布雷艦。我們朝那艘驅逐護航艦發射了三枚魚雷,但是都沒擊中。那艘驅逐艦並不知道它正受到攻擊,還繼續向前駛去,我們準備攻擊最後的一條船——那條布雷艦。突然,它調過頭來,直朝我們開來(一架日本飛機,看見我們在60尺深的水下,把我們的位置用無線電通知了那艘日本的布雷艦)。我們潛到了150英尺深的地方,以避免被它偵測到,同時準備好應付深水炸彈。我們在所有的艙蓋上都多加了幾層栓子,同時為了使我們的沉降保持絕對的靜默,我們關掉了所有的電扇、整個冷卻係統,和所有的發電機器。